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眼里出西施,只是未到清醒时

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智慧和魅力,而在进一步相处之后,你可能会发现对于很多情况自己已有了不同的看法。因为,在恋爱之初,我们总会觉得对方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或许只因对方的外表就认为他 / 她是自己的理想伴侣,而很难察觉对方身上的缺点,一厢情愿地认为他 /她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纵然别人替你指出了对方的缺点,你可能也会觉得无所谓。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这就是爱情中的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Edward Thorndike)于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是只从局部出发而得出的所谓的整体印象,即人常常会以偏概全。在这种心理作用的影响下,人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质泛化到其身上的其他方面,以为对方的其他方面都像自己看到的那一面一样。

情人眼里出西施,只是未到清醒时

“晕轮效应”会扩大一个人的缺点或者优点,因此,你在对某个人有好感后,就很难感觉到他有缺点存在;你在不喜欢某人时,就很难看到他的优点,从而觉得他一无是处。心理学家K. 戴恩(K. Dion)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魅力中等。然后让被试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了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01晕轮效应的产生

那么,“晕轮效应”是怎么出现在我们的大脑中的呢?我们形成晕轮效应的感觉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觉。直觉是右脑的功能,是人潜意识的门户。例如,一个男生看见一个女生,一见钟情,这种感觉几乎没有来自左脑理性的依据,只是对对方的外貌、气质、声音、装束等外在特征形成了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直觉。恋爱中的“晕轮效应”也会受到以前生活经验和情绪的影响,产生一种心理定式,歪曲人们的认知,使人们看不到客观而真实的世界。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因为“头发长,见识短”这些话,歧视女性;还会因为“无商不奸”的说法,对商人持负面看法。

许多婚恋专家对这种晕轮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当伴侣们初次见面的时候,他们凭自己的直觉认为“自己已经喜欢上了那个人”之后,就会给对方身上的优点寻找种种理由。通过找出足够的理由,使自己的直觉“正当化”,这样人们就会更加确信那个人就是自己心中所向往的对象。通俗来说,在恋爱过程中人们容易彼此产生晕轮效应心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恋人们被光晕所笼罩,彼此的许多不足与缺点被忽略、掩饰,妨碍了双方对彼此形成正确而深刻的了解。把对方理想化、完美化、偶像化,而对对方的弱点、缺陷却视而不见,对其评价以主观色彩掩盖了客观现实性。在此种心理基础上建立的恋爱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情感光晕会消失,感情冲动会逐渐平静,恋人们便会发现自己崇拜的人其实并不完美,缺点很多,此时人在心理上可能就会产生一种“受骗”的感觉,这甚至会造成日后的爱情悲剧。

情人眼里出西施,只是未到清醒时

02 晕轮效应的负面影响

“晕轮效应”会扩大一个人的缺点或者优点。晕轮效应可能会使伴侣中的一方产生爱屋及乌的强烈感觉,就像光晕一样,向四周弥漫、扩散。随着伴侣之间相处的时间变长,彼此的缺点就会被发现,一旦没有了光晕,伴侣就会对彼此感到失望,继而可能会产生矛盾。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亚历山大·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大吃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了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漂亮的娜坦丽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此,当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这个明星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根本

就是他 / 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光晕”,对于他 /她的真实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只是未到清醒时

03如何克服晕轮效应的消极影响

晕轮效应会给恋爱中的男女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它总是使我们一叶障目,无法真正地认清事物的好坏真假,也容易使我们被人利用。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时刻警惕,不能被表象所蒙蔽。

在面对恋爱中的晕轮效应时,《恋爱心理必修课》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理性应对日常生活中和恋爱中晕轮效应的负面影响,分辨对方身上的优缺点。

情人眼里出西施,只是未到清醒时

★客观对待第一印象

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我们对日后信息的判断,故我们在思想上应时刻有改变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心理准备。同时,不要过早地给对方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对方多交往,促进对彼此的深入了解。

★注意“投射倾向”

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这种倾向往往是不自觉的,一旦我们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进行自我反思,我们就很可能会产生偏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要想真实、准确地评价一个人,我们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参考他人的意见,避免个人主观的判断失误。热恋期间,我们要尽量保持理智和清醒,理智地分析对方的行为以及其中的含义,从行为特点分析其性格特征,以避免一叶障目。

★避免“循环证实”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偏失的程度。在对某人怀有成见时,我们应自觉检讨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热恋中的男女会对恋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偏袒”,从而导致一叶障目。要克服这种心理效应的消极影响,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一味地赞同别人的观点,要经常进行理智的自我反思,注重理解对方的心理、行为等深层含义,做出客观的判断。

亲爱的你,当你对一个人一见钟情的时候,千万不要被恋爱的感觉冲昏了头脑。当你过于沉迷的时候,摇摇头,让自己重回清醒,客观理性地分析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你所喜欢的,抛开他 /她那个让你最喜欢的优点,看看自己到底还喜欢他 / 她什么,不要迷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