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致富枸杞別樣紅

“山是和尚頭,風沙不斷頭,三年兩頭旱,十種九無收”,這是過去我縣北部鄉鎮的真實寫照。近年來,我縣大力發展枸杞種植產業,走出了一條生態防護、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的發展之路。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我縣北靠騰格裡沙漠,屬乾旱荒漠半荒漠地帶,氣候乾燥、雨水稀少、風沙頻發。枸杞屬旱生灌木,抗旱、耐鹽鹼,是我縣北部鄉鎮理想的經濟和生態兼用樹種。自1999年枸杞栽培技術開始在我縣北部鄉鎮推廣以來,特別是2013年以來,我縣立足區域資源優勢,把種植枸杞作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來抓,探索推進“政+產+學+研”枸杞技術創新和研發模式,通過政府引導、項目扶持、龍頭帶動、科技推動等有效手段,大力培育枸杞“萬元田”,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東昇鎮東興村,農民劉宗智熟練地摘下一顆顆枸杞,輕輕放入提桶中。2008年,劉宗智從石門鄉搬遷到了這裡,回想剛搬來時的場景,劉宗智至今難忘。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 東昇鎮東興村村民 劉宗智】我們剛來的時候,生態環境不怎麼樣。春天一颳風,到處是黃土,屋裡的土擦不乾淨,風一吹,土就滿了。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枸杞良好的防風固沙功能,使居住在種植地的群眾成為了生態效益的直接受益者,劉宗智見證了這些變化。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同期聲 東昇鎮東興村村民 劉宗智】喜鵲到這個地方也來了,生態改變了,真正改變了。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枸杞改變的不只有生態,在種植戶的眼裡,還是他們脫貧致富的金果果。幾年前,在當地政府的資金政策幫扶下,建檔立卡戶何梅玲發展起了枸杞種植產業,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讓她既高興,又自豪。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東昇鎮柴辛村 何梅玲】總體說也差不多,種枸杞供了兩個學生。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在甘肅鼎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千畝枸杞種植基地裡,馬小林正忙著和工友們採摘枸杞。紅彤彤的枸杞映紅了種植戶紅紅火火的日子,也映紅了外來務工者的的笑臉。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寧夏採摘工 馬小林】我摘了大概就一個月,掙了三千塊錢,平均每天投100塊錢。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甘肅鼎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春生】一天能摘多的時候6000多斤,少的時候四五千斤,這個不等,6000斤的話,一天支付工資一萬多塊錢,一個月下來得30多萬的採摘費,如果人數夠的話,就要支出四五十萬,多的時候到六十萬,因為我們需要100個人的採摘。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靖遠  致富枸杞別樣紅


按照“建基地、強標準”的發展思路,我縣把枸杞產業作為“三變”改革的主導產業來抓,建立4個萬畝綠色枸杞基地,2個萬畝有機枸杞示範基地;扶持了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枸杞加工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貧困戶”模式,實施產業幫扶措施,助推貧困戶奔上致富路。目前,靖遠縣枸杞種植面積達27.2萬畝,年產乾果5.69萬噸,產值達20.5億元。枸杞乾果不但暢銷國內20多個省、市,還遠銷德國、法國、波蘭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已成為靖遠特色林果產業的支柱和龍頭,是農民脫貧致富的“金果產業”和“綠色銀行”。

記者 馬珍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