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現存最古老的街道,距今超1300年,堪稱中國活的建築博物館


“東西兩座塔,南北一條街”。泉州西街一直以來都是熱門打卡地,它就猶如如北京南鑼鼓巷、上海外灘、廈門中山路、西安回民一條街一般代表性的存在。

2019年,泉州西街亮相央視《記住鄉愁》節目,有人說,它保留了最正宗的中國文化傳統;有人說,它跨越千年,集古建築、古遺址、古民居為一體,是泉州最炫的寶藏、活的建築博物館。

一代理學大師朱熹說:“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泉州西街,位於福建泉州市鯉城區,自唐開元年間(公元714-741年)已“列屋成街”,到今天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西街串聯起刺桐古城的文化,在唐宋早期已是泉州經濟、政治、文化和宗教中心。

往事越千年,歲月在泉州西街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這裡有開元寺、東西塔,名人宅第、近現代洋樓等建築,還保留了歷經風雨具有時代感、古色古香的古大厝、木樓群,說它是活的建築博物館毫不為過,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鐘樓是泉州的地標性建築。它位於泉州中山路與東西街交叉口,高13.8米,以西洋風格建造,兼具閩南特色。推薦夜遊,彩燈點綴下的鐘樓,充滿了神秘、絢麗的色彩。

泉州西街藏著無盡舊事,街巷裡滿是人間煙火。略顯雜亂無章的電線,呼嘯而過的騎行者,出磚入石風格的古建,看似瑣碎、陳舊,卻帶來了厚重的歷史感,鮮活的生命力,散發出無窮的魅力。

古街守著它的一份舊日情懷。這裡和國內一些知名古鎮、古街不同,它並未將商業旅遊的氣息發揮到極致,依然保留了曾經的熟悉味道。

藍天白雲下,無論是騎車送貨的小哥,悠閒過馬路的行人,還是街邊抱孩子行走的女子,臉上是淡然、滿足的神情,構成了一幅日常生活圖景。

陽光正好,古街人流如織,撐傘的行人、騎車趕路的人,閒庭信步的遊客……這條古老又現代的街巷,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好像重回了一千多年前,讓行者感受著往日繁華和明日希望。

沿街巷往前走,累了便休息會兒。街旁賣肉的攤販,站在案板後,愜意地叼起一根菸,和哥們閒聊。穿著拖鞋光著腳丫、翹起二郎腿的哥們一臉笑容。這裡,依然擁有往昔濃濃的煙火氣。

泛黃的青石路在我們腳下向前延展,街邊的紅磚房一間緊挨著一間。前方逼仄彎曲,店鋪林立,牆面斑駁。路過一家素食小鋪,忍不住買了幾塊點心,就著自帶的純淨水大快朵頤一番。我想,民以食為天,街巷的飲食小吃也是當地的特色文化之一,怎能錯過呢?

穿行於古色溫婉的街巷,眼前出現了一位賣花的老者。她安靜地坐在街邊一隅,低著頭,若有所思。她穿著粉色的上衣,頭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紅色頭巾,精心包裝好的鮮花被妥帖地擺放,編好的花束則靜靜躺在竹籃中。我想,西街歷經千年風雨,一定如賣花人一樣見證了許多的悲歡離合。

置身西街,總能體會到它的歷史厚重感。西街讓人感覺到親切、古樸、天然、鮮活。傳統而又充滿現代風格的泉州西街,生活恬靜愜意的人們,在我和朋友心中升起溫暖的感覺,在時光交錯中感受了獨特的閩南歷史文化古韻。


所有美好的過去,隨著時光的流逝成為記憶中的永恆。我知道,於西街而言,我們只是匆匆過客,而西街的文化、西街的一景一人一物,將會永存心間。我們曾在時光里美好的遇見,也曾體驗西街白日裡的熱鬧繁華與寧靜中的淡然自若,如此,便足矣。 圖文原創,關注路燈攝影,每天帶你看不一樣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