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2萬和月薪一萬有區別嗎?

暴風影視BF


當然會有區別。不同的企業,薪資結構不同,有可能導致兩者差異較大!

尤其各位朋友去企業求職談offer時,我建議你儘量用年薪的概念去溝通。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們深入展開聊聊。

一、年薪不必然等於月薪*12

我自己是個hr,有時和應聘候選人談薪資時,人家一聽月薪一萬,覺得收入很高了,畢竟還有年底獎金、福利啥的。

可我們公司的薪資就只有12薪,沒別的了,一年就是12萬的收入!再把這些與應聘者說明白以後,對方就不覺得有那麼好了。

可見,在許多人的理解中,月薪1萬不等於年薪12萬。

那麼年薪究竟有哪些組成部分呢?

1.月工資,主要指固定部分的工資;

2.月獎金,主要是浮動的績效獎金部分(有些公司還有季度獎金);

3.節假日福利,特別在國企,會給員工發放一些現金或等同於現金的福利;

4.年終獎金,獨立於月薪酬以外的年度獎金。

這是常見的薪資項目,還不包括各種專項獎勵及股權分紅等。

舉個例子,你月薪一萬,但要是加上年終獎福利這些,年薪也許超過20萬;同樣的,年薪12萬,也可能月薪低於一萬。

二、找工作,要問清楚offer中的薪資組成

對求職的朋友來說,當hr報給你一個offer的數字,我還是建議你多問幾句,明確細節組成,是否和你的期望相符。

我舉個我朋友的故事。

他有次去一家企業應聘,成功拿到了offer,對方開價年薪20萬,這讓他挺滿意,說每個月一萬多呢!夠還他8000一個月的房貸了!

我給他潑了冷水,我說,你還是讓他們給你說明清楚吧,這20萬年薪究竟是怎麼組成又怎麼發放的?

果然一打聽,和他自己想象得差別較大!

這20萬里頭,月薪只有6000,都不夠房貸的額度!

剩下2萬是公司給的公積金和節假日福利,最大頭的部分10萬左右都要到年底考核以後才能拿到!

具體的規則包括: 年底前離職就放棄了年終獎,績效達不到標準就按係數打折等等。

這套路你看!不僅把公積金都算年薪組成了,還畫了個年終獎的大餅,說了難聽點20萬隻有不到10萬是相對固定的,剩下的發不發怎麼發還不是企業說了算嗎?

由此可見,懂薪資的套路是多麼重要!

三、月薪一萬好還是年薪12萬好?

假設月薪給你一萬,沒有其他任何額外收入,那麼年薪總額就是12萬。

然後另一種方式是給你年薪12萬,但拆分成月薪、年終獎等組成。

這兩者哪種薪酬結構更有利?

我認為,在兩者都能確保兌現的基礎上,當前政策還是後一種更有利。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我們談的這些薪酬數字均為稅前概念,月薪一萬,按月發放,就是按一萬的基數納稅,不考慮社保公積金這些稅前扣除的話,適用稅率是10%。

而不全部按月發,留一部分作為年終獎,如一筆36000的年終獎除12計算一次性扣除稅率只有3%。

這樣對比就很明顯了,拆分薪酬利用年終獎稅率更能合理避稅。

但值得注意的是,年終獎一次性稅率的優惠政策從2019年起也只有享受三年了!

所以,你希望怎麼發呢?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作者: 丁路遙知事,頭條職場教育領域自媒體營銷號TOP3,六個月粉絲從0到10萬+,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職業規劃師,多家頭部平臺簽約作者,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年薪12萬和月薪一萬有區別嗎?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有區別,而且區別很大。如果同時有兩個公司招聘你,一個公司開出的條件是年薪12,一個公司給的條件是月薪一萬。那麼你一定要選月薪一萬的那個公司。為什麼呢,聽我給你解釋一下。

什麼是年薪

年薪就是你一年度的全部工資,包括各種福利、補貼和分紅在內。而不是簡單地以為年薪=月薪*12,實際上年薪=月薪*12+各種福利、補貼、分紅。比如說你的年薪是12萬,其實平均下來你的月薪並沒有達到一萬。

什麼是月薪

我們這裡所講的月薪就是你每月的基本工資,在這個基礎上,還有績效獎、提成獎、其他補貼等等。所以每個月到手的實際上要大於一萬的,一年下來就不止12萬了。

舉例說明

比如我們項目,如果當年項目效益好的話,領導可以一年拿個二三十萬。但是實際上他們的月薪也只有一萬多一點。主要就是獎金和分紅拿的比較多。所以在這裡他們的月薪一萬可不是等於年薪12萬,實際上遠遠比12萬要多。所以反推過來,如果效益不好的話,一年拿個12萬其實還沒有他們拿基本工資高。


象小姐的搬磚日常


年薪12萬,平均下來一個月一萬,貌似和月薪一萬一樣,其實未必,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區別。下面來分別討論年薪制和月薪制:

一、年薪制

1、年薪制定義

年薪制是一種國際上較為通用的支付企業經營者薪金的方式,它是以年度為考核週期,把經營者的工資收入與企業業績掛鉤的一種工資分配方式,通常包括基本收入(基薪)和效益收入(風險收入)兩部分。

主要用於公司經理、企業高級職員的收入發放,成為經營者年薪制。

2、年薪制實施條件

①以現代企業制度為基本的運行條件

主要包括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保證經營者有獨立的決策經營權;實行公開招聘、優勝劣汰制度,保證經營者高素質;以契約形式確立經營者的責權利,通過一套科學、嚴密、完善的監督體系和內部管理機制制衡和規範經營者行為。

②有科學的外在評估機制

對企業資產和經營狀況進行準確評估,才能決定經營者的基薪和風險收入。

③創造寬鬆的經濟環境和公平競爭的市場

理順經營者與出資者的關係,經營者與企業其他僱員的關係;加速和完善企業家市場,促進經營者職業化、市場化的運行機制。

3、年薪制特點

①年薪制的針對性

適用於特定對象,包括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包括中層和高層)和一些其他的創造性人才,比如科研人員、營銷人才、項目管理人才等。

這些人素質較高,有較高的創造力,工作中需要更多的是激勵而不是簡單管理和約束,工作價值短期內難以體現出來。

②週期較長

一般以年為週期。對於絕大部分的年薪制適用人員,都是以企業經營年度為週期。

③存在一定風險

薪酬中很大一部分是和本人努力及企業經營好壞掛鉤,因此具有較大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

4、年薪制主要面向未來

年薪的制定不是簡單地依據過去業績,更取決於接受者所具備的經營企業的能力和貢獻潛力。

二、月薪制

1、月薪制定義

月薪制是指按職工固定的月標準工資扣除缺勤工資計算其工資的一種方法。月薪制是目前普遍執行的工資制度。

採用月薪制,只要職工出滿勤,不論該月份多少天,都可以得到固定的月標準工資。如果出現缺勤,則從月標準工資中將缺勤工資予以扣除。

2、月薪制計算方式

計算公式如下:

應付計時工資=月標準工資-缺勤天數×日工資

按小時計算缺勤時間時,可以寫成:

應付計時工資=月標準工資-缺勤小時數×(日工資÷每班工作小時數)

上述計算公式中,月標準工資可從職工的工資卡片中記錄的職工工資數額取得。缺勤天數或小時可從考勤記錄中取得。日工資指每位職工每日應得的平均工資額。

三、年薪制與月薪制不同點

由上述分析可知,年薪制與月薪制有如下不同點:

1、針對對象不同

年薪制針對的對象是公司經理、企業高級職員。月薪制針對的是普通職工。

2、薪資計算方式不同

年薪制通常包括基本收入(基薪)和效益收入(風險收入)兩部分。月薪制以月為單位,扣除缺勤部分而得的收入。

年薪制以年為單位,週期較長。月薪制以月為單位,週期短。

3、風險性不同

年薪制有較高的風險性,而月薪制幾乎沒有。

4、實施條件不同

年薪制實施需要一定的條件,而月薪制具有普遍性。

5、面向性不同

年薪制很大程度上面向的是未來。月薪制主要以過去月份為依據進行核算工資。

希望以上分析對題主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成本會計》、MBA智庫薪酬制度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可以說有區別,也可以說沒區別。關鍵是你想搞明白這個做什麼?下面我就說說什麼情況下相同,什麼情況下不同:

一、相同的情況。

如果年薪12萬和月薪1萬都沒有任何額外收入、五險一金扣除相同,只是把年薪均攤到12個月的話,從算術上來說,這沒有任何區別。

而且從2019年1月開始,已經實行了累進稅率,個人所得稅是按全年累計收入總額計算的,提前預扣,多退少補,至於原來每個月發放工資標準不同來合理避稅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比方說這個月發放1萬2,下個月發8千等。

全年累計計算個稅的話,不受各月發放多少數額的影響。

二、不同的情況。

按照2018年12月27日晚間財政部發布的《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內容。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

通俗來說,在2022年1月1日前,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理解為相當於年終獎),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還是按照原來的計算方式。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可見,年薪12萬如果能拿出一部分作為年終獎,還是有一定操作空間的。

三、其他情況。

年薪12萬和月薪1萬如果都按照工資發放的話,沒有多大區別,如果拿出其中一部分作為福利、補貼費用發放,比方說培訓費等,那實際到手也會不一樣。

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關注我瞭解更多。(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年薪12萬和月薪一萬有區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時說明:

1、不考慮獎金、績效等。

月薪1萬:以濟南為例,全年扣稅((月薪10000 -3500)*20%-555)*12個月=8940元

年薪12萬:有多種發放方式。

a、可以每月發一萬,則扣稅與上述相同。

b、每個月按照起徵稅水平3500元,其餘再按照年終獎金髮放,這樣年終扣稅(120000-3500*12)*10%-105=7695元

c、還可以進行合理避稅。比如說每個月工資發5000元,年終獎發6萬元。一年的個人所得稅=(5000-3500)*3%*12+60000*3%=2340元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年薪12萬發放形式多樣化,有可能交更少的稅,從而獲得更多的報酬。

2、考慮獎金、績效

年薪12萬相當於所有的收入是12萬。而月薪1萬則有了更多種可能。是否有季度獎金?年終獎金?完成任務的績效獎金。有許多銷售人員比如房地產銷售人員,銷售提成甚至是定的薪酬的好幾倍。如果這種情況下,肯定要選月薪1萬。


如何避公司薪酬陷阱?

有很多公司看似給了較高的年薪,實則變相的減少應付的工資。大家再找工作談薪酬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問清楚薪酬由哪些部分構成。

2、有哪些是需要完成任務才可以拿到的績效?

3、是否有季度獎或者年終獎?

4、是否有懲罰扣工資款項?

....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職場戰士


看似沒區別,其實兩者相差很大!如果讓我選,相比於年薪12萬,我更寧願拿一萬月薪的工資!

所謂的年薪,一般是由“月基本工資+年底獎金”來組成,這種模式,有優點,但缺點更多!

首先,年薪制可以合理的“避稅”

你沒看錯,同等收入條件下,的確採用年薪制,可以達到一定的避稅效果!

1、月淨收入1萬(除社保、公積金之外),年收入12萬,在沒有其他專項附加扣除的情況下。

  • 每月應納稅額為:1萬元-5000元=5000元;

  • 每月納稅:3000元×3%+(5000-3000)×10%=290元,每年繳個稅3480元。

2、同樣的條件下,年薪12萬,採用每月8000元薪酬、年底2.4萬元獎金髮放方式:

  • 每月需繳納個稅:(8000元-5000元)×3%=90元;

  • 年底獎金繳納稅費720元;

  • 兩者相加,每年只需繳納個稅1800元,比前一種方式,稅負顯然要低很多。

其次,12萬年薪雖好,但獎金並不固定,實際上平均每月是沒有1萬元收入的

所謂的年底獎金,是一個不確定的數字。根據公司當年的經營情況,可高可低。如果當年,公司效益比較差,很可能年底獎金只能拿1萬元、甚至更少!

反之,月薪1萬相對很穩定,每月按時足額髮放,即便是公司出現利潤下滑,該給你多少工資,也會一分不少的。而如果公司效益較好,年底額外獲得一筆獎金,也是很有可能的!

另外,還有一點。如果將來產生勞動糾紛,離職計算補償金的話。年薪,也遠遠沒有月薪來的更為合算!

總之,年薪雖好,但並一定適合所有的人,對於普通員工來說,月薪肯定更為合適、且划算!而對於公司管理層、高層領導,年薪制肯定更為合理,既能避稅,還能獲得更為可觀的獎金!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區別可大了,如果連這點都不懂,那可能會吃大虧啊。

我們所說的年薪,一般指累計一年內所有的收入,包括基本工資、績效獎金、年終獎、項目獎、提成獎等等,而年薪12萬,可能就包括了基本工資和上述一部分或大部分的獎金項目,但絕對不可能是月薪1萬,比如是低於1萬的6000、7000,再加上一些獎金,這些收入全部加起來達到每年12萬。

而月薪1萬代表的是基本工資,不包括其它獎金,比如,績效獎金、年終獎、項目獎、提成獎等等,如果包含上述獎金,很可能每年下來就不止12萬了,所以說,月薪高低非常重要,別再聽用人單位忽悠哦。另外,月薪一般是固定的,或者說只可增加不可減少的,但如果談年薪就不一樣了,那樣,如果公司效益不好,公司很可能在獎金那裡做文章,弄不好拿零蛋都有可能,而且,你生氣也沒用,因為告不贏公司,因為勞動法是不保護獎金收入的。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那當然選擇月薪1萬的工作啦,因為那樣可以保證你每年不低於12萬,而年薪12萬的工作,很可能因公司效益不好、個人業績不佳等因素,最終導致拿不到12萬,這就是兩者的最大區別。


設計製造迷


【答案】年薪和月薪對於工作收入來說區別很大……而且是非常大!



首先,年薪和月薪的定義就完全不同。

  • 月薪:指每個自然月應得的工作報酬。簡單說就是,每個月你工作,公司給你按時發放的當月工資,除了正常考勤外(即遲到、早退、請假),不含其它任何條件的收入。
  • 年薪:由於每個企業情況不同,工作職位不同有一定區別,但是整體概念是一樣的,年薪包括:月薪、績效、獎金、福利、提成……等多個收入。

  • 【重點:加班費】

加班費的計算標準:按《勞動法》規定

  • 在標準工作日內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 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 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月薪1萬按每月21.5工作日算,你每天工資是465元,每小時工資是58元。

你星期一至星期五加班1小時,應得加班費87元,星期六和星期日加班每小時116元。

而年薪12萬,在扣除獎金、績效和其它以外,假定每個月收入7000元。你每天工資325元,每小時工資40元。

你星期一至星期五加班1小時,應得加班費60元,星期六和星期日加班每小時80元。

有多大差別,你看到了嘛?這就是人力資源算法的厲害之處。



12萬年薪

詳解12萬年薪:

  • 【月薪佔比】不高於80%,通常會在60%~70%左右。因此推算月薪應該在7000元。

  • 【獎金佔比】其它部分包括年終獎可能佔比為10%~15%,因此推算應該在2萬左右。

  • 【績效佔比】另外剩下部分就是所謂的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根據具體工作特點和崗位業績情況評定的績效工資部分。


1萬月薪

詳解1萬月薪:

  • 【月薪】1萬,扣除遲到、早退、請假等“不可抗力因素”,這1萬元真實有效的進入你的口袋中。

  • 【獎金】這個沒有在合同中明確說明,就要看公司文化和老闆人品了,不過根據過往經驗,無論大小公司在年終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意外的收入。

  • 【績效】如果是簽訂的月薪合同,且合同中沒有明確的說明績效標準那麼通常,這個崗位就不會有績效收入。但也不排除,你的工作能力實在是太突出,領導珍惜人才會給你些額外的優待。


優劣對比

  • 【收入】:月薪收入清晰明確,且有存在獎金其它收入的可能,全年收入高於12萬年薪。

  • 【職位】:通常年薪是用於管理人員的工資說用,對於中層管理人員來說,年薪的形式是企業對於管理層業績考核、能力考評的一種正向激勵方式,用業績來評估收入。

但通常以這個目的為導向的企業在訂年薪時,會設定一個區間而不是一個固定值。固定值代表所謂的考核只是罰錢沒有獎勵。

如果是這樣,那麼其中的說法就太多了,很有可能你的收入根本不可能達到12萬,更別提突破了。

月薪是固定收入適應於尋求相對穩定的人員。


建議

如果有兩家公司,前提是兩家公司實力、職位設定、發展潛力等方面都實力相當的話,一家給年薪12萬,一家給月薪1萬,我建議選擇1萬月薪。


小象說


區別當然是有的,一般說年薪多少多少的大多都是管理層的人員,而說月薪的大多都是打工仔,兩種薪資其實所處的層級是不同的。

作為公司的管理層,一般都是靠靠年度的考核來判定管理層的能力和作用,按月發薪其實是起不到作用的。而一般的打工者的工作都是比較基礎的、沒有太大的變數的工作,所以按月來進行工資發放。

打個比方來說,年薪二十萬的人,他的薪資是怎麼計算的呢? 一般都是包括有月工資,預支獎金,半年獎金和年終獎組成的,但是最多也就是二十萬,而月薪一萬五的人,一年下來的工資那就是十八萬,但是這不包括有職工的年終獎和其他的獎金,所以總的算下來月薪一萬五有時候可能會比年薪二十萬的人工資要多一些。

在不同城市,對於年薪的界定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在小城市裡,年薪二十萬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了,也可以說很高了,因為其他的月薪員工基本上都是每個月三四千的工資,但是在大城市裡,年薪二十萬已經算是管理層中比較基礎的存在了,因為大城市對於薪資方面都會比小城市高出不少,一般的職員月工資都是七八千左右,有的月薪都可以達到上萬元。

還有一個風險性的不同 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月薪一萬還是年薪十二萬呢?年薪是每個月會給你發放一部分的錢,也就可以說是公司先押著你的錢到了年底把扣下的錢全都給你。這就涉及到了風險性的問題,在比較大型的公司還比較穩妥,但在一些小型的公司,老闆說跑路就跑路了,這少發的工資又找誰去要呢?所以選擇年薪要看什麼樣的公司,不要覺得領年薪就高大上了,實際上只是方式的不同。

而且月薪大多都是基本工資,除非是什麼遲到早退曠工,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扣工資的,而年薪則是依靠年末的獎金來支撐的。如果這一年的效益不好,老闆怪罪到你頭上,這獎金可就是得扣掉不少。這也是需要注意的。

但是風險性高,帶來的回報率就高,如果能力足夠,年終獎多拿個百分之二三十那也是相當好的。

所以,個人認為,月薪一萬屬於相對穩妥一些的,而年薪十二萬就屬於風險性比較高,但付出就會得到回報的。


職場智慧攻略


年薪12萬和月薪1萬看似總額相等,其實存在著巨大的區別,寧選月薪1萬不選年薪12萬,因為風險重重,指不定就打了水漂了。

我們經常說年薪四五十萬或七八十萬的高管,他們都屬於領年薪的,這類人之所以領年薪是基於兩點:1.經濟儲備富裕,生活消費不靠工資,2.職場能力過硬,單位想久用。所以也能看出領年薪也成了一種留人的方式。

而對於月薪1萬的人來說,頂多就是個小基層,如果是發年薪,杏豆覺得你過上正常的生活都難,習慣了每月一發工資,改為年薪制一年一發,讓你盼工資盼的花都謝了還拿不到工資,畢竟一年才發一次。如果你有一定的經濟儲備,讓你生活一年沒有問題的話,你可以勉強選擇年薪,否則我都建議選擇月薪。

大家經常說“拿到自己手裡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心裡才踏實些”,如果是在大型的正規企業工作,這點不用太過擔心,是你的永遠都會是你的,單位有支付能力,不差你這點錢,而對於小微企業就不好說了,一般吃了上頓沒下頓,這月發了工資老闆就開始發愁,下月員工的工資從哪來。

所以這樣的企業你還是先接受月薪,每個月都領一萬到手心裡才踏實,如果真的等著領年薪,最後企業破產倒閉,你就成了一個無慾無求的公益大使了,辛苦幹了一年,最後一分錢沒拿到,企業都找不到了。這可看出領年薪一定意義上風險還是蠻大的。

其次,這個年薪設置的不合理,一般情況下要麼是月薪,要麼是年薪,如果說月薪一萬的人發年薪不應該發12萬,最少應該是13萬起,因為一年發一次工資相當於拖欠工資11個月,如果是發月薪的話,我們把這些錢存起來,就會牽扯到利息的問題。12萬存一年,按照年化收益6%計算,12萬存一年利息就能有7200元,所以月薪一萬的人,付年薪12萬會讓員工覺得公司佔了自己便宜。

綜上,月薪1萬和年薪12萬的區別分別是:資金風險的問題,還一個是工資“差額”的問題,這種月薪和年薪的換算是不等值的,這種情況下選擇月薪更值當。

感謝閱讀,我是杏豆,企業培訓師,勞動糾紛諮詢師,社保專家,專注職場乾貨分享,感謝閱讀、點贊與評論,歡迎關注向我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