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龍門陣之中石門:石門大橋下曾有一座石門,記消失的傳說之門

沙坪壩中渡口不遠處嘉陵江江中有兩坨大石頭。這兩坨石頭生在河中間,枯水時就如兩塊門枋,形成一道石門。因為靠近中渡口,人們就把這石門叫做中石門。石門江中那兩坨石頭是從哪來的,傳說這兩坨石頭,是魯班搬來的,他本來是想做一座橋的,但是失敗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現在就讓我們來擺擺這石門的龍門陣。

重慶龍門陣之中石門:石門大橋下曾有一座石門,記消失的傳說之門

中石門

這江裡有一蝦一蟹兩妖怪。是冤家,一見面就打。這就苦了在這條江上跑船的人們。他倆一打架,就掀起滔天大浪啦,船翻人亡的事常有發生。這就斷了這條江上跑船人的生計。魯班為了老百姓的生活,決定幫助他們,於是決定在江上修座橋,用橋墩把這妖洞鎮住,把倆妖怪關在洞裡,不讓它們出來禍害人。

魯班在終南山尋了三座山峰,把它們弄成橋墩和橋板的樣式。為了方便石材的運輸,便使了個法,將這三坨石頭變成三條豬,趕著往回走。必須要在公雞打鳴前趕到江邊做成橋,不然石頭就要現原形。魯班就吩咐趙巧趕一頭坨橋板石變成的豬在天亮前趕到造橋的地方,自已趕著兩坨橋墩石變成的豬先走一步去把橋墩立好了。

結果趙巧誤事,趕到井口下面點就在路邊路睡著了,魯班看天妖亮了,趙巧還沒有來對著遠方岸上的巖壁就是一開山,轟的一聲巨響砍脫一大塊石頭,趙巧被這聲音驚醒,立馬趕著豬狂奔,但是還是沒有搞得贏。天亮雞叫,豬嚇得竄進江裡變回了原形,成了一條石崗。後來,這條石崗冒出水面的石頭,就叫豬兒石,在南溪口那點。

橋雖然沒有完成,但這橋墩安好,水怪被鎮住了,不會出來作亂了。但那橋墩,卻把這江水一分為三,江中心形成了一道石門,給過往船隻帶來不方便,魯班心中愧疚不安。就在砍缺的那一塊巖壁壁上,刻了“架高來”三個斗大的字,提醒駕船的船工,留意石門。這“架高來”的位置就在磁器口。

重慶龍門陣之中石門:石門大橋下曾有一座石門,記消失的傳說之門

架高來

其實關於它的傳說還有不少:有人說下面埋了一隻金雞,有人說下面連接著“陰河”(地府),還有甚者說下面有條龍......

故事擺完了,我們又來擺擺,這中渡口和這渡口上的橋。

1938年,民國政府交通部決定修建漢(中)渝(重慶)公路。抗戰時期為打破日本的封鎖保證戰時軍需物資緊迫需要,當年陝西通過中蘇邊界是當時盟國前蘇聯供應我國軍火物資的唯一援華通道。修建漢渝公路成為陪都和大後方溝通西北和接運前蘇聯援華軍需物資的國際戰略運輸線。

1941年5月交通部下令川陝公路局在中渡口碼頭修建嘉陵江過江的公路車渡。

1942年5月,漢渝公路通車承擔抗戰大後方,軍需戰略物資運輸繁重任務,也造就了我們中渡口的繁榮,也是我們陪都文化區和漢渝公路歷史上承擔抗戰建國民族復興光榮使命的千載難逢的機遇。當年車渡碼頭待運的軍需物資、軍工器材、糧食、機械貨運量達36萬噸。成為陪都重慶16個碼頭,也是嘉陵江吞吐量最大的水運碼頭。中渡口碼頭對抗戰大業作出巨大貢獻已載入抗戰史冊。

重慶龍門陣之中石門:石門大橋下曾有一座石門,記消失的傳說之門

車渡

從1941年5月車渡建成,常年兩江渡口排起長長的車隊,車渡只載車不載人,行人到對岸江北繞道牛角沱大橋要多走16公里。隨著改革開放重慶經濟騰飛的車渡輪渡已遠遠滿足不了需要了。

1985年12月石門大橋正式動工,1988年12月15日石門大橋竣工,算是把魯班沒有完工的橋修完了,石門大橋一個橋墩正好在石門其中一塊石頭上。

重慶龍門陣之中石門:石門大橋下曾有一座石門,記消失的傳說之門

石門大橋

石門大橋,是嘉陵江上繼1966年1月建成的牛角沱大橋之後的第二座跨江大橋。也是當時跨徑最大的斜拉橋。1990年在全國橋樑建築工程選中榮獲魯班獎。石門大橋修得還是多漂亮的。

重慶龍門陣之中石門:石門大橋下曾有一座石門,記消失的傳說之門

石門大橋夜景

有橋了,這中渡口車渡自然就失去存在的意義了。這個碼頭逐漸就閒置了,只有少數的貨輪在這裡停泊,運送一些煤、沙等貨物。

重慶龍門陣之中石門:石門大橋下曾有一座石門,記消失的傳說之門

中渡口

但這石門大橋建好以後就一直沒有撐抖過,總感覺它總在修,不是換拉索就是換路面。重慶人總結了一句話:石門大橋不倒,修橋永不停止。

還有就是堵,我們來看看重慶人對石門大橋的堵發的牢騷:時間啊......我的寶貴時間啊.......全都浪費在了擁堵的石門大橋上了;

每人在石門大橋上因堵車而浪費半個小時的時間,那重慶GDP的增長每天將會為此減緩一個小時;

每輛車在石門大橋上因堵車而多停留半個小時,除增加大氣汙染外車主們每天總共還將為此浪費掉4噸石油……

還有朋友在堵車中發現了商機還給出了方案:

方案1:在石門大橋上賣盒飯,“堵車,也不能餓著了。”

方案2:在石門大橋上每10米放一個戶外廣告:一般過次大橋夢話都,有勒種產品,特別推薦飲料廠家競標,奇效!

為解決這堵車問題,就有計劃在石門大橋邊上修復線橋,重慶修橋就是這麼任性,哪裡堵,就在旁邊加一個橋,名曰複線橋。

重慶龍門陣之中石門:石門大橋下曾有一座石門,記消失的傳說之門

堵著吧

石門大橋下的江灘,是主城區中為數不多的保留完好的江灘之一,所以就成了游泳者和釣魚者的天堂,但此處是重慶水上9大危險水域之一,經常有人在這裡出事。人們就把這石門的傳聞聯繫起來,說門後就是地府。

相信很多人對在2006年的“10·1”重慶711路客車墜橋事故並不陌生,據說也是因為這起事件,重慶取消了所有“7”字頭的公交車。 出了這件事後,石門後是地府的傳聞更甚。

在2014年,為讓嘉陵江航道更加安全和暢通,“石門”被爆破拆除。在施工前施工的人放了鞭炮還了燒香。看來是對石門的傳聞還是有所忌憚。

重慶龍門陣之中石門:石門大橋下曾有一座石門,記消失的傳說之門

拆除中

龍門陣就擺到這。都散了吧,該幹嘛幹嘛去。文中的傳說以及傳聞都是茶餘飯後閒聊,當不得真。今天思路比較亂,估計這文也是亂。這龍門陣嘛,擺到哪裡是哪裡,亂就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