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冒名頂替失蹤的太后,被揭穿後面臨死刑,皇帝卻說:無罪釋放

唐朝的皇后普遍具有傳奇色彩。而說到神秘性,又是以唐代宗的睿真皇后沈氏(影視劇中稱其為“沈珍珠”)為最。作為唐代宗的愛妃、德宗的生母,沈珍珠在安史之亂期間的下落成謎,任憑唐代宗苦苦尋覓多年一直都沒有結果。等到德宗李適即位後,一方面遙拜生母為太后,一方面仍然下詔,繼續尋找她的蹤跡。為了尋找沈太后的下落,德宗任命睦王李述為迎奉使,還派遣了數十位清明強幹的人員去往各地尋找,一旦有線索,就要立刻上報。與此同時,朝廷還發布了懸賞令,向民間徵求關於太后行蹤的信息,一旦所說的是事實,就會得到大筆的金銀。所以在這消息傳出後,天下騷動不已,讓很多人都盯上了這個回報豐厚的“買賣”。

宮女冒名頂替失蹤的太后,被揭穿後面臨死刑,皇帝卻說:無罪釋放

雖然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過面對著這鉅額的獎賞,則更加容易誘發層出不窮的冒名頂替的人。玄宗朝大宦官高力士有位養女寡居在洛陽。因為對宮中掌故很熟悉,所以和她關係很好的女官李真一就因為貪求獎賞,便向使者宣稱高氏極有可能是沈太后。德宗聞訊後驚喜交加,便派宦官、宮人去往洛陽驗視。但是見過沈太后的宦官、宮人都已經病故,被派來驗視情況的人根本就沒有見過太后的模樣,只是認為高氏和沈珍珠的年齡相仿、外貌相仿,在不敢肯定的情況下,卻說可能是。高氏很清楚冒認太后的結果,所以她就堅決稱自己不是真太后,但是她越是這樣講,而使者因為害怕認錯人會受罰,便越是相信她是真太后。

宮女冒名頂替失蹤的太后,被揭穿後面臨死刑,皇帝卻說:無罪釋放

在這種情況下,高氏被強行迎進洛陽的上陽宮,還被德宗用太后之禮對待。而且還有侍奉她的人貪圖獎賞,百般利誘高氏,讓她對內對外都不要實話實說。時間一長,高氏自己也被利慾薰心,也自稱是沈太后。而負責驗視的人員如釋負重,便向皇帝奏報情況。群臣在聽說太后已經找到,就紛紛趕來祝賀,還請求下詔迎奉高氏入京。

初,高力士有養女嫠居東京,頗能言宮中事,女官李真一意其為沈太后,詣使者具言其狀。上聞之,驚喜。高氏辭稱實非太后,驗視者益疑之,強迎入居上陽宮。上發宮女百餘人,齎乘輿御物就上陽宮供奉。左右誘諭百方,高氏心動,乃自言是。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六》。

此時,高氏的弟弟高承悅在長安做官,聽聞姐姐冒名頂替太后的消息後,嚇得大驚失色,連忙向德宗彙報實情。德宗半信半疑,便命高力士的養孫樊景超前往洛陽複查,以確定消息是否屬實。結果樊景超見到高氏養尊處優、以太后自居的模樣後,連忙對她說:“姑媽怎麼可以冒充太后?這可是要滅門的罪行啊!”

宮女冒名頂替失蹤的太后,被揭穿後面臨死刑,皇帝卻說:無罪釋放

高氏見狀,便喝令左右退下,然後悄聲對樊景超說道:“我是受人強迫,並非自願冒充太后,如今到了這般田地,我該怎麼避禍?”樊景超氣得連連跺腳,便一方面向德宗彙報實情,一方面把高氏帶回家。然而高氏冒充太后的消息引起朝野大譁,群臣紛紛上表請求處死高氏。然而德宗思慮再三,非但沒有嚴懲高氏,反而將她無罪釋放。事後,德宗跟大臣們講道:“如果因此事處死高氏,那麼以後查知太后下落的人,很可能會因為不確定消息的真假而隱匿不報,這樣的話,太后便永遠不會找到了。所以,只要能找到真正的太后,朕即使受一百次騙也沒關係。”時在建中二年(781年)二月。

宮女冒名頂替失蹤的太后,被揭穿後面臨死刑,皇帝卻說:無罪釋放

上命力士養孫樊景超往覆視,景超見高氏居內殿,以太后自處,左右侍衛甚嚴。景超謂高氏曰:“姑何自置身於俎上!”...高氏乃曰:“吾為人所強,非己出也。”以牛車載還其家。上恐後人不復敢言太后,皆不之罪,曰:“吾寧受百欺,庶幾得之。”引文同上。此事過後,冒名頂替沈太后的人屢次出現,但無一例外都被揭穿,而德宗最終也沒能找回生母(“自是四方稱得太后者數四,皆非是,而真太后竟不知所之。”引文同上)。等到德宗駕崩、順宗即位後,尋找太后的工作雖然仍在繼續進行,但大臣們心裡很清楚,真正的沈太后恐怕早已不在人間。

宮女冒名頂替失蹤的太后,被揭穿後面臨死刑,皇帝卻說:無罪釋放

所以等到順宗退位、憲宗即位後(805年),便下詔停止搜尋沈太后,為她上太皇太后的尊號,並隆重地為她發喪,同時,又建衣冠冢於代宗陵,立神位於代宗廟中,讓其享受身後哀榮。至此,這場耗時三十餘年的搜索活動,在了無所得之後,正式歸於終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