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美中治療各類腎炎大總結

腎炎在急性轉為慢性之初,多以利水為主;中期按肺、脾、腎三髒辨證,宜扶正利水;末期多屬陽虛證,偶有發熱,亦多為虛熱,是時可用羅芷園之治腫脹方。

張炳厚從師筆錄——嶽美中談腎炎、腎盂腎炎的證治

(一)小兒腎炎(慢性)

幹玉米鬚24斤,每日2兩,洗淨,水煎服代茶飲,連服6個月。

玉米鬚甘平無毒,為利尿消腫、強腎之劑。

(二)成人慢性腎炎

多屬本虛或本虛標實,多用補脾溫補的方藥。

1、水腫偏實者

慢性腎炎急性發作期,偏於上半身,咽痛,苔薄黃,脈數。

治法:清熱滲溼,宣肺利水。

方藥:白茅根、通草、滑石、牛蒡子、馬兜鈴、苦杏仁、象貝母、金銀花、赤小豆等。

若腹水較頑固,兼偶有肝脾腫大者,疏肝攻水同用。

小柴胡湯(去甘草,大棗增為30枚)送服子龍丸5粒,1日2次,連服5日,停2日,再服。(子龍丸: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份、為細末)。

2、水腫偏虛者

兼有重症貧血,腹水嚴重,血紅蛋白<10g/dL,紅細胞3x1012/L以下,經補脾溫腎利水等方無效,可投八珍湯加減。

3、水腫屬脾虛者

若心下有停飲宿水,以致肢體浮腫時,用茯苓飲;若中焦氣虛停飲,嘔吐痞悶,脾胃不和致腫者,用香砂六君子湯。

4、腎虛水腫者

下半身水腫或形成腹水、服其他利尿藥不效時,用濟生腎氣丸或金匱腎氣丸。

5、水腫屬於脾腎兩虛者

(1)加味五皮飲

下元虛加沉香七至八分沖服,瑤桂二錢至一兩;溼盛加乾薑、蒼朮、薏苡仁;有風加防風、荊芥;腳重者加五加皮、木瓜、防己。因水土不服而發病者,用豬苓湯主之。

(2)腎炎驗方(黃省三方)

雲苓六錢,澤瀉四錢,豬苓四錢,白芍三錢,法半夏三錢,厚朴二錢,陳皮六分,生甘草三分。

用於急性腎炎,真性或類脂性腎變性,體衰加黃芪。

(3)淡蝦散

淡水蝦較大的3枚,用線扎住,放新瓦上烘乾,軋細末,用黃酒沖服。

忌鹽、醬、腥、葷及黃米飯。浮腫消後給腎氣丸以治其本。

6、恢復期

少量蛋白尿不消。

(1)腎偏虛者:金匱腎氣丸或濟生腎氣丸。

(2)脾偏虛者:六君子丸。

(3)黃芪糯米粥或黃芪苡米粥(浮腫將消盡時加服之)黃芪一兩煎湯代水,加糯米二兩(或生薏苡仁二兩)煮粥,代飯食之。

(4)腎炎方:黃芪一兩,白朮四錢,雲苓四錢,山藥五錢,菟絲子八錢,金櫻子八錢,百合六錢,炙枇杷葉三錢,黨參四錢。蛋白尿多加楂肉,紅細胞多加旱蓮草服60天。

(5)病人汗出惡風,用金匱腎氣丸。汗出四肢聶聶動者,當固衛利溼,用防己黃芪湯。

(6)女性兼見月經不調或痛經,可在經期加用當歸芍藥散,以調經利水。

(7)兼有咽癢等,加牛蒡子、連翹,以清解上焦之毒熱。

(8)兼有虛熱者加參、芪。

總之,在急性轉為慢性之初,多以利水為主,有時用胃苓湯加黨參、枳殼;中期按肺、脾、腎三髒辨證,宜扶正利水;末期多屬陽虛證,偶有發熱,亦多為虛熱,是時可用羅芷園之治腫脹方:山藥六錢,炒白朮八錢,茯苓皮六錢,生薑皮四錢,豬苓三錢,炮附子三錢,苡仁四錢,生薑一錢,大棗3枚。簡易方:黃芪一兩,人參一兩(先煎兌服),一料可用3日,意取黃芪補六腑之陽,人參以滋五臟之陽。

(三)腎盂腎炎,六脈弱者

本病多為感染所致,女性多於男性,發作期用豬苓湯,間歇期用金匱腎氣丸,可持續服用半年,同時休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