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中國是陶瓷文化的發祥地,幾千年中華文明的發展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同藝術特色的陶瓷。

例如,隋唐時期,出現了以南方越窯為中心的青瓷和北方邢窯為中心的白瓷,俗稱“南青北白”,充分顯示了當時中國瓷器業的昌盛局面。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唐 壽州窯黃釉印花枕


而就在青白二瓷中間,地處南北交接的江淮流域的制瓷匠人創制了一種別具一格的黃釉瓷,它以獨特、新穎、象徵皇權的黃金釉色,受到了世人的喜愛。這就是號稱“壽州瓷黃”的壽州窯瓷器,位列唐朝六大名窯之一。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壽州窯始於南北朝時期,興於隋盛於唐,衰於北宋中期,前後共有400多年的發展歷史。壽州窯窯址位於今天的淮南市大通區上窯鎮,是一片東西延續不斷,跨度為80多公里的窯場群。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壽州窯早期以燒製青瓷為主,具有濃郁的北方造型特點,後來工匠們逐漸嘗試把還原焰改燒成氧化焰,從而燒製出黃釉瓷,這種特殊的釉色加上極富地域特色的裝飾風格,開創了壽州窯瓷器的“黃金時代”。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壽州窯黃釉玉璧形足碗


“拙”是壽州窯瓷器的一大風格特徵,在當時,南有秀雅的越窯青瓷,北有雄渾的邢窯白瓷,作為南北分界線的壽州窯並沒有一味的跟風模仿,而是在不斷的探索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燒造出了拙雅富麗的壽州窯瓷。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唐 壽州窯黃釉瓷枕


唐朝的詩是一絕,充滿了浪漫綺麗的氣息,那種萬國來朝的自信,開元盛世的富貴安榮,不僅體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反映在瓷器上。壽州窯多次對釉色進行改良,最終燒製出富麗尊貴的至尊之色——黃色。黃色是帝王之色,也是代表盛唐文化自信、包容萬象、祥和炙熱的大國氣度,正是這樣一個繁榮昌盛的朝代,才能燒出這樣的一種大膽而浪漫的色彩。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唐 壽州窯黃釉執壺


在陶瓷的歷史上,壽州窯是較早使用匣缽的窯口之一,通過將產品裝在匣缽中入窯燒造,能夠避免窯中高溫煙火對胎釉的直接薰染,從而保證釉色的純淨光亮,這也使產品質量的得到了極大地提高。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唐 壽州窯黑釉瓷枕


壽州窯的產品種類,早期偏少,多為碗、盞、高足盤、罐、壺、瓶等。雖然早期的壽州窯器型種類比較少,但是在造型上極富於變化:如壺有四系、六系;罐有四系、八系;龍柄壺有單身、雙身兩種;碗、盞、高足盤等的口、腹、底部都有不同的變化,給人以線條流暢、造型優美的印象,顯示出壽州窯匠師們的高超的設計水平。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隋 壽州窯青瓷盤口六系蓮瓣紋壺


壽州窯到唐代初期,其產品類別有新的增加,主要產品是碗、盞、瓶、罐、注子、枕、水盂、工藝品等,器物均是平底;碗類器物腹較隋淺,器型大於隋;這個時期停燒高足盤,水盂類器型;小而精美;壺類減少,罐類增多,罐壺類器物一般有兩至四個雙條系,敞口鼓腹,流短;瓶類器物小,斂口,小腹,平底;工藝品類別形制均小,以馬、猴、豬、狗單體為多,工藝水平不高,但造型粗獷古樸,頗具神韻。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壽州窯青瓷龍柄壺


到了唐代壽州窯的繁榮時期,種類逐漸偏多。唐代壽州窯在原來的基礎上,生產規模、產品種類、數量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時期壽州窯的產品十分豐富,有碗、盞、豆、盤、罐、注子、缽、杯、水盂、瓶、枕、磚、碾輪、紡輪、玩具等十餘種,基本上是當時人民群眾生活中所需要的生產與生活用品。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唐 壽州窯黑釉執壺


壽州窯瓷器的裝飾手法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的。早期壽州窯瓷器的裝飾方法主要有劃花、印花、貼花和繩紋四種,都裝飾在瓶、罐和壺上。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南朝 壽州窯青瓷貼花罐


劃花有單絃紋、復弦紋、弧紋、波浪紋及蓮瓣紋等。貼花有卷草紋。繩紋是製作繩子形狀的泥條,當胎坯還未乾時,用泥漿水貼在器物面上,組成各種紋樣。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壽州窯青瓷印花四系盤口壺


一種器物也往往兼用幾種裝飾,組成帶狀或團花狀圖案。唐代壽州窯的紋飾除保留了早期的裝飾外,又增加了幾何紋、葉紋、雲龍紋、鳥獸紋、雲氣紋、附加凸弦紋、凹弦紋,還有少量的漏花紋等更為豐富多彩並富於變化的紋飾。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壽州窯黃釉葡萄紋執壺


絞胎陶瓷亦稱“絞泥”、“攪胎瓷”、“透花瓷”。絞胎陶瓷創燒於唐代,已被許多唐墓出土實物所證實,是唐代陶瓷業中的一個新工藝,唐代以前尚未出現,靖康之變後失傳。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絞胎枕


所謂絞胎,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後相絞拉坯,製作成形,澆一層透明釉,燒製而成。由於泥坯絞揉方式不同,紋理變化亦無窮。能絞出木紋、鳥羽紋、雲紋、流水紋,構思奇巧,變化萬千。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唐代名窯 | 壽州窯:窯中黑馬,開啟瓷器的“黃金時代”

壽州窯龍柄雞首壺


陶之道,技來與手熟、藝生髮於心智,氣慣於形態,精神氣度也。精神與形態是壽州窯的內在生命力,每件作品均寓意深沉、氣韻豐沛生動,勃勃生機,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它既是民族美學的文化延續,也是精神創造的原動力。

===================================


這是中國千年不斷傳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傳的智慧,

更是書寫在血液裡的祖先密碼。

您且留步來聆聽這生活的脈搏,

關注我們,一同感受陶瓷藝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