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南京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直接投資的淮南煤礦局在九龍崗成立,標誌著官辦淮南煤礦開始正式運營。

從1930年至1938年,淮南煤礦局經過國有化創立和私營化改制,成為當時中國經營最為成功的國家資本主義企業之一,也是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一、淮南煤礦局創辦的歷史背景

1927年4月,以蔣介石為核心的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以後,面臨的局面極其困難:中國的經濟命脈基本操控在外國列強手中,煤炭企業大多被外國資本控制,煤炭市場長期被外國財團壟斷,國營和民辦煤礦企業在外國列強的擠壓下十分艱難地維持著生存。上海作為全國煤炭消費大區,煤炭供應量80%卻被洋人控制,國營和民辦煤礦在上海煤炭市場毫無立足之地,其它沿江沿海重要商埠也為外煤所充斥。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1930年代的南京國民政府

為了應對這種複雜局面,南京國民政府在採取政治軍事手段鞏固政權的同時,提出了發展“戰時經濟統制”政策,其核心是逐步確立國家資本的主導地位,經濟統制和投資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交通業、工礦業、金融業和商業中。南京國民政府憑藉其設立的建設委員會、經濟委員會、資源委員會和實業部等國家經濟管理機構,逐步實現對重要經濟建設事業的強化,尤其是國家資本在工礦業方面的強化。

建設委員會作為最早成立的一個主管國營企業的部門,從接管舊有企業和新辦國營企業兩個方面致力於國家資本的擴展,其經營的事業主要是煤礦和發電廠。1928年,在相繼接管和擴建首都電廠和戚墅堰電廠以後,隨著發電規模的擴大、京滬杭市場的崛起,其經營的浙江長興煤礦產量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龐大需求。作為建設委員會委員長的國民黨元老張靜江,以政治家和企業家的敏銳眼光,把尋找更大煤源的視野定位在安徽淮南煤礦。

從戰略位置講,淮南煤田位於淮河流域,離中國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非常近,距首都南京直線距離僅為260公里,對於保障首都能源供應十分重要。從煤炭儲量講,淮南煤田煤層大部分處於二迭紀,“地層整齊處與北方煤田同,殆北方系煤田之南極”,儲量大、煤質優、灰份少,“固我國市場上第一等煤也”。建設委員會在其工作報告中也指出“如果產量以每日五千噸計,可採三百餘年”。為此,建設委員會“為救濟煤荒,抵制輸入起見,除辦理長興煤礦外,復向農礦部領照,開採皖北懷遠縣煤田,定名為淮南煤礦”。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二、淮南煤礦局的運營與發展

1、煤礦生產建設

1930年3月27日,淮南煤礦局正式成立,局址設於淮南九龍崗。1933年8月,建設委員會領取了南京國民政府實業部頒發的懷遠縣西南鄉舜耕山九龍崗、洞山、長山、上窯鎮新城口四礦區採礦執照,總面積計226932畝,取得了完備的法律手續。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1930年代的九龍崗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國民政府實業部頒發的採礦執照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籌備時期的淮南煤礦局

1930年4月14日,九龍崗東礦一、二號井破土動工;5月14日,西礦三、四號井動工開挖,標誌著淮南煤礦局工事正式“發軔”。由於煤炭賦存條件良好,動工開挖不到50米,東西兩礦就發現優質煤層,日產達110噸。1936年,淮南煤礦局煤炭產量達到最高年產50多萬噸,佔安徽煤炭年產量的61.2%,華東地區煤炭年產量的45.5%,成為江浙滬地區煤炭主要供給地。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淮南煤礦局東礦一、二號井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運輸煤炭的小火車

2、修建淮南鐵路

1930年以來,淮南煤礦局下屬九龍崗礦和華商公司下屬大通礦煤炭生產逐年攀升,兩礦煤炭產量到1933年已達到了37萬噸,而對外運輸能力卻遠遠落後於產能增長。兩礦的決策者意識到,必須儘快開闢一條新的大運力的運輸通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於是,修建一條從淮南直達長江岸邊的鐵路專用線,便刻不容緩地提到兩礦的議事日程上來。

1934年6月,淮南鐵路正式開工建設。按照總體規劃:淮南鐵路全長215公里,分三期進行施工:第一期九合段,從田家庵經九龍崗至合肥約97公里;第二期合巢段,合肥至巢縣約70公里;第三期巢江段,巢縣至長江北岸裕溪口約48公里。沿線需建設橋樑涵洞59座、水塔泵房9座、車站20座及修理廠。每段限期1年完成,三年全部建成通車。預算總造價850萬元,平均每公里造價4萬元。這與杭江鐵路每公里6萬元、寧蕪鐵路每公里5萬元相比,其工程造價在當時是十分低廉而又經濟。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建設中的淮南鐵路

1936年6月25日,由淮南煤礦局投資建設的淮南鐵路在九龍崗舉行通車典禮。南京國民政府要員、銀商鉅子、地方豪紳、外國使節等前來祝賀,見證這條由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建設、自己運營的煤礦專用鐵路開通盛況。淮南鐵路預算投資850萬元,實際投資650萬元,平均每公里造價2.8萬元,較預算節省1.2萬元,大大低於當時中國鐵路每公里造價10萬元。太平洋國際學會及國內外報刊高度讚揚淮南鐵路是“當時世界上造價最低、建造速度最快的鐵路之一”。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淮南鐵路通車典禮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淮南鐵路直達九龍崗煤礦

淮南鐵路建成通車後,首先解決了煤炭外運通道問題。1936年,淮南九龍崗和大通兩礦對外發運煤炭66萬多噸,比1935年增長近1倍。其次,淮南煤炭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淮南鐵路通車後的1936年與之前一年相比,淮南煤炭運到江蘇浦口、無錫和上海三處的費用,分別降低了20.4%、23%、31%。

3、淮南礦路公司與私營化改制

1937年4月1日,國民政府頒佈訓令,批准蔣介石和張靜江所提關於“為發展建設委員會主辦之電礦事業,擬招收商股辦法”的議案。4月5日,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第39次會議決定:“由國民政府令飭建委會擬具體辦法,遵將京戚二電廠改組為揚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煤礦及鐵路二局改組為淮南礦路股份有限公司,一切按照公司法辦理”。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申報》刊載有關淮南礦路公司改組新聞

1937年7月1日,淮南礦路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總部設在上海,公司下設淮南煤礦局和淮南鐵路局。10月28日,國民政府經濟部批准宋子文所呈淮南礦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登記報告,公司總股本1000萬元,宋子文的中國建設銀公司及銀行股本佔7成計700萬元。在獲得國民政府實業部頒發的營業執照後,礦路公司隨之便在全國發行股票進行交易流通。至此,張靜江苦心經營的淮南礦路事業從此改變了國有性質,被宋子文官僚資本集團牢牢控制在手中,淮南煤礦局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淮南礦路股份有限公司執照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淮南煤礦局改製為私營化公司,具有深刻的政治和社會背景。實質上,它是特殊歷史條件下,蔣介石主張的國家資本主義和張靜江主張的自由資本主義,以及國家、社會、部門、企業、個人諸方利益博弈的產物。

隨著1934年6月中國建設銀公司的成立,尤其是日本帝國主義加快了侵略華北乃至整個中國的步伐,蔣介石認為無論作為國防軍事上的考慮,還是從經濟發展的高度,有必要加快對戰略資源的控制。他迅速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分設經濟委員會、資源委員會以架空張靜江為首的建設委員會以後,果斷採取對國營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的方式,進一步削弱了建設委員會的權力,利用建設銀公司名義把控股權牢牢掌握在政府手裡,從而達到了強化國家資本主義、鞏固個人獨裁統治的目的。1938年2月,國民政府決定撤銷建設委員會並劃歸經濟部,其原有淮南礦路公司20%的股權也轉歸經濟部所存。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三、淮南煤礦局運營的基本模式

作為官辦煤礦,淮南煤礦局之所以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當時華東地區唯一的大煤礦”,除了官方政治背景之外,這與淮南煤礦局自身創立的一套科學高效管理體制與運營機制密不可分,在某種意義上已具備了近代企業管理制度特點。

1、礦路電一體化戰略。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委員長張靜江籌建淮南煤礦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解決南京首都電廠和戚墅堰電廠燃煤供應問題,並在籌建淮南煤礦之初就“尤恐日後受交通阻滯之影響,更擬修築由廠經合肥達長江一路”。1930年12月,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組織勘測隊測量自九龍崗到蕪湖長江路線,擬修建通江輕便鐵路,後因經費限制,一直沒有動工。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佔領東北全境後,繼續把侵略魔爪伸向華北乃至華東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建設委員會無論是從當時大局形勢著眼,還是從淮南煤礦局自身發展來講,修築通江鐵路已是刻不容緩。因此,淮南鐵路的修建,既順應了中央政府的意志,也是建設委員會的職責所在,又體現了淮南煤礦局礦路電一體化發展戰略,它是政府、部門與企業利益的有機結合。

淮南鐵路局舊址

2、融資多元化渠道。在發展國營經濟政策的推動下,南京國民政府所屬各經濟部門積極從事經濟實體建設,但資金短缺成為所面臨的一大難題。作為主管全國經濟建設部門之一的建設委員會,成立之初財政部僅撥付10萬元建設基金,經常性辦公經費每月僅為5萬元,這對於開展大規模經濟建設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但是,在政治強人張靜江的強勢推動下,從1929年最初撥30萬元作為淮南煤礦創辦費開始,建設委員會對淮南煤礦不斷注入資金,到1937年淮南煤礦私營化改制前的7年間,投資淮南煤礦和淮南鐵路兩項資金高達1100萬元,佔國民政府年度財政收入的八分之一,是華商大通煤礦公司經營30年股本總和的5倍之多。面對如此龐大的建設資金,張靜江和建設委員會積極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融資:一是實行內部整合,出售浙江長興煤礦礦權100萬元,將其中63萬元投資到淮南鐵路建設。二是內外債融資,募集公債900萬元,其中300萬元用於九合段鐵路建設。三是向江浙財團借款,籌措420萬元用於煤礦和鐵路建設等。

淮南礦路公司上海總部舊址

3、銷售多樣化手段。從1931年開始,淮南煤礦局實施由近及遠、沿江布點的市場銷售網點建設戰略,相繼設立了礦山、洛河、田家庵、蚌埠、浦口、無錫、漢口煤廠及南京、上海等地銷售處等。短短几年間,其煤廠幾乎覆蓋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構成了暢通的銷售渠道,使淮南煤炭在華東及華南地區保持穩定的市場佔有率。淮南煤礦局結合自身與市場實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營銷模式:一是煤電聯營銷售。1930年代,建設委員會旗下有首都和戚墅堰兩大電廠,其煤炭主要由浙江長興煤礦供應。1932年,建設委員會將長興煤礦出讓後,淮南煤逐漸取代長興煤而成為主要供煤來源,每月首都電廠用煤2000噸,戚墅堰電廠用煤3000噸。這種煤電聯營模式,既穩定了淮煤銷售市場,也穩定了首都能源供應。二是合作聯營銷售。1933年6月,淮南煤礦局與華商大通煤礦公司協商組成“淮通聯合營業處”,解決了同行同地區競爭的困局,實現了官辦與民辦企業互利的局面。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淮南煤礦局辦公樓舊址

4、治礦制度化模式。淮南煤礦局成立伊始,把制度化、規範化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以此達到依法治礦、科學管理的基本目的。自1930年3月建設委員會公佈《淮南煤礦局章程》開始,到1936年的7年間,一共修改了9次之多,幾乎每年修改一次,甚至一年兩改。之所以不厭其煩地進行修改,一方面說明企業當時面臨的複雜情況,及時修改章程才能跟上不斷變化的形勢;另一方面,也充分說明建設委員會崇尚法治、注重規章,運用制度去管理企業。在煤礦規章方面,淮南煤礦局還相繼制定出臺了《淮南煤礦局工人管理規則》、《淮南煤礦工警撫卹規則》、《淮南煤礦局監工任用暫行規則》等等。這些規則大大增強了企業管理的剛性,有效地規範了企業員工行為。

南京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舊址

5、企業人文化管理。南京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成立之初,張靜江就確定了“忠勇勤廉”的會訓。淮南煤礦局成立後,張靜江又把這個會訓帶到淮南,以此作為淮南煤礦企業文化對員工進行培訓灌輸。在企業文化的薰陶之下,淮南煤礦局對員工的管理更多的體現在人文關懷上。在工人招募上,規定工人在進礦之前要填寫保證書,承諾能遵守局章、佩戴工牌;局礦也能根據保證書上的信息,摸清工人的真實情況,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發揮個人所長。根據工作環境,井下工人日分三班,每班8小時,非井下工人每日一律定為9小時,加班工資按時計付。為解除員工後顧之憂,局礦分別設立了職工消費合作社,各種日常消費品優惠供給職工;開辦職工子弟小學校,創辦工匠藝徒補習班,加強職工的培訓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興建職工俱樂部、醫院和幼兒園,建設了局辦公大樓和職工家屬住宅。現在這些建築大多保存較好,而且依然能夠居住,列為地方政府保護的民國建築群。

6、合作共贏的經營理念。作為當時淮南的兩大煤礦,1933年6月,華商大通公司與淮南煤礦局經過多次磋商談判,達成了“統一售價、統一磅分”的協議,協商組成“淮通聯合營業處”,在蚌埠聯合經營淮渦流域的煤炭銷售。1935年8月17日,淮南煤礦局與華商大通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淮南煤礦局與大通公司合併議約草案》。1937年4月1日,為避免爭奪市場、競相降低煤價局面,華商大通煤礦股份有限公與淮南礦路股份公司再次簽訂聯合營運協定,在淮南成立新的聯合營運處,聯合外運銷售煤炭。這種聯合一直延續到日本侵略軍侵佔淮南煤礦以前。

淮南煤礦局的創辦與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四、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一面旗幟

從1930年到1938年的8年間,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淮南煤礦局的迅速崛起,對安徽地區當時乃至後來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成為引領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一面旗幟。

第一,淮南煤礦局奠定了淮南城市的基礎模式,近百年來淮南資源型城市的發展擴張,蓋出於淮南煤礦。淮南煤礦的官辦背景,集中了物力、財力、人力,礦業生產蒸蒸日上,基礎設施建設一日千里。官商兩大煤礦公司既競爭又合作的態勢,促進了礦業生產的良性發展,淮南礦區以嶄新的面目呈現在世人眼前。同時,淮南因礦興市、因礦發展,並且輻射周邊懷遠、壽縣、鳳台、鳳陽、蚌埠等縣市,形成了以淮南市為中心的現代化城市群。

第二,淮南煤礦局不僅加速了安徽與長三角地區經濟的融合,也為當今中東部地區協調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淮南礦區擁有商辦、官辦兩座煤礦,礦區生產規模大,煤炭銷售網絡廣,為安徽和華東地區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淮南鐵路的修築,不僅為煤炭運銷開闢了快捷通道,而且為當今安徽中東部鐵路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淮南鐵路的運營,推動了合肥商業城市的擴大、蕪湖港口貿易的繁榮及沿路城鎮經濟的發展。如果沒有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淮南煤礦作為首都(南京)經濟圈的重要能源供給基地,必將獲得長足發展,融入長三角的步伐會大大加快。

第三,淮南煤礦局開啟了安徽近代企業制度的先例。在短短的8年間,淮南煤礦局融會中國傳統古典文化,吸納西方科學管理學說,堅持從企業自身和區域經濟的實際出發,其獨創的煤礦、鐵路、電廠一體化發展戰略,沿江布點、煤電聯營、聯合銷售的營銷策略,崇尚法治、注重規章、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兼容幷蓄、合作共贏的管理理念,不但對安徽近代工業企業產生重要影響,即使在今天也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第四、淮南煤礦局開創了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先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後,由於西方帝國主義捲土重來,加深了對安徽的經濟侵略,安徽近代工業進入了一個停滯階段。在這種形勢下,淮南煤礦局由於其深厚的政治背景,雄厚的經濟實力,廣泛的人脈關係,宏大的煤炭市場,足以與西方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相抗衡。由於淮南煤礦局享有許多政治經濟特權,一般的民族資本與之無法比擬,使得淮南煤礦局在蕭條停滯中的安徽近代工業中更是一支獨放,成為那個時期安徽民族工業的領頭雁。由於淮南煤礦局獨特的企業文化,不僅在企業內部增強了吸引力、形成了凝聚力,而且在某種意義上講也催生了安徽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淮南煤礦走過了120多年風雨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今,淮南礦業集團成為中國企業500強和安徽省重點企業之一,全國14個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和6個大型煤電基地之一,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中華環境友好型煤炭企業、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安徽省煤炭產量規模、電力規模最大的綜合型企業集團。2018年9月,經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政府批准,淮河能源控股集團正式成立,淮南礦業發展進入淮河能源的新時代。

(孫學海)

(本文為第十屆淮河文化研討會徵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