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縣龍門陣丨大禹治青城:青城山來歷的傳說

大禹疏九河的傳說,大家都曉得。他治青城山的事,曉得的人就不多了。

聽說,早先青城山上光抹抹的,啥都不長,雀鳥都不願落腳。山底下是岷江大河,大禹的老家就在上游的汶山,他從小就跟岷江打交道。那陣子,岷江一年三次漲小水,三年一次漲大水。水裹石,石夾沙,浪子又高又大。浪頭一卷,老百姓千辛萬苦修的山腳田、壘的河堤,都衝個精光。每年發洪水,大禹總要跟著父親和鄰里,抬石搬土,砌河堤,堵口子。常在河邊轉的大禹,就這樣慢慢地學會了防洪治沙的本領。大禹會治水的名聲在九九八十一條山灣、九九八十一座山樑傳開了。

灌縣龍門陣丨大禹治青城:青城山來歷的傳說

這一年,春尾尾上,大禹和幾位老人,又在岷江邊上打治水的主意。突然,一個遠方人跑來,說他是石城山民派來的,請大禹去幫他們治山。

大禹到了石城,氣都沒歇一下,就順山彎山樑到處看。看煞角,倒抽了幾口冷氣。石城山又高又險,塊塊山頭盡都是光禿禿的。小雨小流,大雨大流。山石流沙從山上衝到溝底下,把山溝都填平了。一到下雨天,谷口跑泥龍;雨季一過,山上又焦乾。莊稼不長,飛鳥不停。哪像自己家鄉,山山有樹,坡坡長草,雖說年年漲水,總是雨過山青,雨停水清。早些年辰,自己年年治水,從沒有治過這樣的山,沒有拴過泥龍。大禹叫大家先試一下,從上往下,由高到低,層層築起石堰,好等雨季一來,把山洪鎖住。

灌縣龍門陣丨大禹治青城:青城山來歷的傳說

哪曉得攤子鋪得太大,等不到完工,他就回家去了。這年,雨水來得早,來得猛,山谷堤壩還沒完工,就給泥龍衝了個精光,山腳田土又變成爛泥塘。大家又派人去請大禹,走攏後,他已被中原盟主虞舜請去制服黃河去了。這幾個人疾如風火,爬山越嶺,在渭河邊、華山腳下找到大禹。大禹正忙著架爐,鑄煉劈開黃河上神門、鬼門、人們的神斧。他見到石城山民派來的人,連忙說:“不治山,只築堰,費了工又費料,還沒拴住泥龍,我對不住鄉親。在這兒,我看到他們治山的方法很好,不能光治山谷,還得在山上栽樹植草,保持水土,山下就再也不得受害了。”

灌縣龍門陣丨大禹治青城:青城山來歷的傳說

石城山民的使者為難地說:“石城山上光抹抹的,樹籽撒了一籮又一籮,一棵苗苗也沒長來。”

大禹笑呵呵地說:“娃兒要調教,才能離娘懷;樹子不經佑,哪能長成材?樹子長得慢,可以種竹嘛。華山頂頂上,有的是青竹,你挖些回去種吧。青竹見土生根,當年發篼,次年成林,後年滿山了。有了樹和竹,就能鎖住泥龍。”

石城山民的使者聽了,高高興興地在華山頂頂上,挖了竹根竹鞭,回去栽在石城山三十六座山峰上。當年雨水好,滿山冒竹筍,山民再精心護惜,不兩年就翠竹滿山。人些又栽下松杉柏桐,讓山山長樹,峰峰掛綠,果然固住了沙土,鎖住了泥龍。哪怕是夏天連下幾十場偏東雨,哪怕雨點比胡豆還大,下到溝底的水也是清花亮色的。石城山變樣了,變得青幽幽的,大家就把它改名叫青城山。

灌縣龍門陣丨大禹治青城:青城山來歷的傳說

講述者:李雲成,男,50歲,農民,私塾

蒐集整理者:劉西源、樊際昌

蒐集時地:1951年於青城山

流傳地區:都江堰市

〔附記〕

禹是傳說中的中國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治水英雄。揚雄的《蜀王本紀》雲:“禹本汶山郡廣柔人也,生於石紐。”《汶川縣誌》謂古代廣柔縣治在今汶川縣飛沙關大邑坪一帶。其地與都江堰市連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