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農村修的水泥路只有3.5米寬,有的甚至更窄?

小跳跳魚丸子


以前的農村比較窮,環境也不好,特別是農村的路一提起來農民就嘆氣,農村都是土路到處都是坑,一道到下雨天壓根沒辦法過人和車,農民們抱怨連連,近幾年咱們的國家都在大力開展建設農村的活動,而第一步就是先把各個村子裡面的路修起來,簡稱也叫做村村通,國家的這個政策非常好,百姓們一聽說修路也都開心的不得了。

隨著村村通的發展,許多地方都鋪上了新的水泥路,按理說村裡都有了新的水泥路大家應該更高興才是,但是村民們卻又在鋪好的水泥路上面發現了新的令人頭疼的問題。不僅如此還讓村民的生活變得又不方便了,有的村民還表示還不如以前的土路。

第一:水泥路過道窄,過車子不方便;以前的土路到了下雨天是沒有辦法過車子,現在的路修好了過車子也遇到了麻煩,村村通要求水泥路建造的寬度要大於3.5米,而現在修的基本都是在3.5米,有的地方甚至更窄完全達不到國家所制定的標準,在以前的時候可能3米左右的道路了就足夠方便的通行,但是現在根據農村的交通來說已經不夠了。

以前的農村比較落後,村裡進進出出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拖拉機和三輪車,幾乎就沒有其他的車輛了,而且以前的土路和道路兩旁的地都是平的,道路的寬度遠遠超過三米,如果有農用車會車的時候非常容易,真遇到較大的車就往兩邊的地裡錯一點也就過去了。

現在新修的3.5米的水泥路比以前的土路窄很多,而且現在也多了很多大型的農用機器,也有很多人家買了小汽車,當兩輛車在會車的時候就要很小心翼翼的通過,在者說水泥路也比兩邊的地高了很多,兩車在會車時就不能再借助兩旁的土地,3.5米寬度的道路要是遇到了大型的農用機器和汽車相會,就要有一方倒回路面寬的地方或者岔路口,也有不少農民表示出現過兩方都不願意的矛盾,所以村村通修的水泥路太窄會車都成了難題。

第二:水泥路質量差,容易破損沒人管;現在修的水泥路沒有以前修的路質量好,小編在老家看到過不少這樣的路,剛修好兩年左右的水泥路,就出現了極大的質量問題,水泥路經過車子的經常碾壓出現了許多大坑小窪,車子從上面走過去水裡的石子都出蹦的都是,有的還容易扎到車胎裡面一些比較鋒利堅硬的小石子,到了雨雪的天氣就跟難走了,壓根分不清哪裡是坑,現在村裡面修的水泥路特別容易壞,沒人管沒人去修就讓它一直爛著,過不了多久小坑變大坑越來越難走。

農村修路的工程是一件特別方便農民的工程,各個村子都修通了水泥路農民們還是特別高興,特別感謝國家的政策,但是還是要解決一些農民因為修路遇到的困難,這樣才能讓水泥路更加的方便農民,為農村的發展做出更大大的貢獻。


農村老鳥


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家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以便捷的交通拉起來了很多地區的經濟。又在前些年,國家為了扶持農村的經濟發展,又提出了“村村通”工程。

近幾年來,國家加大工程扶持力度,加大了資金投入力度,現在農村的道路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觀,絕大多數地區實現了“村村通”,一部分地區還實現了戶戶通。

如今村村通道路覆蓋了大部分的農村地區,每個村子幾乎都鋪上了水泥路,老百姓去城裡的路也便捷了,但是便利帶來的同時,問題也隨之而生。本來是好事,但是為什麼有很多農民對此感到無奈,甚至是憤怒,說:不如不修,這到底是為啥?

根據村民的反映,剛修的路,還沒走兩年,路面上就已經坑坑窪窪,破敗不堪了,根本不像只修了兩年的路,質量太差了,還不如我們村民自己填的土。不僅如此,有的農村道路甚至出現“斷頭路”,一個村與另一個村相距十幾米,可是這條路就是沒人修了,村民也因此要繞其它的遠路走。

村村通公路寬度為4.5米國標四級公路,現在的村村通公路僅有2米、3米,別說無法會車,有時行人遇車都走不開。每逢過年期間,很多的農村人都會回到老家,這下農村的窄路就扛不住了,農村的路就會比大城市的還堵,很多的農民也是有抱怨的,為啥當初不修的寬一點呢?

怪不得村裡的老大爺感嘆道,好好的一條路,活活叫這些人修噁心了,好好的村村通成了現在的到處坑,村村痛。為了修路,家家戶戶都交了錢,現在成了豆腐渣,老百姓能怎麼辦呢?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呀!

當談到為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時,很多農民都會笑而不語。

國家政策是好的,可是卻沒有實質性地改變農民出行方便的問題。在農村,這種現象並非個別,所以,希望能得到重視,讓這種現象能夠得到改善,讓農民真正受益。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道路真正暢通,農村才能真正富裕起來,希望農村公路能修好,修進農民的心坎裡。對於曾經讓農民高興的“村村通”,為何如今卻成了農民心中的痛,你是怎麼想的呢?你們村裡有這種情況嗎?


社會大蒸爐


我國的基礎建設也是突飛猛進,大部分地區都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因此隨著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民買了私家車,可是鄉村公路會車難卻成了一個問題。

我國目前農村修的水泥路大部分寬只有3.5米,兩輛稍寬的小車會車時就沒法通行,遇到貨車進村,就堵住了。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規劃不夠科學

農村通公路本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情,可是路沒修幾年,就滿足不了農村的經濟和生活發展需要,道路過窄,劃劃寬度只有3.5米,有的地方還達不到。造成了雖然路面修好了,但遇到會車和貨車進村就沒法通行,或者會車難,有的甚至堵車。

規劃不夠前瞻

鄉村公路標準過低,國家提出鄉村振興計劃,農村迎來並正在經歷大建設時期(高標準農田建設,美麗農村建設),各種農用和貨運車輛,基建車輛來回進入鄉村,水泥路一般18公分厚,有的地方可能達不到,被貨車來回幾次有的修沒多久就裂了。

規劃不夠嚴肅

在不少農村,規劃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執行。有的農民超規劃面積圈佔院落,有的農民違反規劃私搭亂建,造成農村道路進村難,橫七豎八的房子給進村道路造成修路難,難修路。因此造成了有些地方農民有車開不進村,進得了村又開不進院。

鄉村公路會車難,你遇到過嗎?農村修的水泥路只有3.5米寬因為這樣能高效的完成任務。


鄉村劇情


在我們老家現在基本上做到了村村通戶戶通公路的地步,但是除了主要的鄉村幹道以外,戶戶通公路只有3.5米寬。甚至以前的鄉村幹道也只有3.5米寬,這兩年國家重新對其拓寬,現在有4.5米,甚至有些地方有5米寬。

別的地區情況我不太清楚,但我們老家的戶戶通,基本上都是各家各戶自己籌集資金,自己規劃路線,自己請施工隊修建起來的。所以修成3.5米寬還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一,主要還是資金問題。我們農村當地的村級公路只通到村小學,而連接每家每戶的公路公家並不會出錢,都是靠自己自籌資金來修建的。一般來說,在同一條線路上的幾戶人家共同籌集資金。但是基本農村地區都不富裕,家裡並沒有多少錢,所以無法籌到足夠的資金,修更寬的道路,只能修3米5寬。

第二,3米5寬這個標準是以前國家制定的鄉村公路的一種特殊情況。“對於特殊地區,如三州及盆周山區、地形地質複雜及交通流量小的路段,鄉道和村道可按單車道設計,路基寬度不小於4.5米,路面寬度不小於3.5米,錯車道數量每公里不少於3處。”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有些特殊的地段,路面的寬度3米5是符合標準的,但是現在很多地區卻將這一特殊情況做成了通用標準。

第三,部分路段修路比較困難,尤其是多山地區。像我們老家屬於大別山腹地,修路全部是盤山公路,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山坡。在這種情況要下修寬路的話,工程量太大,耗費資金龐大,農民自己根本修不起。

第四,很多人認為農村地區車輛較少,會車的情況不多,修再寬的路也沒有用,所以而且還會佔用耕地,耗費錢財,所以不願意修更寬的公路,一般只修一條單行道。

第五,鄰里關係處理不善,對於修路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因為我們老家的戶戶通基本上都是農民自籌資金自行規劃線路而修建的,這或多或少都會佔用到別人家的耕地。但有些人是不願意置換或者補貼,所以修路的時候只能選擇修窄一點,儘量避開別人家的耕地,或者在原先小路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拓寬。

以上幾個點就是農村地區修建村級公路,連接每家每戶,只有3.5米寬的原因。甚至在有些山高路陡的地方,可能都達不到3米5寬,只有一輛車剛好經過的寬度。我們現在回老家的時候,要想會車,必須找平坦寬闊的地帶才能錯開。這也確實是一個問題。不過,我相信會這個問題會慢慢得到解決,以後道路會進行一定的補充和拓寬的。


止茶


為什麼一些農村修的水泥路只有3.5米,甚至更窄?

鄉村水泥路修建3.5米寬,是按公路部門有規定執行的!

過去農村修路只是為了農作物的收種,村莊與村莊的鏈接,在過去的年代公路部門制定鄉村公路標準3.5米,當時還是可行的。那時候車少,3.5米的路就足夠自行車,板車,畜力車,拖拉機使用的了!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農村的快速變化,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每家都購買了轎車,農用汽車,還有現代化農業機器設備的使用,顯然3.5米的鄉村公路,就太不適應今天的農村生活和發展的需要了!期待鄉村公路窄的現狀儘快得到改善!





延淮老驥Vlog


為什麼一些農村修的水泥路只有3.5米寬?最近剛修的板油路你估計能有多寬呢?

我實地量了一下正常的寬度是2米10.

這張圖是我家門前的路,花了300元加的寬,當地市政修的每平米成本300元左右。

這條路是水泥路,是山莊修的不是我修的哈,寬度能有四米吧!

村村通公路寬度為4.5米國標四級公路,而到了地方就成了2-3米了呢。

一、路況不同: 在鄉鎮農村主道都挺寬、主要是小道窄2-3米不做改動也夠用了。

如果說按照國家標準修4.5米道會涉及到每家每戶、這就麻煩了。

佔一棵樹、兩塊土地、人工修路擴建,成本翻了好幾倍。

畢竟是為農民謀福利的好事,就不要計較那麼多了。


張小凡與鄭小鬧


為什麼一些農村修的水泥路只有3.5米寬,有的甚至更窄?

近些年,農村發生了很多很大的變化。其中有一條就是村村通水泥路,如今更是不少村莊已經將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戶戶的屋門口。

水泥路的開通,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有車家庭也漸漸多了起來,不少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不過,農村道路也開始出現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一是部分村的水泥路較窄,一般只能通行一輛車,如果有兩輛車對面而行的話,還得要找專門的“錯車帶”,或者是一些農戶的曬場,才能勉強通過。

當然,當下,農村車輛還不是很多,農村經濟也不是很發達,公路的使用率並不是特別高,交通運輸並不繁忙。只有在節假日的時候,才能在農村看到不少小車,但還是能夠應付過來,只是有些堵車。

二是農村水泥路的維護問題,如果沒有一套長效機制,路壞了不能及時維修的話,將會比之前的土路的更為麻煩。

最後,關於水泥路比較窄的原因,主要就在於經費不足的問題,畢竟農村沒有太多的錢。另外,也可能是農村公路利用率不高,不能產生太多的經濟效益,所以上面的投資可能有限,還得要靠農村自籌資金,這樣自籌能力並不是很強,所以先修個簡單的水泥路就不錯了。


碧翰烽


農村公路的行車道寬度

公路等級

二級公路

三級公路

四級公路

一般農村公路為四級公路單車道路面僅適用於通村公路,慮到 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本標準為單車道的四級公路制定了三種不同的行車道寬度,其值分別為:3.5m、4.5m和5.0m。其中,4.5米為行車道寬度的推薦值,當條件許可時,行車道寬度值也可採用5.0米,3.5米僅適用於鄉通單個行政村公路行車道寬度的採用值。

大家可以看看,如果低於3.5米的屬於通戶路

大家也不要抱怨,農村道路都是在原有的道路上進行修建的,如果要加寬,設計佔地,又沒有社保,僅僅補償青苗費,有多少人願意?

誰不想把路修寬點?又不要自己掏錢,至少面子工程好看呀,各有各的難處


青青蘋果567


鄉村小路其實3.5米也夠了,當然鄉村大道這點米數是遠遠不夠的,至少5.5米以上!大家想想要做一條路要佔土地,又佔財力物力,代價不算小。鄉村小路一輛汽車與人力車相遇輕鬆可過,或等等也行嘛 !不用急一時,畢竟車流量少,不會堵車吧。平時大家心知肚明,哪兒可以會車,哪兒可以掉頭,幹嘛勞民傷財修得很寬。鄉村小路阻止大頓位車輛通過,畢竟路基承壓遠遠比不上大道夯實。政府該省時讓他省點也好!防止經常修路。或許有一天給六十歲以上老人補貼金多發一點不一定。比沒路的山區農民好吧,知足吧。





嚮往清麗地


隨著“三農”問題越來越突出,農村、農民、農業逐漸被人們關注,農村的環境也正在被慢慢的改善。現在地方政府已經著手實行統一蓋房、統一居住,並且為鄉村修路、鋪路,大大的為農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而對於許多人驚奇為何農村修的水泥路只有3.5米寬,或者有的更窄,其實我們從以下幾方面講:

1.從實際情況出發,對於農村來說,一方面是無論是大型的車輛還是車流量較少,路修的太寬,只是浪費多餘的人力、物力、財力。另一方面,對於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耕地自然缺乏,如果修的太寬將佔用更多的耕地。對於田間地頭一些小路來說,更不需要太寬,因此其實3.5米寬已經足夠。



2.從專業角度講,對於我國的公路建設有嚴格的標準進行劃分,主要是根據公路的功能、使用任務和適應的交通量將公路劃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五個等級。


高速公路   

專門為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主要用於連接經濟、政治、文化上重要的城市和地區,是國家公路幹線網中的骨架。   

按各種車輛摺合成小型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  

四車道:25000~55000輛

六車道:45000~80000輛   

八車道:60000~100000輛


一級公路

為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體交叉的公路,主要連接重要經濟、政治中心,通往重點工礦區,是國家的幹線公路。   

按各種車輛摺合成小型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   

四車道:15000~30000輛   

六車道:25000~55000輛


二級公路   

連接經濟、政治中心或大工礦區等地的幹線公路,或運輸繁忙的城郊公路。   

按各種車輛摺合成小型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5000~15000輛

三級公路   

溝通縣及縣以上城鎮的一般幹線公路。   

按各種車輛摺合成小型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 2000~6000輛   



四級公路   

溝通縣、鄉、村等的支線公路。   

按各種車輛摺合成小型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 6/7  

雙車道2000輛以下   

單車道400輛以下

因此,修建公路不是隨意修建的,而是根據當地的實際狀況、車流量、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綜合考慮而建。

以上是我對修建公路的一點認識,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