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堂聚力北白象鎮4家文化禮堂通過驗收

項城文化禮堂環境優美。

日前,北白象鎮山東、後西漳、聯芳、項城4家文化禮堂通過建成驗收,西才文化禮堂正在進行收尾工作。一座座承載著村民鄉情、凝聚著村民人心的“精神家園”正落成。

禮堂落成聚人心

一條幹淨、整潔的村道旁,有休閒廣場、有綠水樓臺、有在此間嬉戲的孩童……近日上午10時許,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一走近北白象鎮項城文化禮堂,便被該處的景象所吸引。

“項岙支河是2015年清理的,周邊的樹木也是2015年種的;河上的三條拱橋是2016年修建的;河邊的長廊是2017年建設的……”對於村莊歷年工作成效,項城村黨總支書記潘正雨如數家珍。他說,村民們陸陸續續建設村莊,好似“聚沙成塔”。隨著村裡環境美化,文化禮堂的人氣漸漸旺了起來,成為平日裡村民休閒娛樂的場所。

“現在還是早上,來這玩的人還不多。一到晚上,跳廣場舞的、散步的、聊天的,一下子就把這兒的長廊、廣場給佔滿了。”潘正雨描繪著文化禮堂夜晚的熱鬧景象。

與文化禮堂旁的優美景色不同,項城文化禮堂內是一派嚴肅場景。新修建的黨群服務中心設施嶄新。據介紹,10月底,項城村村幹部坐值班的場地將從3樓變為1樓,直接面對群眾,暖人暖心。

據瞭解,項城文化禮堂建設與“甌江紅”黨群服務中心有機結合在一起,進一步發揮文化禮堂“紅色陣地,精神家園”的作用,通過村幹部的日常坐班、村民的日常活動,使得該文化禮堂的服務清單化、活動常態化。

下一步,項城村還將繼續做好環境美化、綠化、亮化工作,謀劃好活動,進一步發揮好文化禮堂的作用。

西才文化禮堂廣場。

雜地變成美廣場

“這舞臺的高度量好後,打算配上燈光,把收尾工作做好。”當天13時許,在西才文化禮堂廣場上,一名村幹部正在丈量舞臺尺寸。在廣場周邊,5名工人正在對宣傳廊等進行搭建。

“這一塊最早的時候就是一個廣場,後來疏於管理,村民自行在周邊種了不少農作物。”西才村黨支部書記林曉華說,藉著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東風,村幹部將這一塊雜地整理乾淨,使得這裡空出了5000多平方米,用以建設廣場。

據瞭解,西才廣場基礎設施破損,影響村民休閒娛樂,一直是擺在北白象鎮相關負責人案頭的一項待整治內容,也是北白象鎮村社民生小事問需問計問效的一項排查整治內容。北白象鎮黨委**指導西才村兩委開展村居環境整治,並藉助西才文化禮堂建設,將該處建設成西才廣場。作為西才文化禮堂建設最中心的部分,西才廣場設有“四窗、六廊、舞臺”等,還擬在空地上增設兩個露天羽毛球場與一個籃球場,真正成為村民的活動中心。

從西才廣場建設之初,就有不少村民對此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北白象擒拿協會會長、西才村村民餘海林告訴記者,一旦廣場正式投用,他將組織跟他學習的五六十名弟子,來此練習。“我們等這個廣場很久了。一直以來,我們西才村民都沒有一個很好的休閒場所,飯後散步的地方都沒有。”餘海林說,西才廣場的建設讓村民很振奮。

該村廣場舞組織者鄭女士也對西才文化禮堂建設很熱情。前幾天她還來向村幹部諮詢廣場上能不能為廣場舞配一個音響,更方便跳舞。後來因為露天設置音響存在諸多隱患而作罷。但鄭女士三天兩頭往廣場上跑,也感染了該村文化禮堂建設者。

林曉華表示,接下來他們將進一步美化西才文化禮堂周邊環境,將這裡打造成村民休閒的好去處。

村中文化得流傳

“文化禮堂建成後,我們村裡的老人經常來這兒坐,都誇禮堂建得好。”昨日,山東村黨支部書記蔣力光告訴記者,文化禮堂挖掘了該村網索廠的故事,讓不少老人都感到欣喜。

原來,山東村自清朝開始就有製造漁業捕撈用的網索纜繩,新中國成立後,該村成立了樂清縣聯社網索廠,產品遠銷至上海、舟山、福建等沿海捕撈隊,直到改革開放後,水竹製的網索纜繩被尼龍繩所取代,使得該村網索廠沒落。而此前一百多年來,網索纜繩業一直是山東村的經濟支柱產業。

“曾經我們家家戶戶都生產網索纜繩,一度非常鼎盛,縣裡的許多大會都在我們村開過。”蔣力光說,該村的網索纜繩是用水竹削竹篾,再用人工插竹片添稻草圈成成品,代表了一代人的記憶。

藉此次山東文化禮堂建設之機,該村將這一往事重新挖掘而出,展示在“六廊”中的歷史廊中。讓許多村民尤其是年輕人,看後瞭解到了本村的輝煌往事,也吸引了不少村內老人來文化禮堂追憶往事。

接下來,山東文化禮堂還將引入更多活動,讓文化禮堂真正凝聚人心,惠及群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