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壇國軍經典“張軍長”,感念導演當年苦心指教

影壇國軍經典“張軍長”,感念導演當年苦心指教

在新中國影壇的歷史上,若論飾演國軍高級將領最為經典、優秀的演員,當項堃莫屬。1952年拍攝的老故事片《南征北戰》中的敵張軍長一角,可謂是活靈活現、出神入化,絕對的經典形象。許多臺詞,許多觀眾至今都還記得。

影壇國軍經典“張軍長”,感念導演當年苦心指教

雖然1974年該片又進行了重拍,更換了絕大多數演員(僅鐵牛飾演的小胖子戰士沒換),但藝術品位無法與經典的老版相提並論。當時聽電影行業內的人說,重拍的原因是老版的解放軍帽徽紅五星有“八一”字樣,與史實不符,當年解放軍的帽徽就是紅五星。而《平原游擊隊》重拍,原因是老電影“不宣傳毛澤東思想,只宣傳李向陽”!

影壇國軍經典“張軍長”,感念導演當年苦心指教

說起項堃,今天才注意到他老人家也是一位一生命運坎坷多變的人,非常不易。1915年12月出生於山東德縣,幼時極為不幸,4、5歲時就失去了父母雙親而成了孤兒,和其舅舅在一起過活。他沒有讀過小學,但聰明好學,刻苦用功,靠著插班讀過一年的中學。後來通過自學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今山東濟南師範學校的前身),在這裡度過了六年的師範生活。這在當時、當地,也是屬於學識淵博、了不起的“高知”了。

影壇國軍經典“張軍長”,感念導演當年苦心指教

畢業後在縣立師範講習所當過教師,因對當時國民黨統治下的社會黑暗腐敗不滿,在《濟南日報》副刊《火花》上發表了小說《畢業即失業》一文,被國民黨當局以“擾亂社會治安”的罪名逮捕入獄。1935年,他離開了故鄉山東,南下考入國府的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改名為項堃,開始從事藝術,後來又從影,是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國營電影製片廠的第一批專業電影演員之一。在上影他還擔任過演員組組長和工會主席一職。

影壇國軍經典“張軍長”,感念導演當年苦心指教

1952年拍攝《南征北戰》時,當時的劇組可謂是任務繁重,既要體驗生活又要研究把握角色,同時管理好生活起居。飾演女村長趙玉敏的張瑞芳在老百姓家吃住體驗生活七八個月,項堃與搭檔、飾演敵參謀長的白穆則到山東一處戰犯管理所,聽這些當年國民黨的高官們講解當年的戰事情景,這也是體驗生活。同時,為了安全,項堃還要安排劇組裡的人,晚上輪班值守劇組所在地村裡的一口水井。因為當時社會還不太平,防止國民黨特務往水井裡投毒搞破壞!而一有時間,項堃就將獨自自己關在小屋子裡,看劇本研究自己扮演角色,用毛筆蠅頭小楷密密麻麻寫下心得筆記,沒少下功夫!

影壇國軍經典“張軍長”,感念導演當年苦心指教

導演成蔭

在拍攝《南征北戰》的日子裡,對項堃也是個考驗,因為這個角色迥然不同於他以往塑造的銀幕形象,“張軍長”一角心理情感變化非常複雜多樣,人物刻畫細膩。用導演成蔭的話說:“項堃1952年以前是一個形式主義的表演演員,就《南征北戰》這一個‘張軍長’把他掰回來,成為一個體驗派的大演員!”回首這段往事,項堃頗有感觸,非常感念導演成蔭對他的莫大幫助。他說:

“說實話,若是沒有1952年成蔭導演給我掰過來,後來的這些年我的表演怕是不成了,不知道還能不演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