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提倡規模養豬,政府還有相應的扶持,禁養令逐步廢除後,還有沒有養殖戶養豬呢?

農村耕耘


現在提倡規模養豬,政府還有相應的扶持,禁養令逐步廢除後,還有沒有養殖戶養豬呢?由於非洲豬瘟疫病嚴重影響,造成農村生豬存欄量大幅度的斷崖式的減少,和前幾年農村禁止生豬養殖造成養豬戶大量削減,生豬產能下降,導致目前生豬資源嚴重缺乏,生豬上市量持續減少,使生豬和豬肉供給量嚴重不足,導致豬價和肉價激劇上漲。從3月開始,各地生豬和豬肉價格以不同程度地上漲,到8月份價格突飛猛進,漲速快,漲幅大,持續時間長,使市場豬肉價格上漲厲害,嚴重地影響了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


因此,為了解決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過高,影響消費者日常生活,國家提倡農村實行規模養殖,促使農村養豬戶快速恢復正常的生豬養殖,取消過去的不合情理的不合法紀法規的禁止生豬養殖規定,並且各地出臺了相應的扶持辦法,增大資金投入,幫助農民發展生豬養豬,幫助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的重要問題,和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的融資、技術等問題。這樣的惠民政策都是鼓勵農村養豬戶提高積極性,來參與目前的恢復生豬養殖工作。但是,廣大農村養殖戶經歷了兩次養豬業的洗禮,對發展養豬產生謹慎態度,十分小心,怕非洲豬瘟和農村禁養,重道覆轍,死灰復燃,惹火燒身。


第一,怕非洲豬瘟疫病又死灰復燃。非洲豬瘟病毒產生的疫病是世界上沒有任何地區和任何人能解決得了的,征服得了的世界級難題,是養豬業的“癌症”,絕症不治之症。去今兩年在我國各地先後爆發產生,導致許多養豬戶,忍痛舍財,血本無歸,慘不忍睹。那種悽慘景象,催人淚下的殘酷現實,使養豬戶記憶猶新,至今心有餘悸。目前,農村各地恢復正常生豬養殖,曾經受到非洲豬瘟創傷的養殖戶,餘悸未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現象,會普遍存在,是目前恢復正常生豬養殖工作的最大阻力,要正確引導他們從陰影中走出來。


第二,怕取消農村生豬禁養不穩定。因為,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環境保護任重道遠,重於泰山。生豬養殖與環境汙染是非常關聯的,怕以後在養豬過程中會影響環境保護,會給生豬養殖帶來創傷。

第三,怕所養殖的生豬出欄時跌價。生豬市場一向存在許多不卻定因素,存在許多未知,市場千變萬化,霎息萬變。養豬戶怕生豬育肥後,市場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由漲變為大跌,將會虧本掉本。

總之,農村恢復生豬養殖,關鍵是解放農村養豬戶的思想,缷下思想包袱,誘導農民擺脫不良影響產生的陰影,從陰影中走出來,擺脫前有勁敵(非洲豬瘟),後而追兵(進口豬肉)的困境,在各地的優惠政策,良好的措施方法下,大力擴大生豬養殖,提高生豬產能,近快恢復市場供給量,恢復正常的市場秩序。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2000年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豬,在自家院子一角,一年養兩三頭,年前的自己殺了和鄰居分賣一部分,自己留部分吃,那肉才叫一個香呢,豬圈裡的糞肥拉到地裡去莊稼又旺又好,看看現在,沒有了糞肥,全是化肥,土地板結,糧食有害,現在的豬,三個月就兩三百斤,肉不好吃,沒有以前的肉香,


手機用戶北方戰狼


先有禁養,為環保讓路;後有政策解封,鼓勵養殖。怎麼看都是矛與盾之間的關係,說大點,是缺乏政治遠見的專家和過度解讀政策的地方官員把單純的民生問題政治化、政策化、法律化;往小的方面說,是把中國農民千百年來散養豬的歷史傳統用一刀切手段抹殺!再把養殖權集中到少部分人手裡,讓養豬的農民反過來去買豬肉吃。



歷史往往都會開一些很幽默的玩笑,如果我們把豬肉漲價的矛頭直指環境汙染,也許會缺少客觀依據,哪知豬瘟會來燒一把猛火,把環境整治留下的癆疾突然引發,並勢如破竹。最終,讓全國人民共同飲了一杯苦酒。

也許有人說豬肉漲價是讓環保背了鍋,但也有人說禁養的結果就如一個留下癌症病根的病人,只是還在擴散,並沒爆發,豬瘟,就是引起癌症爆發的導火索而已。

社會問題就是這樣,任何事情的發展有利也有弊,有正也有反。但好在能找到癥結,知道改正錯誤,那就善莫大焉。

既然地方政府能廢除禁養政策,同時又出臺一些鼓勵政策、非洲豬瘟已成過去之勢,題主同時又提到農民還會不會養豬?其實答案已經很明顯了,作為散養戶的農民,肯定會養豬的!為什麼呢?原因有三:

一、養豬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人們改善自己生活、補充人體營養、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在所有養殖業中,農民掌握的養豬技術最全面、豬的生活圈子很小(易於建圈)、豬的淨肉率最高、又是人們習慣食用的肉食品,最關鍵是豬的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比其它動物要強。也許有人會問,豬的抗病能力強為什麼還會發生豬瘟?我想,人的抗病能力也挺強的,為什麼疾病那麼多?其實,只要是生活在這個食物鏈的生物,都會受到外界不可抗拒因素的威脅,這是自然規律。

二、農民養豬都是通過自己種糧養豬,很少喂含各種添加劑的飼料,如果養來自己吃的話,比買肉吃更放心。要說散養戶養豬出售的話,我曾算過經濟賬,其實並不划算,豬苗的成本加上糧食的成本,再加上人工成本,養一頭豬隻虧不賺,如果不算人工成本的話,可以賺300元左右。但農民賣糧難是普遍存在的事實,他們把糧食轉化為生豬後,就不一樣了!而且農戶養殖豬比大型養殖場用全價料養出來的豬至少每斤要貴1元左右。

三、題主也說了,現在養豬有政策扶持,扶持力度有多大跟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有關,具體我們是不清楚的。有一點我知道,就拿我們這裡而言,養殖母豬的話好像有1000元的保險費,另外還有別的補貼。最透明、最能看得見的就是每年給豬打預防針不收費,這是實實在在的扶持。


綜上所述,只要非洲豬瘟病毒被撲滅、只要政府解除禁養政策、只要有政府大力支持生豬補欄,再說農民又有現成的糧食作為飼料,又有大片的土地種植青飼料,我想,很多農戶都會樂意進行生豬養殖。自己養上一頭兩頭,吃起來舒心、放心。即使不對外出售,也不會再去為市場上的高額肉價而煩惱了!何樂而不為呢!


鄂硒農技哥


國家搞科研,有企業和全國人民支持,我們都非常 情願,有了重大成果,我們都發自內心的高興,自豪。因為我們知道國家強大了,百姓才能過的踏實,過的幸福。可現在恰恰相反,社會發展了,百姓的壓力大,感覺又回到解放前,買不起房,結不起婚,生不起孩子,連自己工作都難找,現在到底是咋了!!工廠關門,飯店關門,豬圈被扒,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任安臣976


我們這邊的大型養豬戶在上個月則是買了40多個母豬仔,一頭豬聽說上千元,村民問他不怕非瘟嗎?大戶說現在非瘟過去了,趁著行情好,趕緊餵養。不過我們村就一個養豬大戶,其他的全都是小散戶,目前從我們村的情況來看,就一個散戶家裡購買了2頭母豬,其他人家都沒動靜。



我們這邊是8月份進行環保的督查,村幹部說既然不養豬了,那閒置的豬圈就拆除吧,等到村幹部做好思想工作後,就派人過來拆除豬圈了,不過豬圈才拆了一半,結果上面又說不讓拆了,有一些農民勤快的,自己將豬圈給拆了,也有一些懶點的沒拆反而慶幸。

而目前國家扶持的是那些大戶的養豬戶,在6月份時國家就發了一個文件,指出對養殖規模高達5000頭以上的生豬以及種豬場則是進行了貼息貸款補助,而到了8月份時國務院則是要求各地將不合規的禁養區解除,讓大家放心大膽的養殖。



從國家的數據顯示來看,大戶的養豬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很多養豬場擴欄規模達到了30%左右。而在7月份時10多個省份也推出了養殖扶持政策,比如說江蘇拿出2.61億元的保險補助,額外提高200元的保險賠付金,而廣西的則是請專家過去指導,讓農民更科學化的養豬,而廣東則是提出了“豬十條”。


相比之下,小農戶的積極性就要減弱很多,畢竟他們沒有科學的餵養方式,一旦疫情爆發受損嚴重,因此這些人則是在觀望中,等待疫苗的推出!


惠農圈


這麼多人要過日子,又都知道要勞動、要有事幹才能有吃有活,才能過日子!實在找不到事幹的,不養豬幹啥呢?明明知道是條死路,但不走不行啊!大農業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實體經濟,全線崩潰,難道無門路的人還少嗎?

其他那些我都不談,也不想談,提都不想提!專談養殖、農業的幾個問題。

1、養豬對農業、對農民的科學意義:首先是有機肥加工廠,一頭豬一年排洩的糞便足可以讓兩三畝耕地有機肥充足,大大節省種植農業成本,提高種植農業產量,提高種植產品品質並保護地力良性循環!農家養的豬,吃農民自產的農副產品、粗糧在生命期內是在給農民作貢獻的,沒有它們地力下降、成本增高、產品質量下降。過去集體生產,家裡多養一頭豬,上交集體的豬糞可當一個人一年掙的工分!現在當然豬糞是不能進入耕地的:豬吃的飼料裡面激素、添加劑、抗生素,含多種重金屬,會汙染土壤的。第二,農民自己養豬,是農副產品、粗糧的回收袋,是“存錢櫃”。不養豬,不能上市入庫的副產物、粗糧也就沒價值了,種植農業從根本上失去了意義,所以土地撂荒、農民下崗!第三才是支撐農民家庭的農業綜合收入,農民才有當頭。哪一個農民家庭只靠幾顆糧食就能活養全家的?農民隊伍不穩定,能有穩定的農業嗎?

2、關於豬瘟,2006年全國性藍耳病、2018年全國性的非洲豬瘟,起因有三:一是隨意進口肉食品,目的是打壓國內價格,滿足利益集團掙錢的慾望,但是進回了病毒!二是城市周邊的“潲水豬”禁止無力感染瘟疫,加上規模化是在高密度、快速度的狀態下養殖,豬的生長是過“催”的,掋抗力相當差,一有風吹草動就是毀滅性打擊。野豬為啥感染不上?原因就是自然生長,抗病力強!三是畜禽防控體系癱瘓,縣、鄉、村的獸醫人員與工作制度消失,一些規模豬場自以為是,還有隱瞞行為。多流串於規模豬場的“專家”都是為了推銷飼料、預混料、藥品的,過硬的本領沒有賣產品有一整套的忽悠辦法!

3、關於“豬週期”,這是由荒唐的農業生產模式決定的。由於養殖規模化後,固化了成本,樣樣都靠買。為了節約成本就多養、快速地養,用見不得人的方式去養!什麼叫“惡性循環”?近20年的畜禽養殖就是惡性循環!養得多價格低,價格低就拼命降成本。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農民農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先生是為數不多的良心學者,他今早上在朋友圈轉發了一篇荒誕的養豬文章並批評:還是沒搞清養豬該由誰來養,還是沒搞清養豬為什麼虧!朱所長雖然批的是這位不懂裝懂的作者,但我說這類現象的人多!交給農民(以後的家庭農場)用農副產品、粗糧養豬會有“豬週期”?

面對以上三點,就自己去決定該不該養豬吧!農民要在這歧途上自救是難的……

謝謝!



一號農民王永堯


當出的專家該拉出來搶斃了,點型的寵洋美外,目的暴露出來了,大量進口外國的,現在知道了,還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說的好,自力更生。以靠外國能靠的住嗎?這個專家收了多少外國人的錢,該抓起來問問了,不讓農戶養豬,把大把的錢送給外國,次專家和漢奸一樣。


翻新沙發3


農村不讓養豬據說是為了發展規模養豬,並說個體養豬會汙染環境,總之是禁止不能養豬。這讓我想起了歷史上的人民公社,成立人民公社也是說走集體化道路,農村實行集體勞動一起吃飯弄起了大食堂,後來大家都知道怎麼會事了。我想說的是中國農村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只所以能代代傳承有其必然的合理性而且形成了光輝燦爛的農村文化,房前屋後種瓜種豆,房園豬羊鵝狗非常有生活氣息。這幾千年的文化你想發展集體經濟就一起吃大食堂,想農村城市化蓋高樓大廈,想天南海北廣大農村統一模式搞清山綠水那是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一定會受到懲罰的。最近豬肉瘋漲雖不能說和不讓百姓養豬有絕對關係,但一定有這一部分的因素。現在廢除這一禁令當然也不會在市場上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隨時間推移一定會緩解市場壓力的。事關百姓生活無小事,所以希望今天一些人都多去農村調查研究,這樣出來的政策可能會更貼近民生民意。現在科技發達了信息靈通了但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優良傳統不能丟。

農村不讓個體養豬禁令停止了,如讓回覆養豬,豬生長也要有個過程,一半會豬肉不會停止漲的步伐,但豬肉是為了吃的,有些人囤肉居奇還是早點拿到市場為好,放在冷庫不會升值的。



天山客


問題就出在這種所謂的扶持、補貼上。

農村很多有能力的人為了這種扶持和補貼,建造假大棚,假養殖基地等,一旦補貼到手,馬上變成空殼了。

所以說,應該享受扶持補貼的沒享受到,不應該扶持補貼的整的滿嘴流油!

政策是好的,到百姓手裡就變形了。

一句話,垂直度不夠。


喜歡油門當剎車


七十年代,全民養豬,只有食品公司一家獨立經營生豬,大多數人吃不上肉,過年能吃到二斤肉的人那都美死了,當時農村養豬定任務,一家必須一年完成生豬一頭,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吃不上肉,市場開放後,農村人自己可以殺豬上市,什麼農產品都可自行銷售,人民生活發展質的變化,大肉隨時有,想吃多少就多少,喝勞苦大眾血的食品公司破產,近年的定點屠宰廠的設立,使養殖業增加新的擋路神,多餘開支都加到養殖業,更可怕是一些人想獨立一家吃養殖,故意在養殖圈倒亂,禁養,禁運,使多數不堪承擔的養殖小戶破產,退養,造成今年豬價飛漲,國內並不是沒有豬,而是養殖業國家扶值的那些大爺,故意炒作,那個大豬廠拉不出豬,今年上市的都是牛豬,豬價漲,肉價才漲,過去豬價漲,肉先漲,國家扶值養殖應該不分大小,平等對待,大力開放養殖業,養殖戶可自行宰豬上市,肉類檢驗到市場當場檢驗!出現肉價底谷時,收購蓄存,漲價時不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