窮孩子,富孩子,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每年暑假去美國都會在機場看到很多參加海外遊學夏令營的學生,從高中生到小學生越來越低齡化。在西雅圖的中餐館,到處都是中國留學生一桌一桌的吃著火鍋,聊著天,跟當年我出國留學時那副窮酸相比起來簡直不要太恣意。

想必這些孩子都是父母送出來見世面的,可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才算是真正見過世面?沒錢是不是註定就沒見過世面,而有錢走出國門就算是見過世面了嗎?

窮孩子,富孩子,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01

如果可以讓你的孩子永遠不受苦,你願意嗎?

“如果可以讓你的孩子智商提高一些,你願意嗎?”

這是前幾個月,我和兒子參加一位哈佛倫理學教授在北京的講座時教授提出來的問題。那天台下坐的都是傳說中的順義媽媽,臺上則是被選上來參加辯論的幾位學生。

我毫不猶豫的舉起了手,嘿!如果能讓我那學渣兒子的數學成績提升幾分,光是想想都開心。

“如果可以讓你的孩子永遠不遭受痛苦,你願意嗎?” 又高又帥的教授不動聲色的接著問。

我環顧了一下四周,發現這次只有遠處一個媽媽舉起了手。我兒子倒是在臺上高高的舉起了手發言,他站起來振振有詞的說:“如果你的孩子從小沒有遭受過痛苦,不知道怎麼處理失敗,那等他長大工作了,有一天如果被老闆辭了,難道要哭著跑回家找媽媽嗎?”

我兒子14歲,但是他已經清楚的知道什麼是痛苦了。

窮孩子,富孩子,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八年級的時候他喜歡上了班上一個女生,可惜人家不喜歡他。竇情初開的小孩不知道怎麼處理拒絕,他賊心不死,死乞白賴的跟人家表白,結果女生把他告到了學校。輔導員給他做了心理疏導,還下了限制令,不許他再和那個女生接觸。這自然讓兒子難以接受,於是各種要死要活,搞得雞飛狗跳。

那段時間,他幾乎天天在上課時間被輔導員叫出去還被勒令去看心理醫生,而我和他爸則三天兩頭被叫到辦公室“喝茶”。說來奇怪,我雖然覺得糟心、鬧心又煩心但卻並不是很緊張,因為我以前也經歷過所謂的“早戀”,也被老師叫到辦公室訓過。還有一次我被老師冤枉抄同學的卷子,那天我衝出教室,在大街上邊走邊哭。在中關村十字路口,有那麼一剎那,我想索性就這樣衝進車流一了百了得了。

哪個少年沒有煩惱?正因為我經歷過,也好端端的活著過來了,所以在我看來,一個男孩從小到大如果沒打過架,沒失過戀,沒被老師冤枉過,沒刻骨銘心的失敗過那都不算見過世面。正如暢銷書《堅毅》裡講到的,孩子的價值感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建立的。

窮孩子,富孩子,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雖然那天舉手說想讓孩子永遠免受痛苦的就只有一位媽媽,但我相信,做父母的沒誰想讓孩子承受痛苦,都想讓他們健健康康,安安全全的。但是“安全”和“安全感”是兩個概念,真正的安全感並不來自於絕對的安全,而來自於在困難的環境中找到自己內心力量帶來的那種感覺。

在教練術語裡,我們也管它叫一個人的“

核心穩定性”。孩子小的時候,這種核心穩定性來源於父母。作為父母,無論我們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避免孩子不會失敗、受挫,所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他知道家永遠是最安全的地方,爸爸媽媽永遠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在他失敗受傷之後,張開懷抱把他緊緊抱住,告訴他一切都會Okay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找到再次投入到這個世界的勇氣,並且逐漸建立他自己的核心穩定性,成為內心強大的人。

有錢的父母,可以送孩子出去見世面,但父母再有錢也不可能把孩子送到未來的世界裡,而再沒錢的父母,也可以培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讓他們有勇氣去面對未知的世界。

這和錢沒關係,這和愛有關係。

被愛給你力量,去愛給你勇氣。

窮孩子,富孩子,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02

你所謂的見過世面不過就是優秀的綿羊

要說見過大世面的孩子,那些常青藤的學生們應該算吧?畢竟這是多少父母夢中都能笑醒的終極目標。然而去年我看了一本書《優秀的綿羊》讓我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

作者威廉·德雷謝維奇,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在常青藤名校工作24年包括在耶魯大學擔任英文教授10年。他發現很多孩子來到耶魯,不知道對什麼有激情,他們唯一的激情就是成功。但什麼是成功,為什麼要成功,他們卻不知道。其結果就是把這些孩子培養成了“優秀的綿羊” ——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作者把問題歸因到美國的公立教育體制,但我覺得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師其實是父母。所以我們怎麼才能不讓孩子長大以後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呢?在我看來就是要讓他們從小體會到“利他“的快樂。

2年前,我帶兒子去甘肅隴西參加我支持的公益組織EGRC(Educating Girls of Rural China) 的活動。那時候,他還是個傻小子,我以為他除了吃了幾個老鄉家的烤土豆也沒太理解什麼是公益。但是今年6月他在TEDx的演講"To understand is to experience" (經歷過才能理解),卻讓我明白他其實是懂的。(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看他完整的視頻哦~)

他懂得了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這個世界並不是公平的,在感恩自己所擁有的同時,要想辦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公平,更美好。

所謂見過世面,不過就是見識了這個世界美的,醜的,公平的和不公平的一面,然後積極的投入其中。

窮孩子,富孩子,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Aiden 在Tedx演講)

今年八月,我再次帶他走在隴西的麥地上時,他已經是個大小夥子了。別人問他為什麼背那麼大的雙肩背行李包而不是拉桿箱,他說:”因為農村的鄉間土路坑坑窪窪的,拉桿箱還不一會兒軲轆都掉下來了?“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我們住的老鄉家車開不進去,需要步行40分鐘才能到。

我們和其他幾位EGRC資助的女同學在老鄉家同吃同住了三天,他學會了生火,割麥子,上土廁所,但最讓他驕傲的是,在我給同學講領導力課程的時候,他還作為助教幫我帶了兩個練習。

在最後的總結髮言中,他說:“我們住的第一傢什麼都沒有,你們這兒還有豬,牛,羊……” 正當我為他這像小學生一樣,毫無含金量的發言而難為情的時候,他最後的一句話,毫無防備的擊中我的淚點。他說:“儘管我們住的不一樣,但是作為人,我們都是一樣的。

那一刻,老母親我流下了感動的熱淚,我的兒子,不僅看到了這個世界,他更是深深的看見了這個世界。

正如他的TEDx演講,只有經歷才能理解,也才知道這個世界有哪些需要改變的地方。我和所有的父母一樣,希望他能成功,但我更希望他知道為什麼要成功。因為這個“為什麼”才是真正讓一個孩子走的遠的。

窮孩子,富孩子,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03

走遍了世界如果走不進別人的心,又有什麼用?

前兩天有個知名的知識付費平臺來找我做線上課。

看過我的個人故事後對方說:“高老師的故事太好了!有高點,有低點!呃,除了高考失利,您還有什麼更多的失敗經歷嗎?”

天哪!年輕的時候我總是為自己不夠成功而發愁,現在居然會為不夠失敗而苦惱!

我特別理解對方為什麼這麼問,因為他們需要一個既能站著喝咖啡,又能蹲著吃大蒜的老師,一個能走進聽眾心裡,真正理解他人問題的人。

回想這些年我曾經跟隨過的領導和大師,我發現最厲害的人不是那些走遍世界的人,而是那些能走進別人心裡的人。

因為世界再大也是有邊界的,而人心是沒有邊界的。走遍了世界,如果不能走進他人的世界,也還不算是見過世面。

不理解老闆為什麼總盯著數字,而沒看到自己思維的侷限;不理解下屬為什麼不主動幹活還老惦記著漲工資;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成績不好還不努力……總之,就是不理解為什麼世界不能按照他們的方式轉。

這樣的人,就算見識了再廣闊的世界,終究也是困在自己世界裡的人。

而想要走進他人的世界,就必須要有共情的能力。要明白這個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只有帶著愛、感恩、寬容和接納去看待別人和世界,才能真正的看見。

正如《共情的力量》這本書講到的:“當我們參與到他人的經歷當中時,我們就有機會擴展自己,拓寬我們的視角,延展我們與生活本身的連接”。

想必這才是真正見過世面的人。

窮孩子,富孩子,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04

寫在最後

回到那天哈佛教授提出的問題。在我兒子發言之後,旁邊一個看起來也就是9歲的小男孩站起來慢悠悠的說:

Human are complicated; (人性的是複雜的)

Society is complicated (社會是複雜的),

therefore we should experience suffering (因此我們需要經歷痛苦才行)

坐在下面的我,環顧了一下身邊的順義媽媽,心想:怪不得說每一個孩子心裡都住著一個智者,也許真正需要提高智慧的是家長。想要培養一個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父母要先有智慧和共情才行啊。

被愛給你力量,去愛給你勇氣。

願你找到愛的勇氣,願我們的孩子能從我們的愛中汲取力量,愛人,愛己,愛世界。

窮孩子,富孩子,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參加EGRC“心連心項目”的孩子們)

歡迎關注 | 有意思教練(公號ID:MessageCoach)

關於作者| 高琳,有意思教練CEO,國際教練聯盟認證高管教練,職場暢銷書《職得》作者,最會講故事的高管教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