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褲選購錦囊:做個潮人,做個“牛人”

時至今日,牛仔褲成為人手必備的潮流裝備,有多少童鞋知道最初真正流行起來的牛仔裝不過是底層礦工的工裝呢?可即使知道牛仔褲原本只是勞動者的服裝,帶著那麼一丟丟卑微和低俗的痕跡,但人們依然執著地迷戀著那一抹藍。那些不規則的印染、像乞丐裝一樣的破洞以及誇張的大喇叭無一不在彰顯著牛仔褲的魅力。它是不分種族貴賤、男女老少通吃的時尚殺手,男人們穿著它幻想著成為自由的牛仔,女人們利用它來展示她們的獨立性感。不管是高富帥、白富美還是矮窮矬,在他們的衣櫃裡總是能找到那麼幾條牛仔褲。

牛仔褲的品牌與時尚變遷史

Levi's-丹寧布的崛起

牛仔褲選購錦囊:做個潮人,做個“牛人”

牛仔服飾發源於牛仔褲,牛仔褲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有了牛仔布(也稱單寧布)。不過“丹寧”這個叫法第一次出現是在1789年的美國,半個多世紀後掀起的淘金熱潮讓丹寧真正站上了歷史的舞臺,而這其中不得不提的人就是Levi Strauss。1853年,Levi Strauss趁著加州淘金熱來到舊金山從事帆布生意,但是生意卻一直火不起來。在他快要絕望的時候,他從抱怨工作服不夠給力的礦工兄弟那裡得到啟發,將牢實的丹寧布製成衣褲提供給礦工。讓他沒想到的是,牛仔褲就這樣火了!更讓他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牛仔褲除了礦工兄弟們之外,普通老百姓也對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開始買來穿著在身上。

在牛仔褲發展史上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名字就是Jacob Davis,一個非常Geek的小裁縫。這個來自內達華的小裁縫將釘在馬鞍上的撞釘裝在了口袋的角上,使得褲子更加牢實,形成了現代牛仔褲的雛形。

1876年,因為撞釘牛仔褲的風靡,牛仔褲的歷史掀開了新的篇章。隨著淘金熱的降溫,步入二十世紀牛仔褲又伴隨著戰爭的硝煙逐漸走進了普羅大眾的生活。如今還大受歡迎的連身牛仔褲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這種褲子被指定為軍方工作服,就連女性在參加相關工作時也要穿著。

1938年,Levi’s推出有史以來專門為妹紙設計的牛仔褲。不過,女式牛仔褲的拉鍊仍是和漢子們一樣設在中間的,這是當時含蓄的妹紙們所不能接受的,於是拉鍊被移到了側縫處,直到20世紀50年代拉鍊才從側縫回到了中間。此時的牛仔褲已經不僅僅是工裝了,它還增加了休閒、娛樂的要素,一躍成為城裡人外出逛街時休閒味十足的日常便服。從此,牛仔服裝在全美流行起來,演繹為一種時尚的現代服裝模式,成為一美國文化的“標誌”。

經典推介:501(中腰直筒褲,是Levis150年曆史中最經典的褲形)、511(修身)、504(修身低腰)。PREMIUM系列、RED系列等。

“501褲型是Levi’s歷史最悠久和最暢銷的牛仔褲產品,是收藏者的首選。據說,一條1886年到1902年之間製作的501牛仔褲,在1997年曾經賣到2.5萬美元天價。 501設計簡單,直筒中腰剪裁,鈕釦式設計,臀圍位置不完全帖身,穿在身上寬鬆舒適。

LEE-給牛仔褲加上拉鍊

牛仔褲選購錦囊:做個潮人,做個“牛人”

我們現在穿的拉鍊牛仔褲卻真真實實是在20世紀30年代誕生的,一些人誤以為第一條拉鍊牛仔褲是由牛仔褲鼻祖Levi’s推出的,事實上第一條拉鍊牛仔褲是由當時的後起之秀如今的牛仔大亨Lee推出的。1926年,Lee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條拉鍊牛仔褲,不僅解救了當時繁忙得連上廁所都很奢侈的工人,也給現在總是瞎忙活憋到要死了才上廁所的人帶來了無限的方便。所以說,拉鍊牛仔褲的誕生之偉大決不亞於妹紙們的“折翼天使”和“套套”的發明。

比牛仔褲雛形更為舒適的U形褲胯也在這個時候成了牛仔的一個固定元素,“The brand that fits”(合身裁剪)就是這個時候Lee打出的口號,可能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牛仔褲開始有了實用外的一點兒時尚味。也是那個時候,Levi’s最大的競爭對手Lee誕生了。

經典系列:101系列、LEE BASIC系列

Calvin Klein—性感的標籤

牛仔褲選購錦囊:做個潮人,做個“牛人”

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越戰引發了年輕一代的反戰情緒,在不少反戰集會上,年輕人幾乎都穿著牛仔褲。六十年代末出現了第一批Hippies(嬉皮士),引爆了歷史上的“年輕風暴”。風暴中的年輕人都不約而同地舉起了反主流大旗,他們炫耀青春、追求自我,這一潮流迅雷地波及歐洲,甚至還影響了日本。這場年輕風暴改變了人們的三觀和審美理念,必須承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牛仔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這個時候,牛仔褲的褲型發生了重要的變化,由強調形體的瘦窄型到低腰緊臀獨領風騷。牛仔褲的褲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寬度,甚至遮住了鞋子,騷年們的創意搭配和對個性的追求更進一步淡化了牛仔褲的工裝味而使其平添了許多時尚的意味。

因為搭上了好萊塢明星、搖滾樂、波普藝術、朋克風等各種大眾流行文化的順風車,牛仔褲成功躋身時尚主流,設計師不約而同地將目光對準了它,在它身上大做文章。1977年,第一條“designer jeans”誕生,由此Calvin Klein的名字首字母“CK”便無人不知,不僅如此,CK的經典廣告語“Nothing comes between me and my Calvins”讓牛仔褲從此帶上了性感的標籤。

而時裝設計師們也接納了牛仔裝,開始設計牛仔服飾,牛仔褲文化成為主流,甚至在貴族與社會名流的衣櫃中也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年輕品牌-個性與復古風的雙曲線

牛仔褲選購錦囊:做個潮人,做個“牛人”

雖然牛仔褲永不過時,但還是不免發展到了一個低谷,設計風潮一直在延續,Disel、DKNY、G-star等年輕品牌紛紛創立,但人們對牛仔服飾的態度日漸趨於理性。年輕人不願意撞衫,他們追求的是更加個性化的自我展示,所以紛紛選擇卡其布和斜紋棉布等製成的服裝。一些老牌的牛仔廠商,像Levi’s也不得不採取措施壓縮規模和生產線,其他品牌更是步入了牛仔消費的嚴冬。

姜總是老的辣。八十年代中期,Levi’s率先掀起迴歸經典款式的浪潮,傳統的五代式、銅釦讓牛仔又成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這股懷舊的風潮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其風格也開始出現多元化、藝術化。

傳統時裝名牌-無法拒絕的細節魅力

牛仔褲選購錦囊:做個潮人,做個“牛人”

20世紀80年代,CK牛仔褲首先來到了天朝,牛仔服飾西風東漸後人們慢慢習慣了不同牛仔品牌所灌輸給消費者的各種理念,緊身、苗條、性感、利落……藍色丹寧布也一發不可收拾地給這個一度被單一藍色灰色所籠罩的國家帶來一種全然不同的“藍色”

。這樣的藍是年輕和個性,大部分人即使不理解這種藍色的時尚含義,也不免盲目追隨它的風潮。如今,越來越多的街拍明星們穿著牛仔,即使每年都要隨著各種潮流趨勢來進行細節上的調整,即使有了越來越多的天價牛仔,牛仔本身的氣質和內涵並木有改變。無論牛仔價格的高低,只要你不嫌棄你都可以穿個幾年甚至十幾年。

20世紀90年代,青蔥騷年總是有一顆熱情及探索的心,90年代的牛仔褲已是形形色色、林林種種,於是年輕人們開始熱心追究牛仔褲的變遷過程、比較早年生產的牛仔褲與今日牛仔褲的不同點以及尋覓並收集早已停產的古典舊款牛仔褲,甚至在牛仔褲的穿法上也開始復古起來。

跨入新世紀,各大時裝品牌無一不想搭上牛仔的順風車,像Dior、Versace等大牌也不能免俗。Guess在八十年代推出以夢露式牛仔褲為原型的牛仔褲開始流行起來,窄腿褲深受時尚界人士及年輕人的喜愛。這個時期,女式牛仔褲的腰圍越來越低,甚至到露出性感胯骨的程度。磨白、彈孔、貓須、燒焦……牛仔褲的處理手法更加多樣,面料還進行了高科技的功能性改造。Texwood將杜邦的專利產品CoolMax加入牛仔褲的面料中,在穿著牛仔褲的同時還能達到保養自己雙腿的目的。與此同時,隨著人們環保觀念的加強和復古風愈演愈烈,Vinlage Jeans受到熱捧。Levi’s一條已存最古老的牛仔褲甚至在eBay上拍出了46532美刀的天價!這價格簡直逆天了啊有木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