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之文韜,22個韜略,成就你的人生大不同!

《六韜》據說是姜子牙寫的一部道家兵書,全書採用周文王與姜太公對話的方式描述,全書共六卷,內容十分廣泛,博大精深。

《六韜》之文韜,22個韜略,成就你的人生大不同!

《六韜》之文韜,22個韜略,成就你的人生大不同!

1.“君子樂得其志,小人樂得其事。”

意思是君子樂於實現自己的抱負,平凡人樂於做好自己的事情。

懷有大志的人一生都在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懈努力

胸無大志的人一生都在為實現別人的夢想而拼命工作

2.“釣有三權:祿等以權,死等以權,官等以權”

意思是像釣魚一樣,運用人才有三種權術:用厚祿誘惑人才,用重金收買死士,用官職招攬人才。

3.“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意思是天下不是君主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共有的天下。

懂得與人分享利益,叫仁愛

懂得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施以恩惠,叫恩德

懂得與他人同甘共苦、同喜同悲,叫道義

一個人具備了仁愛、恩德、道義

那麼做什麼事都會取得成功

4.“禍福在君,不在天時”

意思是一個國家的禍福在於君主的賢與不賢,而不在天命的變化

君主賢明,就會國泰民安,百姓就會順服

君主不賢明,就會天下混亂,百姓就會叛亂

一個團隊的禍福在於掌權者是否賢明

一個人的禍福在於自己是否賢明

禍福由個人的修養和能力決定的

與天命的變化無關

所以與其怨天尤人

不如提高自己的修養和能力

5.“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

意思是善於治理國家的君主,統馭百姓像父母愛護子女,兄長愛護弟妹那樣

在別人困難的時候獻出一點愛心

就會產生“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效果

6.“為上唯臨,為下唯沉”、“為上唯周,為下唯定”

意思是君臣的禮法是君主要洞察下情,遍施恩惠,大臣要馴服恭敬,安守本分

作為領導最重要的是洞察下情

不要被表象和讒言所矇蔽

作為領導還要遍施恩惠

這樣自然能得到下屬的信任和尊敬

作為下屬最重要的是服從領導的安排

無論什麼時候

服從領導,恭敬領導都很重要

還要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7.“安徐而靜,柔節先定,善與而不爭,虛心平志,待物以正。”

意思是國君應該安詳穩重而又沉著冷靜,柔和有節而又成竹在胸,善於給予恩惠而不與民眾爭奪利益,虛心平和而又大公無私,處理事務公平公正。

一個領導者應該具有的品質

行事成熟穩重,辦事沉著冷靜

為人充滿親和力,做事胸有成竹

善於給予,不貪小利

心態平和,大公無私

公平公正,認理不認人

《六韜》之文韜,22個韜略,成就你的人生大不同!

8.“勿妄而許,勿逆而拒”

意思是面對不同的意見時,既不要輕率地接受,也不要粗魯地拒絕

輕率地接受,顯得自己沒有主見

粗魯地決絕,就會閉塞自己的視聽

所以面對不同的意見

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經過深思熟慮後再做決定

9.“高山仰止,不可極也;深淵度之,不可測也”

意思是一國之君要像高山一樣,使人仰慕不已;要象深淵一樣,使人莫測其深

做領導要有做領導的樣子

讓人一看就知道你是領導

做領導要有一定的城府

使人不容易看透自己的心思

10.“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

意思是一國之君要用眼睛明察事物,用耳朵傾聽意見,用頭腦思慮問題

要善於利用別人的眼睛去看問題

要善於利用別人的耳朵去聽意見

要善於利用別人的頭腦去思考問題

這樣就能無所不見,無所不知,無所不想

既要多觀察,也要多傾聽,更要多思考

就能洞察一切而不被小人矇蔽

11.“柔而靜,恭而敬,強而弱,忍而剛”

意思是聖人治理國家的原則:柔和而清靜,謙恭而敬謹,強大而自居弱小,隱忍而暗中變得強大

做人要尚弱,居下,懂得隱忍

要保持一顆柔和之心

要保持一顆謙恭之心

要保持一顆與世無爭之心

要保持一顆謹慎小心之心

12.“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

意思是一國之君要廢止這三種情況:遇到善事卻懈怠不做,時機來臨卻遲疑不決,知道錯誤卻泰然處之

做人要多行善舉

善舉不在大,而在於為

即使公交車上讓個座也是一種善舉

做人要善於抓住機會

面對機會就應該當機立斷

因為機會從來不等人

做人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錯誤不在於小,而在於改

13.“一曰仁,二曰義,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謀,是謂六守”

意思是任用人才必須具備六個條件:仁愛,正義,忠誠,信用,勇敢,智謀

選擇人才要先看其道德品質

道德品質高的人

即使現在技術才能還不高

那也是可塑之才

道德品質低下的人

即使技術才能再高

也是不可取之人

14.“涓涓不塞,將為江河;熒熒不救,炎炎奈何;兩葉不去,將用斧柯”

意思是涓涓細流如果不堵塞,將會匯成滔滔江河;微弱的火星如果不撲滅,將會釀成熊熊烈火而無可奈何;剛萌芽的兩片嫩葉如果不擷除,最後需得用斧柯去砍伐。形容要將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

一個國君防微杜漸的方法是讓國家富足

把權力控制在自己手中

現實生活中

我們也要有防微杜漸的意識

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不斷修養自己的品質

近君子,遠小人

《六韜》之文韜,22個韜略,成就你的人生大不同!

15.“敬其眾,合其親”

意思是一國之君行仁義之政的準則是尊敬百姓,團結宗親

國君尊敬百姓,百姓就會擁護國君的決定

國君團結宗親,宗親就會守護國君的統治

尊敬他人是做人最基本的準則

因為只有尊敬他人,才會得到他人的尊敬

要想取得別人的信任和支持,就得保持一顆尊敬的心

團結自己的親信,能夠同親信一起分享利益,就能得到親信的拼死忠誠

16.“天下治,仁聖藏;天下亂,仁聖昌,至道其然也”

意思是聖人治理天下遵循道法自然,當天下太平時,聖人就隱而不露,當天下大亂時,聖人就奮起而掌控時局、撥亂反正

國家之治要遵循自然規律

做人做事也應該遵循客觀規律

就像一葉帆船,需順流而下才能走得更遠

做人做事懂得順勢而為,必然事半功倍

17.“發之以其陰,會之以其陽”

意思是身處亂世時,聖人就會秘密地發展自己的力量,待到時機成熟就公開進行討伐

如果下定決心做一件大事

一定要思慮周全,再暗中做好準備

等待時機成熟,再迅速啟動

不打無準備之仗,也不可貿然行動

即使萬事俱備,也要等待東風的到來

18.“王人者上賢,下不肖,取誠信,去詐偽,禁暴亂,止奢侈”意思是作為君主,應該尊敬任用德才兼備之人,厭惡抑制無德無才之輩,提拔任用忠誠信實之人,罷免除去奸詐虛偽之徒,嚴禁暴亂行為,制止奢侈風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做人應該多於德才兼備、忠誠信實,節儉柔和之人打交道

遠離無德無才、奸詐虛偽、奢侈暴怒之人

19.“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可殺而不殺,大賊乃發;兵勢不行,敵國乃強。”

意思是君主如果應該怒而不發怒,奸臣就會興風作浪,毫無顧忌;君主如果應該殺而不殺掉,反賊就會愈發猖狂,引起大亂;君主如果應該出兵而不出兵,就給了敵國踹息的機會,敵國就會變得強大

做大事者最忌諱的是優柔寡斷

遇事猶豫不決,事情就會往於己不利的方向發展。

20.“舉賢而不用,是有舉賢之名而無用賢之實也。”

意思是君主如果選拔出賢能的人才而不加以重用,這只是有舉賢的虛名,而沒有用賢的實質

好東西要使用才能發揮出價值

賢能的人才只有得道重用才能發揮他的潛力

人才的判定不能只看外表,例如一些外在的光鮮履歷

而要看內在的才能,其真正的品質和做事的能力。

21.“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

意思是獎賞貴在守信,懲罰貴在執行

獎賞和懲罰都是大家眼睛能看見,耳朵能聽見的

如果制定了獎賞和懲罰而不執行

就會失信

沒有了誠信,做人都有問題,何談取得別人的信任?

22.“兵勝之術,密察敵人之機,而速乘其利,復疾擊其不意”

意思是取得勝利的方法,在於周密地察明敵情,善於抓住有利的戰機,利用敵人出其不意的情況下,給予迅猛的打擊。

兵貴神速,兵行詭道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