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的远方思念和迷茫选择

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的远方思念和迷茫选择

家的思念与牵挂

  什么是家?家不应该单单只是一个房子,家是家人集聚的目的地,家是家人休息的港湾,家是家人奋斗的动力,家是力量的源泉。

小时候,家是妈妈做的小葱拌豆腐。上学后,家是周末丰盛的晚餐。工作后,家是父母的叮嘱。成家后,家是孩子的欢笑,家是爱人的满足,家是父母的健康,家是内心的牵挂。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养不了家,为了家不得不离开家,从此便有了漂泊,从此便有了思念。


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的远方思念和迷茫选择

迷茫选择

我们拼命挣钱,钱没挣到。我们努力顾家,家没顾上。我们挣钱盖漂亮的房子,常年在外,家里缺乏人气。我们买最好的礼物给孩子,由于缺乏陪伴,情感依然陌生。

我们为了家,最终却把家搞的不像家,我们付出爱,到头来却留不住爱,最后只剩下深深的感伤和纠结。我们忘了为什么离家?我们忘了为什么从发?我们需要反思,我们需要检讨,我们需要弥补,我们需要思考该如何找回那缺失的亲情,如何终结那远方的思念。

  这么多年来,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声音在问自己,到底是陪伴和教育孩子重要?还是外出挣钱让家人过上安稳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留在家里可以陪伴孩子成长,照顾老人,但是收入太低,生活条件很难改善,可能一辈子生活清贫,这是现实问题。而外出务工虽然可以多挣点钱改善家庭条件,但是常年在外,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最后导致情感缺失,可能造成孩子性格偏激,孤僻,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人生贵在取舍,但是真正面临选择的时候内心还是会非常纠结,有对孩子的内疚,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的远方思念和迷茫选择

新生代背井离乡的务工人员需要认识的问题

01.懂得生存法则

  我们既然生活在了这个世俗的世界,就要忍受世俗的眼光。当别人家的孩子住进了新房,你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天真无邪的问你:爸爸,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够像邻居的小朋友一样住上漂亮的新房子?你要如何回答?难道你能对孩子说,爸爸为了陪伴你,没法工作挣钱,没钱盖新房,所以住不上了新房子。这样的话可以舒服大人,但是说服不了孩子,因为他们还太小,所以理解不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陪伴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

孩子的世界里很单纯,他看到别人家的小孩有什么,他也会想要要什么,虽然嘴上可能不敢说,但是心底一定很想要。你如果因为经济原因满足不了孩子理所当然的要求,要如何自圆其说?陪伴的价值在哪里?陪伴其实也需要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这就是生存法则。

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的远方思念和迷茫选择


02.认识背井离乡务工的本质问题

  很多城里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和数落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丢给老人家帮忙带的这个社会现象,但是却很少有人会去透过问题看本质,本质的问题就是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本质问题就是大多数城里人的起点比他们高,家庭背景比他们好,所以不需要为了生活背井离乡。如果广大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可以养家,谁还会选择背井离乡?

不要盲目去评判他人的生活,因为你毕竟没有经历他人的生活。

如今的乡村,人与人的关系已经在逐渐变味了,到处充满铜臭味。有钱人家门庭若市,穷人家冷冷清清,所以导致不少了笑贫不笑娼的社会现象。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挣钱,甚至有些还不择手段,只为了早点盖上漂亮的新房,能够在村里扬眉吐气,获得尊重。

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的远方思念和迷茫选择

03.留守儿童面临的两大问题

  目前国家有超过6000万的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父母外出挣钱,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帮忙照看。虽然这样属于隔代教育,但是为了生活,这也是无奈之举。

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无法养家,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无法陪伴,这就是现实。

隔代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方式的融合,绝大多数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不高,无法辅导孙子孙女的家庭作业。平常也过于宠爱孙子孙女,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容易让孩子养成了懒惰,偏激,自私,蛮横无理的坏习惯,这才是留守儿童目前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留守儿童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就是深受手机游戏毒害,除了睡觉吃饭,其他时间都捧着一个手机,玩的不亦乐乎,热火朝天。长期玩手机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业,而且影响孩子的视力和心理健康,需要适当控制。

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的远方思念和迷茫选择


新生代务工人员的感慨

孩子不会自己健康成大,房子也不会自己拔地而起,没有新房子,孩子将来住哪?没有家庭储备金?将来如何应对家庭风险?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性格偏激,懒惰自私,将来如何自立?现实很残忍,如何平衡?选择必然纠结,有得必有失,这就是选择的代价。

远方的思念解决不了留守的弊端,回家种地好像又不会,新生代务工人员现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未来路在何方?

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的远方思念和迷茫选择

(插图部分源于网络 感谢辛苦付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