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後,往往對待自己的異常殘酷


《爆裂鼓手》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另類勵志電影,劇中男主角安德魯由最初的喜愛到最終實現夢想,走向技藝頂峰,對我們職場中人又有何現實意義,我有這些看法。@奈奈姐姐


前言:《爆裂鼓手》( Whiplash)是達米恩·查澤雷( Damien Chazelle)導演執導的作品,榮獲聖丹斯電影節最高榮譽評審團獎和觀眾選擇獎,入圍戛納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提名同志棕櫚獎,併入圍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五項奧斯卡提名,最終斬獲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最佳音效三項大獎。豆瓣評分8.7,排名181位。

《爆裂鼓手》講述了一個19歲單親家庭的孩子安德魯考入了有名的音樂學院,夢想成為一個頂尖鼓手。在進入學院後,被魔鬼導師弗萊徹看中,進入正規樂隊,同時也開始為追求完美付出殘酷代價,最終實現了真正的自我突破,達到了夢想中的鼓手境界。

今天我就來分析一下,安德魯是如何從一個僅有夢想的普通鼓手,一步步突破技能極限,掌握了頂尖鼓手的精髓。在我看來安德魯成功的原因可以分為自己的內因和弗萊徹的外因逼迫兩方面。

而在第三部分,我會來分析一下《爆裂鼓手》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及我們要向安德魯學習什麼和需要做到些什麼,才能堅持不懈地達到了最終的夢想。

《爆裂鼓手》: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後,往往對待自己的異常殘酷

01 淺析安德魯實現夢想的內在因素:緣自內心的渴求及極度的自律是他達到目標的基石

首先,先來說說安德魯內心的堅定;

電影一開始他就把自己偶像,一名頂尖爵士鼓手的相片放在自己練鼓的地方,以保證隨時能看到,並以此為目標,每日不間斷地辛苦練琴。

由於長時間練習,練到手部肌肉皮開肉綻,但為了保證練習質量,他就把手放到冰裡止疼,接著練。正因為他堅定的意志和刻苦努力,才能讓”魔鬼導師“弗萊徹偶然發現了他的存在,為他成為不一樣的自己,實現心中的夢想奠定了第一步的基礎。

其次,懂得爭取及擁有不服輸的個性;

電影中的安德魯如果像普通勵志電影中的主角一樣,不主動爭取機會,而是被動等著天降機會,那他也不會成為後面的安德魯了。

為了進入弗萊徹的樂隊,他讀懂了第一次和弗萊徹見面時,老師對手速的追求,針對這一點,專注練習手速,成功入駐樂隊。

為了成為樂隊的核心鼓手,除了基本練習外,還苦背樂譜,在前任樂隊核心鼓手丟失樂譜,背不出樂譜,無法上臺的情況下,主動爭取上臺表演,一舉獲得了核心鼓手的地位。

為了保住自己核心鼓手的位置,在趕往賽場的途中,哪怕出了車禍,頭部鮮血淋漓、手部受傷,他也堅持趕到賽場,參加比賽。

最後,面對自己的追求,狠得下心來取捨。

也許每一個藝術大師都會需要面對人生的取捨,安德魯也是如此。在看到愛情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精進技藝時,安德魯對自己異常的狠心,毅然絕然地選擇了和自己的愛情說了再見,為了爵士頂尖鼓手的夢想,他選擇了孤獨的一個人前行。

正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有著真正願意為夢想不顧一切奮鬥的決心,什麼身體的疼痛、美好的愛情都統統拋之腦後,為他最終夢想的實現埋下了伏筆,沒有這些也就不會再有後來的一切。

《爆裂鼓手》: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後,往往對待自己的異常殘酷

02、淺析安德魯成功的外因:離不開魔鬼導師弗萊徹的教育

弗萊徹是個暴躁、喜怒無常的老師,用極端打擊、漫罵刺激學生的非常規手段方法來挑戰孩子的極限,培養、追求最頂尖的樂手。而安德魯也在弗萊徹另類的教育下突破極限,成就了內心真正的想要達到的技藝頂端。

雖然對弗萊徹的教育方法是電影的一大爭議,有人說弗萊徹的教育方法容易摧毀孩子,有人說這才能逼迫人突破極限,成為最好的自己。但事實卻是,如果沒有弗萊徹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安德魯。

弗萊徹和安德魯其實內心是很相像的人,為了信仰、為了藝術、為了自己深受的音樂,可以拋開所有,用盡一切方法,只為達到最終的理想彼岸,哪怕這種方法可能為世人所不能接受。

弗萊徹對培養頂尖樂手的渴望含在了他的專業知識和對隊員的嚴苛中。樂隊成員誰彈錯一個音,彈錯一個節奏他立馬能聽出。對隊員的要求已經超過嚴苛一詞的定義,他甚至不允許隊員犯一丁點錯,吹錯一個音,否則就有可能失去核心樂手的位置,甚至是直接被趕出樂隊。

“不想滾,就證明自己。”正是弗萊徹的教育思想,而正因為這樣的的教育,他的樂隊是學校裡最好的樂隊,很多學生以能進他的樂隊感到光榮。

弗萊徹後面因為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他曾經最愛的學生肖恩患抑鬱症自殺,而在安德魯的作證下,被迫離開了大學,此時的弗萊徹心裡肯定是對安德魯有恨的,他的恨卻是因為安德魯讓他失去了尋找他心目中明日天才的機會。

安德魯和弗萊徹再次見面後,弗萊徹設計安德魯帶錯譜子參加一場陌生的演出,為了報復安德魯舉證害他被學校開除,然而安德魯卻在應對弗萊徹的報復中,成功突破了多年技藝的瓶頸,上升到了自己藝術的新高峰。

當兩人最終相視一笑的時候,冰釋前嫌,他們才是這個世界最瞭解彼此、最懂彼此的人。弗萊徹的逼迫最終成就了安德魯的藝術巔峰。

對於這一段有人說弗萊徹太壞了,故意陷害安德魯,讓他萬劫不復,有人說他是想借這個機會逼迫安德魯成長,實現自己打造另一個明日之星的夢想。

無論是什麼樣,最終結果都是弗萊徹找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明日之星,安德魯突破了自己的侷限,登上了新的藝術高峰,領悟了新的藝術境界。

《爆裂鼓手》: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後,往往對待自己的異常殘酷

03、淺析《爆烈鼓手》男主安德魯成為出色鼓手的成長之路帶給我們職場人士的現實意義與思考:追求夢想、勵志人生的背後是要懂得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

在《爆裂鼓手》中,主人翁安德魯面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成為爵士頂尖鼓手,從來未曾懷疑或者猶豫過,只知道朝著目標一路前行,甩開路上所有的阻礙,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正因為他的堅持,加上一位頗具爭議的“魔鬼導師”引導,才造就了他最終的成就。這部電影沒有傳統勵志電影的溫情鼓勵風格,而是用鮮血、汗水、漫罵甚至是被構陷展示了一位“天才”要想獲得成功背後需要付的殘酷代價,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溫柔似水的,也許背後的殘酷努力才是真相。

安德魯向我們展現了追求夢想,成功背後的殘酷,職場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每一次的進步、每一次的競爭都有著背後的殘酷。

看到別人光鮮亮麗地站在業績領獎臺上,可曾想過這個人為了衝業績,出差見客戶,高燒39度躺在陌生城市的賓館中,無人照顧,第二天依然要把自己收拾得精氣神十足去見客戶。

記得聽過郎朗的一個採訪,他的父親對待他練習鋼琴的態度就是弗萊徹這種幾乎殘暴的泯滅人性的高壓逼迫,郎朗幾度出走,甚至一度試圖自殘來迫使父親放棄逼迫他練習鋼琴。可以說沒有郎朗爸爸的逼迫,就沒有如今的天才郎朗,有人說過,世上哪有那麼多天才,有時候只是瘋子般的死磕罷了。

《爆裂鼓手》: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後,往往對待自己的異常殘酷

安德魯從最初為夢想的瘋狂到成為出色鼓手的過程,到底給職場中的我們什麼樣的現實意義與思考呢?我認為有以下四點:

1、 追求職業夢想需要由內而外的渴求支撐

“沒有夢想的人,和鹹魚差不多。”可能是我們很多人都聽過的一句勵志的話,聽多了,也聽膩了,沒太多感覺。然後事實卻就是這麼簡單,想成功就必須有目標,甚至把它當做一種信仰來對待。

安德魯對於爵士頂尖鼓手的追求,弗萊徹對於天才樂手的追求,已經是他們的終生目標,融入了骨血裡,甚至像一種信仰,願意用一生去追求。

正因為有這種目標、這種由內而外的渴望,才能讓他們真正做到拋棄一切雜念,奔著目標前進。

我們在職場中,總有人在唸叨著不知要怎麼辦,覺得很迷茫。那就請問問你自己的內心,你的目標是什麼,找到自己由內而外的渴望。請專一而堅定地去追求它。搖擺不定的猶豫,那你最終面對的只有失敗。

成功背後沒有那麼安穩與舒服,想成功必先堅定內心的執著,懂得面對生活的殘酷。

《爆裂鼓手》: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後,往往對待自己的異常殘酷

2、追求職業夢想需要懂得取捨

成功路上要懂得取捨。

安德魯在面對愛情與練鼓衝突的時候,對著女朋友說了這樣一段話:“我想了很久,接下來會是這樣的,我會一直追求我所追求的,所以在練鼓上花的時間會越來越多,能陪你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而當我陪你的時候,滿腦子全是練鼓、爵士和樂譜。

所以你遲早會討厭我,之後你會抱怨,讓我騰出更多時間來陪你,因為你會越來越沒安全感,但我做不到,而且只要你一開始說少“打點鼓”,我肯定會開始煩你,再然後就只能彼此憎惡了,那就不好看了,所以說長痛不如短痛,還是現在就分手吧,因為我想變得優秀。”

說真的,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是有點氣憤的,憑什麼愛情和練鼓就不能兼容,這麼好的姑娘說放棄就放棄。然而當看到他後面極致的練習,他的時間、他的世界只剩下了鼓,我突然理解他了,他的世界除了鼓,已經容不下其它了。

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著名收藏家、古董鑑賞家馬未都先生說過:“我覺得一個人要把一件事做成,他必須有一段油鹽不進的時候,別的事都進不來。”

馬未都為了研究青花瓷的年代,半夜都開著300瓦的大燈在看,也不管老婆能不能安睡,一心就只想著這一件事情,這就是對藝術最極致的追求,眼中只有它,其它一切靠邊站,安德魯也是如此,眼裡只有打鼓,愛情也只能為此讓位。

《爆裂鼓手》: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後,往往對待自己的異常殘酷

世上本無什麼天才,只有懂得取捨,專精一點,方可大成。

職場上也是如此,事事都會,什麼都想學,那你收穫的只是一枚“萬精油”,離你夢想中的精英差之千里,學會取捨,精進一項,才能最終成為真正的行業頂尖。

已近90歲的日本金本兼次郎先生,從13歲入行,一生都傾注在烤鰻魚上,已經工作70多年了,卻還是堅持每日凌晨4點便起身親自殺鰻烤鰻。

非凡的技藝讓他獲得了日本政府頒發的“現代の名工”頭銜,相當於“人間國寶”。憑藉這種職人氣質和對鰻魚極致美味的追求,他被稱為“鰻魚之神”。


專一、精進才是我們達到頂端的必經之路,沒有速成、沒有天才,只有堅持與勤奮。

《爆裂鼓手》: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後,往往對待自己的異常殘酷

3、追求職業夢想需要懂得抓住機會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同時也留給能抓住它的人。劇中,當弗萊徹的核心鼓手坦納因背不了譜子無法上臺,安德魯並沒出默默無聲站在背後,被動等弗萊徹點他,而是直接站出來,表示自己能背住譜,可以替坦納上場,經此一場演奏,他成為了樂隊的核心鼓手。

而在現實中,1999年,在芝加哥拉維尼亞音樂節明星演奏會中,鋼琴演奏家安德里-瓦茲忽然身體不適,作為替補的郎朗抓住機會上場,代替上場,和芝加哥交響樂隊成功合奏了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從此一舉成名。

職場中的我們,平時就要懂得修煉自己的專業技能,在遇到展現自己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充滿自信,抓住機會自薦,金子也需要自己來發光。

《爆裂鼓手》: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後,往往對待自己的異常殘酷

4、追求職業夢想需要刻意練習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了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電影氛圍的渲染,雖然沒具體寫明安德魯的訓練時長,但從考入頂級的音樂學院到練習至皮開肉綻,直止最終的成終,10000小時對他而言只會多,不會少。

青島港吊裝大師許振超,能把吊裝技術練得像繡花一樣精細,絲毫不差,多次在吊裝技術比賽中技壓群雄,還多次打破世界港口吊裝紀錄。為了這“一招鮮”,他至少練了30年,苦心孤詣,練習不輟,足足有好幾個一萬小時。

美國游泳好手麥克.菲爾普斯,除了手腳特長的天賦異稟,他每天練習八小時,全年無休,這樣持續五六年,方能諦造一人獨得八面金牌的奧運奇蹟。

沒有誰的成功是簡單或者輕鬆的,也沒有什麼技能可以憑空掌握的,在精嘆別人技藝的時候,我們也要看以背後的付出。

職場上也是如此,不管你選擇的是什麼行業、什麼崗位,想要取得成功,就從開始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針對自己的目標去刻意練習,對大師們來說,10000小時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爆裂鼓手》: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後,往往對待自己的異常殘酷

安德魯有足夠的理由放棄打鼓,過上平淡甚至可能是常人眼中幸福的生活,但是他卻選擇了堅持自己的夢想,永不放棄。

在親戚質疑他的選擇時,他說:“我寧願在34歲爛醉如泥、身無分文地死掉,讓人們在飯桌上議論我,也不願意富有、神志清醒地活到90歲,但沒人記得我是誰。”

想成功必先懂得堅持,學會永不放棄。堅持的路上會有荊棘的阻礙、偏離軌道的誘惑,而我們要學會一條道走到黑,才能迎來真正的光明。

在我看來,雖然大家對《爆裂鼓手》有不同的看法,有人看了覺得很燃、有人卻覺得極盡病態,但無論哪一種說法,我卻從電影中看到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有著背後對自己的殘酷,真正的勵志並不是忽然出現一個和顏悅色的老師說兩句心靈雞湯就可以了,而是需要自己直面挑戰,做好死磕的準備。

曾記得泰戈爾這樣說過:“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練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絕唱。”

深以為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