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提起泸州的老街

在你的心中

肯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

那关于“肖巷子”“南极子”

你有属于它的记忆吗?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街道,是一座城市的“动脉”,熙熙攘攘的来往之中,流淌着城市的活力,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树影婆娑的林荫路,宁静沧桑的柏油路,流芳百世的老字号……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都说现在的城市长得越来越像,但是每座城市窗台楼阁之间、灰墙瓦砾之间,却又有独特之处。酒城泸州,依旧保留着一些最市井的老街区,这些老街区隐匿在城市中,填补着城市的记忆。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旧时光老平房 承包独特印记

肖巷子,对于泸州人来说再熟悉不过。穿过拥挤的主干道,拐个弯便来到了肖巷子。“泸州全书”之《梦里几回老泸州》中曾提到,肖巷子内原有一座朱衣祠。据说此处祀奉着可以帮助士子皇榜高中的朱衣神。传说欧阳修主持贡举,批阅考卷,有穿着朱衣人站在他后面,朱衣人点头的文章,便皆合格。回头看,又无一人。赴试举子无不“唯愿朱衣一点头”,所以建祠奉祀。1917年,朱衣祠改建为红十字会医院。1939年日本飞机轰炸泸州,加拿大国际友人文幼章先生率领红十字会医疗队来泸,就在这里救治受伤民众。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据老泸州人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肖巷子还是平房,路面是石板地,只有一幢市级机关的三层楼房。那时隔几条街都有一个供水站,大家用水都要到供水站去挑。

艺趣文玩婚庆 往昔繁华不复

提到肖巷子,留在人们印象中最典型的就是婚庆一条街和古玩一条街,这两处特征也曾让这里成为繁华的商业街。婚庆街的门牌字样还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然而走进去看到,酷暑之下,街内的门店大多数都呈现关闭状态。曾经挂满婚纱礼服、婚庆装饰品的大小店铺,要么转让要么搬离,整条街冷冷清清,呈现出萧条景象。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原来在肖巷子做婚庆服务的徐军,已搬到城西商圈。他说,也就在五六年前,这里整条街都是婚庆公司,每天接单、谈判忙到手软,往往这边还在谈着,那边电话就来了。后来随着城市各大商圈的变迁,他们也不得不考虑转移到人流量更多的地段。

隔壁的古玩一条街,也基本是相同状态,平时门可罗雀、鲜有客户上门。好在肖巷子步行街的旧货市场保留了曾有的热闹。一到周末从早上六七点开始,市场上就人声鼎沸,卖家用编织口袋或各种绳索捆扎的旧书、字画、古玩等一字排开,买家流连在市场内,翻书、品相、议价……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几年来,家住回龙湾的苏佐每个周末都会到肖巷子逛逛旧货市场。“只要在家,无论天晴下雨都会来‘赶场’,在这里能淘到很多关于泸州记忆的老物件。”苏佐说。旧货市场,以中老年人居多。清一色的地摊不仅有各个年代的旧书、字画、钱币,还有很多仿的古玩和艺术品;甚至连前些年流行的唱机、钟表、录音机等老物件都有,仿佛一个“记忆仓库”。

老坐标小吃店 传统美食图鉴


谈到老街,餐饮是最能让人记忆犹新的一个话题。慈善路街头的三家泸州名小吃店,一家是泸州红桥猪儿粑,一家是泸州白糕,还有一家是豆腐脑。三家店铺临街而设,相邻而居,繁荣了几十年,至今依然生意兴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虽说是慈善路,但是泸州本地人说起来,都爱称“就在肖巷子口口”上。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这家泸州白糕始创于1920年代的“三义园”白糕店,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选用上等大米、白糖、桂花糖、猪油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制而成,故全称“桂花猪油提糖白糕”。除了红桥猪儿粑和泸州白糕承载着老一代泸州人的记忆之外。“我要10块钱的白糕”“买5块钱的”“我都要10块钱的”刚刚端出来的一笼白糕,短短几分钟就售空。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每次买白糕都要排队等很久,晚点来还买不到。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还有一家老妈蹄花也时常被爱吃的市民提及。但凡有吃货总结一些泸州“苍蝇”馆子的资料,肖巷子这家老妈蹄花一定会位列其中。

老茶馆唠生活 饮一杯旧时光


从肖巷子过街,就是泸州的南极子。之所以有这地名,据说是因为当时它地处泸州城的南边。早年,这里建有一座南极仙翁庙。据考证,宋代诗人黄庭坚在泸州得一纹石,曾写下“南极一星天九秋”之句,被人刻于石上,立于路头。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南极子市场与大慈路连接处 王伟/摄


解放前,这儿是泸州最有商气的交易市场。街上有两家大茶馆,一家叫泾南茶园,另一家叫龙泉居。当时泸州各大商号的采购人员到茶馆,问一问行情,就了解市场信息,做生意就有了把握。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如今,南极子还保留着一些老茶馆的气息。“哎呀,一直摸不到牌”“今天终于凉快了,热了好久咯哟”“老徐,弄久没看到你了,跑哪里去了?”一阵阵喧嚣声从角落的青砖白墙房屋里传出,记者走进一看,原来是梓桐路老年茶园。虽房屋陈旧、桌椅也都是充斥年代感的木质,茶具也不够精致,但60平米大小的茶馆,却被打牌、聊天、看客的身影占满。“我们在这4、5年了,都是老邻居,没事就来坐坐。”张大爷小心翼翼地提着手中的大贰说。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初显繁华市集 弥漫烟火气息


南极子向东,仅100米长的街道叫“南极路”。这是古往今来泸州商铺密集、人员密集的一条街。由于四面八方的大小生意在此交易,所以南极子就成了那个年代泸州城里的百日场,天天人潮涌动,夜夜久不散场。同时,这儿又是泸州一处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水产批发市场。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南极路又有了新变化。1958年在修建了邮电大楼,成为当时我市地标式建筑。改革开放后,电信、移动等几家营业厅相继初露头角,在他们的门店前,泸州最大的二手手机市场也依附而生。虽近几年街道进行了整治,路边的二手手机市场被取消,但整条街的现代通讯工具门店依旧热闹非凡。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从南极路往正兴隆街方向走,道路旁边有各式各样的摊位,从卖小菜的地摊、特色口水鸭的移动摊位车,再到卖家具用品和中介帮人介绍工作的门市等让人应接不暇。在一栋旧楼房的出入口摆烟摊的陈大爷告诉新报记者,他今年79岁,摆了近20年的烟摊子。“南极子每天都热闹的很,人来人往,以前卖吃的时候,更热闹。”

难忘孩提时光 服务街坊四邻


南极子很多楼房都是90年代甚至更早建立,窗外通常还晾晒着衣物,门口是闲聊的居民。

现代化小区环境、物业等优越因素,让大批年轻人购房后从老城区搬走,但南极子的烟火气息而又不失闲适慵懒的氛围,让很多人留守。家住南极子的付豪告诉新报记者,他在这住了12年,以前住在大慈路,文化宫和南极子就是整个童年的回忆。“我读的忠山小学,放学后和同学会从库房街穿南极子绕回家。”付豪表示,选择定居在南极子不仅是因为过往的记忆。“通往哪里都很方便,从大慈路走可以到钟鼓楼,走库房街能到白招牌,而且南极路出去就是水井沟,几个商场在那,买东西和聚会都很方便。”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从付豪所居住的楼房走出,记者看到在好几个小区的单元楼门口,都有老式的理发摊,其中还有不少小朋友在理发。李师傅告诉记者,他从1997学了理发技术后就一直在这摆摊,南极子变化不大,就街面更宽、更干净。“来的都是街邻街坊,主要就简单剃个寸头。”李师傅和记者聊着,也没停下手中的理发器。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城中的老街自在平和、恬淡恬淡,坚守着一份宁静,身处其中,好像面对着一条缓缓流动的历史河流。站在这片静待夕阳西下的老城的街上,它身临城中却又似乎远离城中心,四周散发着朴实无华的气息,那些城市里的繁杂心绪便会像绿茶一样慢慢沉淀下来,一切都变得闲静,散淡而又真实。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更多详细内容

请关注酒城新报第363期

《一砖一瓦起炊烟 独特老街韵味浓》

↓ ↓ ↓


99.9%的泸州人都来过的这条街,你逛过吗?▎记忆


关于这条街

你有什么故事吗?

欢迎和我们分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