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澳門要在大灣區形成“一軟一硬”兩軸驅動 帶動珠江西岸發展

本網訊(記者 馬琳 澳門報道)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近日在北京大學慶祝澳門迴歸祖國二十週年研討會上發表演講表示,澳門特區成立20年來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經濟高速發展,民生持續改善,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社會和諧穩定。今年2月中央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又為澳門在新時代、新徵程中繼續發揮新作用指明瞭方向,為澳門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平臺。在劉本立看來,澳門特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是要在發展好自身的同時,發揮好與周邊城市的聯動效應,特別是利用地緣優勢深化與珠海的合作,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一極,同時通過“一軟一硬”兩軸驅動,帶動整個珠江西岸的發展。

學者:澳門要在大灣區形成“一軟一硬”兩軸驅動 帶動珠江西岸發展

劉本立介紹,澳門與珠海開展合作的主要平臺是橫琴新區,目前已經形成了粵澳合作產業園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了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還有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合作載體。2019年5月27日舉行的粵澳合作聯席會議簽署了《關於促進橫琴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加快建設大灣區澳珠極點的合作備忘錄》,提出以澳門為主導共同推進建設“粵澳特別合作區”,實現體制機制的創新。目前,橫琴特區正在加緊建設“國際休閒旅遊島”,而澳門也在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兩地可以強強聯合,發揮“共生效應”,將兩地打造成為以旅遊休閒為特色的軸帶地區。

在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方面,澳門除加大力度推進包括四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在內的科技創新之外,亦要高度重視與珠海特別是橫琴新區的合作。澳門大學今年3月15日與橫琴新區簽署協議,在橫琴新區建立產學研示範基地。澳門科技大學亦與珠海市政府於5月27日簽署框架合作協定,打造澳珠優質教育和創新科技中心。另外,澳門正在積極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臺,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一步澳門還要與珠海探索建設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

“以上這些都是澳門基於’點軸開發理論‘在旅遊、科技、金融等方面與周邊地區形成發展軸帶的重要嘗試,我稱之為’軟軸‘。”劉本立指,澳門作為大灣區珠江西岸惟一中心城市,應在澳門—珠海極點基礎上,以與中山共建“粵澳全面合作示範區”、與江門共建大廣海灣經濟區為主要平臺,將自身的資金優勢與珠海、中山、江門、佛山的製造業優勢相結合,推動建設以珠海、佛山為龍頭的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形成“硬軸”。澳門應通過“一軟一硬”兩軸驅動,帶動整個珠江西岸的發展。

此外,劉本立還提出,澳門要發揮自身制度和區位優勢,積極發揮“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作用,除了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外,還要積極推動泛珠區域的發展。近幾年,澳門特區努力攜手泛珠各兄弟省區共同推動旅遊合作,通過“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IIICF)、“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MIECF)、“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世界旅遊經濟論壇(GTEF)等搭建溝通平臺,組織泛珠省區政府代表前往歐盟及葡語系國家考察,積極促進泛珠省區與歐盟及葡語系國家之間的深度交流和精準對接,發揮了作為“精準聯繫人”的作用。除此之外,澳門還積極參與和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戰略,務實參與國家“精準脫貧”攻堅戰等。

劉本立強調,在融入和貢獻國家發展中,澳門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澳門特區一定要按照習近平主席“胸懷大局、站高望遠”的要求,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和作用,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根據“國家所需,澳門所長”,主動把握參與“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發展機遇,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乘勢而上,奮發進取,在服務國家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澳門也必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作出新的貢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