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育桃李,甘灑青春鑄師魂——記德安一中“群眾身邊的好黨員”扶曉峰

“如果有一種力量可以指引人生的方向,這其中一定有他的光芒;如果有一種聲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思想,這其中一定有他的嘹亮;沒有什麼比他的陪伴更能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德安一中優秀共產黨員扶曉峰老師。

丹心一片育桃李,甘洒青春铸师魂——记德安一中“群众身边的好党员”扶晓峰

在孩子們成長的路上,總有扶老師溫暖的關懷與嚴厲的管教相依相伴,就象一座燈塔,無論在黑夜的疾風驟雨裡,還是在白晝的風和日麗中,都始終屹立,而支撐這一切的是他完美的操守和一顆慈愛的心以及一種對他人前途敢於承諾的責任。

一、班級日誌記成長 因材施教方法好

丹心一片育桃李,甘洒青春铸师魂——记德安一中“群众身边的好党员”扶晓峰

剛開始當班主任時,很多人都質疑,一個體育老師做班主任,行嗎?19年班主任工作,讓扶老師成了一中名師,很多家長點名要讓他來教自己的孩子。扶老師注重班主任工作方法研究,善於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每天,他總是在細心地觀察著自己的每個學生,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關心著孩子們的成長。他帶的每一屆學生畢業時,都會保存一本本厚厚的班級工作日誌,裡面詳細地記載著每個學生成長的歷程。

“沒有您的辛勤付出,愛心的澆灌,哪有我的今天!”,這是一名曾經中考落榜的學生——陳蘭蘭,在獲得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激動的向扶老師報喜時說的話。陳蘭蘭就讀德安一中後,幾次月考成績不理想,再加上家庭條件困難,讓她開始萌生退學之念。經過多次和家長以及孩子的溝通,扶老師從情入手,在學習上給她吃“小灶”,在生活上問寒問暖,激發著她學習的動力,她全力以赴,在2000年高考中以全縣第八名的優異成績考入了重點大學。

丹心一片育桃李,甘洒青春铸师魂——记德安一中“群众身边的好党员”扶晓峰

學生胡建平,扶曉峰老師慧眼識珠,發現他在體育上很有天賦,就起早摸黑帶他訓練,精心指導,學習上細心輔導,高考後為其精心填報志願,最後被解放軍廣州軍事體育學院錄取,填補了我校空白。

孫森,班上的問題學生,在關鍵的高三下學期,天天泡網吧、玩遊戲,成績一落千丈,扶老師果斷決定在剩下的一百多天讓孫森住到了自己家,他堅持每天等著孩子下晚自習,並且讓他愛人給孫森泡上一杯熱牛奶,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取贛南師範大學。孩子的父母激動的道出了心聲:“扶老師夫妻倆就是孩子的再生父母!”

扶老師帶的班被稱為加強班(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差班”),學生基礎薄弱,問題學生多,是學校最難管的班。他總是能耐心教育,精雕細琢,巧妙演化,讓孩子們盡展特長,真正做到“低進高出”“低進特出”,為高等院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的體育人才,得到了學校社會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二、潛心教改育人才 碩果累累眾人贊

丹心一片育桃李,甘洒青春铸师魂——记德安一中“群众身边的好党员”扶晓峰

用真誠打動學生的心靈,用熱情點燃學生的激情。站在教學樓上都可以聽見他鏗鏘有力、充滿激情的講課聲。身為班主任的他又像一朵馨香脈脈的蓮,以其高潔品質薰陶出一批批優秀的學生和一個個優秀的集體。教學之餘他積極參加教研教改,工作再忙再辛苦卻不輟筆耕,撰寫的《探討中學體育發展趨勢》《未來中學體育走向———快樂體育》《後進學生思想動態》等論文均獲獎並分別刊登在《九江學院學報》和《中國校園大視野書系》中。

三、創新德育大循環 勇戰病魔育桃李

屢獲佳績實可賀,迎難而上才叫勇!2012年,受學校委託,扶老師開始嘗試從初中到高中的大循環模式,尤其是高中階段,他又擔任理科“隆平班”班主任,質疑聲又出現了,讓一位非主課老師帶“隆平班”,一中是不是沒人了?扶老師用行動有力地回擊了大家的疑惑。

六年來,他孜孜不倦,格盡職守,慈母般的關愛,嚴父般的教導,讓學生對他又“愛”又“畏”。六年來,學生從懵懂少年到學華青年,然而過度的勞累,讓扶老師不幸患上了中晚期直腸癌。在上海進行手術後,他並沒有妥協,堅持化療、放療。病情稍有好轉,他又投入到工作當中。當他再次出現在教室裡時,他健康陽光的笑容激勵著每一個學生,2018年他圓滿完成了學校的重任,從12年的初中平行分班,在高考中全縣前十名這個班佔了8個,全縣7個600分以上他班就考了6個,給家長、學校和社會交了一份優異的答卷!他給學生帶來了精神,也為自己詮釋了精彩的教育人生。

四、堅守教學第一線 師德高尚師生敬

丹心一片育桃李,甘洒青春铸师魂——记德安一中“群众身边的好党员”扶晓峰

近二十年的班主任生涯,扶老師用真情贏得了學生的真心,成為眾多孩子們的偶像。他帶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無論是體育教學還是課外訓練,不管是分內職責,還是分外幫襯,他都不遺餘力善始善終,踐行著以小舍求大得的生活哲理和智慧。辛勤的付出,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認可,他先後被評為“德安縣防汛抗洪先進個人”“德安縣優秀共產黨員”“九江市體育先進工作者”和德安縣“十佳教師”等。

丹心一片育桃李,甘洒青春铸师魂——记德安一中“群众身边的好党员”扶晓峰

扶曉峰老師用拳拳愛心安頓了躁動的學生,用片片真情挽留住漂泊的靈魂。這不停的腳步來自責任的動力,奉獻的情懷源於心底對學生的責任,更是源於熱愛教育事業的初心。他似乎忘記了歲月的三尺講臺,三十年堅守,非三言兩語可以評述。30年的堅守,30年的付出,他似乎忘記了歲月的斗轉星移,默默的譜寫著季節的春華秋實。(魏方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