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臭河浜”到“綠絲帶”,蘇州河70年來的“美容”歷程……

從“臭河浜”到“綠絲帶”,蘇州河70年來的“美容”歷程……

從“臭河浜”到“綠絲帶”,蘇州河70年來的“美容”歷程……

蘇州河,作為一條見證上海城市發展的母親河,曾有過不堪回首的“黑臭史”,在歷經漫長、艱難,而又充滿昂揚鬥志的治理歲月後,水體面貌發生了質的改變,河道生態環境逐漸恢復。隨著沿岸工業廠房的搬離,棚戶區的拆除,新片高層住宅區拔地而起,綠道景觀帶、跨區橋樑、臨水空間、創意園區等項目的建設也為蘇州河帶來嶄新面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蘇州河正朝著成為一條安全之河、生態之河、景觀之河、人文之河的目標而邁進!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從“臭水河浜”到“綠絲帶”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全線黑臭,80年代魚蝦絕代。”蘇州河曾經有一段“黑”歷史。

上世紀20年代,蘇州河沿岸成了工業聚集地,大批紡織、麵粉、糧油加工、機械化工等企業以及居民生活用水的肆意排放使得蘇州河水變得渾濁發臭。此後,上海市人口增多,工業化進程加快,大量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肆意排入蘇州河,水質逐漸遭到汙染。

1920年,蘇州河部分河段出現了黑臭。到1978年,上海市境內的蘇州河全線遭受汙染,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蘇州河一度成為“臭水河浜”的代名詞,還在國際上有了 “名氣”,間接影響了上海的招商引資環境。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當年黑黃分明的著名景觀(來源 網絡)

1984年就搬到蘇州河沿岸住宅區的任阿姨告訴記者,過去,長寧環衛碼頭每天處理的垃圾堆積如山,垃圾和糞便經常被直接傾倒在河裡,以至於河水烏黑,河面飄著一層油汙,走在河邊異味難聞,令人不堪忍受,“那時候蘇州河邊的房子就是送給你,你都不會要的。”

河水發黑發臭,影響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也嚴重影響上海國際大都市的整體形象。那時有一句調侃,小孩子寫毛筆字,墨汁不要買了,到蘇州河邊上舀一勺子水就可以寫毛筆字了。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1997年12月16日上午9時30分,滬航客107輪啟航,這是蘇州河強家角輪渡的最後一個航班。乘客腳下的蘇州河仍是墨汁般的顏色。(來源:網絡)

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上海接連實施了三期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通過持續十多年的治理,蘇州河干流全部消除黑臭,區域水環境面貌得到較大改善,水變清了,魚蝦又回來了。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2011年10月24日上午,挖泥機在外白渡橋蘇州河口施工。作為蘇三期的重要項目,蘇州河底泥疏浚工程提前進入收尾衝刺階段,該工程以蘇州河真北路為起點,至終點外白渡橋河口,總長16.367公里。 (張海峰 攝)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蘇州河“兩灣一宅”段改造前後對比圖。其中,佔地面積8.6公頃的夢清園於2004年7月建成開園,是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之一,集園林綠化、科普教育、水環境整治工程措施為一體,集中體現了上海“以人為本”建設生態城市的科學發展觀。 (邵劍平 攝)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1966年,1979年,2006年和2016年的蘇州河(局部)

2018年,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四期工程全面啟動,進一步提升蘇州河干支流水質和城市防汛能力,強化蘇州河綜合功能,朝著打造“一江一河”世界級濱水區的目標而邁進。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底泥疏浚工程是“蘇四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嘉定黃渡的蘇州河底泥疏浚工程底泥處置中試基地,四個蘇州河段取樣的底泥被放入生態土管系統堆場脫水,對汙泥無害化處理後再利用,餘水收集迴流至河流。

解放後,上海工業急速發展,由於當時整體環保意識的欠缺,蘇州河生態資源被無情濫用,長期以來導致河水失去了自淨的能力。好在上海市政府及時開啟蘇州河治理工程,支流汙水截留、環衛碼頭搬遷、底泥疏浚、水面保潔等工作循序推進,攻堅克難,才逐漸有了如今嶄新的生態局面。

蘇州河長寧段清爽的河岸線就在你的眼前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搬工廠、拆棚戶

“下只角”躍升“高大上”

蘇州河畔的這片沃土上曾誕生了一大批華商、外商工廠,其中,沿線約10公里長的蘇州河長寧段繫上海民族工業和教育事業的搖籃。該地段以歷史文脈相對集中而著名,曾是中國民族工業的重要發祥地。上世紀20年代,河畔先後建起民族實業家開辦的紡織、化工、機械製造等工廠。耳熟能詳的就有天原化工廠、國棉二十一廠、上鋼十廠熱軋車間等,隨著九十年代產業轉型升級,許多工廠搬遷騰退,留下的廠房倉庫或拆或留。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上世紀80年代國棉21廠門前的長寧路,圖中右上角白牆面處是21廠正門,右下角處是21廠東門。(來源:區地名辦)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長寧路上矗立的雕塑作品《瞬間》

1998年,“21廠”拆除後,建起上海花城和虹橋河濱花園兩個小區。該廠貼著蘇州河,西側闢建了公共綠地“虹橋河濱公園”,入口處豎立一座雕塑《瞬間》,雕塑根據一張二十一廠女工合影照創作。女工圍兜上“上棉21廠”清晰可辨,為後人留下了難忘記憶。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天山路芙蓉江路口的天原化工廠,現在的仁恆河濱花園小區(來源:網絡)

天原化工廠位於天山路原500號,號稱“中國氯鹼第一廠”,是民族工商業者吳蘊初創辦的“天”字系列化工企業中規模最大的一家。產品有燒鹼、液氯、鹽酸、聚氯乙烯樹脂和漂粉精六大類18個品種。然而,該廠也是一個有毒有害氣體易汙染的“大戶”。其液氯車間的氯氣儲蓄罐就聳立在天山支路與天山路交匯處(該廠關閉前芙蓉江路尚未闢通至長寧路),那幾只黑色大罐猶如毒氣彈懸掛在周邊百姓頭上,該廠曾經發生過多次洩漏事故。上世紀末,天原化工廠遷至金山區漕涇新廠區落戶。

天原化工廠廠區呈“凹”字形,從天山支路向西綿延至目前的天中路,“凹”進去部分夾著上海汽修五廠和上鋼十廠熱軋車間,還有其職工住宅天原一村。工廠搬遷後,整個基地一併規劃建設,建成現在的仁恆河濱花園和天山河畔花園兩個高檔樓盤,還延伸了水城路。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仁恆河濱花園小區(攝影:姚志康)

蘇州河沿岸的棚戶區也是綿延不斷:北龔家宅(芙蓉江路仁恆河濱花園)東側是“蘇北裡”(今虹橋新天地樓盤);長寧路1895弄棚戶區李家門;高家巷(今玉屏南路560弄)西側是“解放裡”;林家宅(遵義路)西側是“小河南”……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古北路兩側的周家橋連片棚戶舊裡(攝影:鄭惠國)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同一角度拍攝古北路兩側的周家橋新貌(攝影:姚志康)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棚戶區密不透風,圖中一戶人家屋簷挨著鄰居的陽臺欄杆。這幅“屋簷下的晚餐”在上海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展覽上展出。(來源:網絡)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周家橋街道楊家宅(今春天花園樓盤)一弄堂人家的生活場景。(攝影:鄭惠國)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80年代長寧路範更浪西段,簡稱“範西”,棚戶人家違章搭建佔據了人行道。(來源:區地名辦)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同一地段30年後新貌。圖片中的那個路口系寧康路與長寧路交匯處,左為“範西”,右為“範東”。(攝影:姚志康)

1998年,市政府提出“用3至5年的時間改造上海365萬平方米成片危棚簡屋”的目標,簡稱“365”舊改。

以周家橋街道為例,截至2004年,前後拆除危棚簡屋地塊22個,動遷居民18600餘戶,5萬餘人,新建居民區16個,入住居民22360戶。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始於1998年的“365”舊改讓周家橋從“下只角”躍升為“高大上”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橫跨蘇州河兩岸大大小小的橋數不勝數,長寧段現有曹楊路橋、華政橋、凱旋路橋、中山路橋、強家角橋、古北路橋、瀘定路橋、北虹路橋和祁連山路橋。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為了打造更為開放的沿岸空間,實現沿岸的互通有無,蘇州河長寧段將規劃新建8座橋樑,分別是:白玉路橋、水城路橋、丹巴路橋、老真北路橋、真光路橋、雲嶺路橋、涇陽路慢行橋、廣順北路橋。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並將規劃新增朱家浜、縱涇港、風鈴綠地碼頭、曹家渡碼頭4處旅遊碼頭。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綠色步道點亮美麗岸線

隨著長寧區蘇州河健身步道(華政段)開放試運行,從江蘇北路橋至雙流路5.6公里蘇州河健身步道實現了貫通。初秋的早晨到夜晚,人們徜徉在健身步道上,柳樹搖曳,涼風習習,愜意非凡,更令人舒心的是蘇州河的河面景觀,河水靜靜流淌、水波粼粼,時有鳥兒輕點河面,飛向遠方。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回憶起步道建設之前的樣貌,家住華院小區的周老伯說,這裡原本沒有鋪設道路,四處雜草叢生,都是淤泥,有些人站在防汛堤上捕魚,十分危險。

而今家門口建起塑膠步道,修繕防汛堤,種起綠植,鍛鍊身體的同時還可欣賞河道風景,令人心曠神怡!蘇州河變美了,老百姓的心也敞亮了。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健身步道建設前後對比

虹橋河濱公園親水綠帶景色宜人,空氣清新,吸引了許多居民前來鍛鍊身體。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美麗家園需要靠大家一同守護。許多社區就在蘇州河畔,各相關街道組織了小區居委組成護河護道小分隊,分段維護步道的良好環境。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每天早晨和晚間的部分時間段,志願者們會對所在轄區步道進行巡查,告知並提醒居民不要在步道邊釣魚、滑板車、遛狗、亂扔垃圾、大聲喧譁。以黨建為引領,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行走的雷鋒”行動正當時!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蘇州河長寧段風景畫

一條綠色、活力、安全的蘇州河

將新時代生態文明、工業文明和精神文明印象貫穿全線

“蘇河印象”正在成為一塊靚麗的城市名片

向世界展示海派精緻魅力

蘇州河的明天會更好!

部分來源 | 上觀

部分文字作者 | 姚志康

記者、編輯 | 長寧區融媒體中心 張一帆

从“臭河浜”到“绿丝带”,苏州河70年来的“美容”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