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在二胎普及的今天,社會對於女性的生育問題卻越來越不友好,新手媽媽產後抑鬱的情況越來越多,女性生育後職業難以有所保障的問題也日益嚴峻。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女性生孩子是一種權利而不是義務。”

另一方面,社會對於不想生育的女性也越來越苛刻,極其容易被打上“怪胎”“奇葩”等標籤。

一邊是生產之後的各種不快樂,一邊是社會的瘋狂催婚催育,“生孩子”這件事本來應該是最美好的時刻,卻在很多家庭中變成一個不定時爆炸的火藥包。

有趣的是,“生育炸彈”的問題不僅在我國有,隔壁少子化日益嚴峻的日本也很困擾。

在國產劇在“奇葩”的路上越走越遠時,日劇已經開始重視這個隱形炸藥包的存在,比如適合現在窩被窩看的冬季日劇《總覺得鄰家更幸福》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故事的主人公是住在一棟連體式公寓裡的四戶家庭。

家庭A:結婚不久的五十嵐夫婦大器奈奈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他們雖然恩愛,但苦於一直懷不上孩子,兩人開始了漫長的不孕不育治療。

家庭B:準備結婚的時髦情侶,亮司千尋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不同的是,千尋不打算生孩子,兩人準備過丁克生活。而亮司結過一次婚,與前妻有一個男孩子。

家庭C:成功人士小宮山夫婦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小宮山先生在商社上班,收入不詳但看起來掙得最多;小宮山太太是全職家庭主婦,兩人有一對可愛的女兒。

值得注意的是,該家庭的信息有一半是假的,小宮山先生處於失業狀態,妻子又相當“妻管嚴”,家庭關係real緊張。

家庭D:男同性戀情侶

一位是該住宅的設計師阿涉,一位是像小奶狗一樣可愛的學生阿朔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設計師一直隱瞞自己的性取向,而小奶狗阿朔則相對開放,兩集內就對外出櫃。

不孕不育的備孕夫妻,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有兩個孩子的妻管嚴之家,半出櫃的同性戀情侶……

噫,怎麼看都是一場好戲啊!

這部日劇主要圍繞著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現的矛盾展開,並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但不論哪國的家庭矛盾,都有相似之處。

畢竟第一集就火藥味十足。

四個家庭在第一次會面時,小宮山太太就瘋狂安利“女人都會想生孩子呀,要早點要孩子會比較好呀,也算是為少子化社會做出貢獻呀”這樣的觀點。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不想要孩子的千尋小姐姐生生嚥下一個“藍衣女”式的白眼,一直苦於生不出孩子的五十嵐夫妻和未出櫃的設計師則露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容。

聚會結束後千尋小姐姐就開始大吐苦水:

怎麼會有這麼婆媽的鄰居啊!生不生孩子關她屁事啊!不是所有家庭都想要孩子或者能生出孩子啊!在大庭廣眾之下把生孩子這種事說得如此理所當然簡直是令人不爽!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相信過年期間被七大姑八大姨轟炸過的朋友們會深有體會,但千尋小姐姐也明白,面對這樣“熱心”的熟人,你能怎麼辦呢?

“跟一個特別喜歡(生)小孩的人說你不喜歡小孩,會被對方認為是怪咖吧!”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是啊,很多時候我們就是抱著不想被對方糾纏以及誤解的心態,將白眼和刻薄的話生生咽回肚子裡。

矛盾就僅限於此?怎麼可能!

苦於懷不上孩子的五十嵐夫婦,因為備孕的熱情不同而漸生矛盾。奈奈不能理解為何丈夫總在勸她放棄,大器不能理解妻子為何一定要進行不孕不育治療,在自己身心都走到極限的情況下。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丁克情侶則正好相反,亮司的前妻突然去世,只能將兒子接來同住。為了不讓千尋小姐姐為難,兩人決定分手。

看似美滿的小宮山一家,由於丈夫失業導致家庭收支出現問題。妻子為了女兒的教育不斷投入大量金錢,而且熱衷於在ins上“炫耀”美好生活也消耗了大量額外開支。

同性情侶則更鬧心,兩人對於出櫃的不同看法,設計師的同志身份被意外踢爆和母親對兒子的身份表示不能理解,兩人對於這段關係能不能維持下去頗感憂慮。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而且每一家都會覺得“隔壁鄰居一定過得比我幸福吧”

同志情侶格外羨慕備孕小夫妻,因為他們可以在大街上牽手,可以擁有自己的孩子;

備孕小夫妻格外羨慕有兩個孩子的四口之家,畢竟他們連一個孩子都沒能懷上;

四口之家的夫妻格外羨慕丁克家庭,前衛,瀟灑,來去自如。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這四家的關係,其實就是當下社會的一個縮影。

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獨立的小個體,大家總是將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外人,將辛苦和委屈自己默默消化。

當彼此的三觀出現矛盾時,大家第一反應不是試圖相互理解,而是“你為什麼和我不一樣”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就像同志情侶,小奶狗弟弟率先向五十嵐夫妻出櫃,夫妻倆雖然很快接受並理解了這個設定,但也在內心暗暗驚訝:我們的身邊一定會有很多不敢或者不想承認自己身份的同志吧。

而小宮山太太就很難理解這種關係,在她看來跟同性戀住在一起真是“日了狗了”,但她的出發點是“萬一教壞了女兒怎麼辦”

再加上“不生孩子就是社會的異類嗎”“老婆能幹但太過虛榮”“同性戀是不是變態”等這些伴隨人類歷史長河而產生的“槽點”,看劇的過程簡直就是尋找同病相憐之人的旅程。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但故事最讓人感到溫暖的地方,是不光提出矛盾,更試圖從一個最完美的角度,去解決這些矛盾。

首先就是科普

“不孕不育主要問題是女方”這種思想依然佔據今天的主流。

該劇就借旁人之口大力敲擊八嘎老公的腦袋: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不要把責任都推給女方!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甚至該劇還提出了一個更為新穎的說法,對女性頻繁詢問“何時生孩子”“何時結婚”都是不禮貌的!嚴格意義上算性騷擾啦!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其次就是敞開心扉以及相互理解

千尋小姐姐和同志情侶的小奶狗阿朔是我最欣賞的兩個角色,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掩飾自己對人生的目標的追求。

“我就是不想生孩子”以及“我是個同性戀”,這兩句話在當今社會想要理直氣壯地說出來是很難的。

因為當下的風氣裡,你不生孩子就是異類,你喜歡同性就是異類加變態。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但這部劇傳達出來的態度是,對於你不想深交的人,大可不必在意他們的想法;對於你珍視的人,也許袒露心扉是最好的選擇。

說出來,不被承認和得到諒解的幾率是半對半。如果對方是你特別重要的人,為何不去爭取一下這50%的幾率呢?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該劇最讓人感動的地方,是將這棟公寓描繪成了一個相對完美的“社會體”。

大家起初雖有矛盾,但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做到包容和理解。

丁克家庭裡,亮司尊重千尋不想養育孩子的理想而同意分手,但千尋小姐姐也是出於愛而留下來,像姐姐一樣照顧男友的兒子;

四口之家的小宮山太太雖然碎嘴、虛榮又八卦,但她對家庭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肯定,在千尋“喜當媽”後,在家務方面盡力幫她。

而故事的主人公五十嵐夫婦,則是一邊發糖一邊撒玻璃渣的故事主線。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奈奈溫柔又堅強,為了達成懷孕的目標忍受了無數痛苦卻每天依然笑嘻嘻,還順手幫助解決其他鄰居的問題。

大器則是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著奈奈,為了妻子的健康而不同意繼續治療,但也會為了奈奈而認真研究各種資料,是又蠢又萌的護妻狂魔。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奈奈的婆婆,則是全天下女性的夢中完美婆婆。

看到兒媳婦就臉上笑開花,每天真情實感嫌棄自己兒子一萬遍,不會因為兒媳懷不上孩子而嫌棄她,還會為了無意中給兒媳婦增加壓力而誠懇道歉。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同志情侶則是整部劇最甜的一部分,兩個人平凡地相愛,樸實地吵架,誠懇地交往:這就是最純真的愛情模樣啊。

劇中出現的甜蜜合照▼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貼在牆上的約法三章▼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可這種和諧也僅存在於這棟住宅內,在住宅之外,因治療而頻繁調班的奈奈沒能得到同事的體諒,同志設計師的母親則堅定認為兒子是一個怪物。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但所有偉大的進步,都是從個體的小小一步開始,哪怕今天只有一個人的觀念發生了轉變,明天他就可能把這種轉變傳達給其他人。

是啊,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各樣人群的存在。希望將來有一天,大家不會因為不想生孩子而感到尷尬,不會因為不孕不育而受到家人的責備,不會因為喜歡同性而感到恥辱。

你就是你,是立足於這個社會中獨一無二的個體,請不要因為自己的“特殊”而感到羞愧。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因為“心想事成”在現實中總是個偽命題,但如果你仍心懷希望,那就還有堅持下去的意義。

這部日劇替女權和同性戀大聲說出了心裡話

希望每一個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夠做最瀟灑的自己,既擁有支持你的親友,也能夠理解和擁抱他人。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