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市不“太平” 傳聞你聽沒?

 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卻又不得不敗給點擊率任務的分析師,我不得不開門見山地解釋一下本文的題目:最近氯化鉀市場傳聞特別多,你聽到多少又信了幾分呢?好吧,關心鉀肥的同志們留下,其他人該忙啥忙啥去吧!

作為一個成熟的認真的嚴肅的分析師,開頭就這麼皮,這樣好嗎?其實,我只是想讓你們更直觀地感受一下,最近氯化鉀市場的傳聞真的很多,也很折磨人,好人都折磨瘋了要!

一切基本都是圍繞著印度大合同展開的。起初突然有人傳印度大合同簽訂了,比上一年度的價格跌了30美元(噸價,下同),即新的到岸價為260美元。我去!大事啊!假如印度真的降到了260美元,那麼就意味著我國大合同雖然還沒談,但基本的價格框架可就有了眉目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不解釋,看下圖。


肥市不“太平” 傳聞你聽沒?


假如我國大合同價格也降到260美元,若其它細節不變,那麼不計算貿易商利潤的情況下港口62%白鉀的表觀成本就會降到2191元(匯率7.1),快遣返利後最低成本約合2035元。而眼下港口62%白鉀的主流報價2250-2280元,袋裝產品千噸以上規模大單的成交價也仍維持在2200元以上。也就是說,一旦印度大合同確定降30美元,那麼國內氯化鉀的成本支撐力就會減弱,而在化肥市場大環境不佳的背景下,這就很可能造成氯化鉀價格的進一步下行。

為了防止被暗殺,哦,應該不至於,為了防止被噴,我還是多解釋幾句吧。上述成本那裡有個關鍵的限制詞大家不要忽略,那就是“不計算貿易商利潤的情況下”;另外,雖然歷史上看我們一直是以不高於印度的價格簽單,但是縱向來看兩國的價差是逐漸在縮小的,而如果我國大合同拖得太久,萬一國際行情有了好轉,那麼我們歷史性的以高於印度的價格簽訂大合同的可能性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再者,如果大合同拖得久,萬一國產鉀產量明顯下滑或者市場需求突然轉旺,成本的影響力就會被迅速削弱,也就是說即使成本變低但是價格不一定是跟隨下行的。不過最後作死地再說一句:上面的解釋其實是挺蒼白無力的,至少在印度大合同簽訂的先期。

可是分析的再好,傳聞它還是傳聞,咱們一直沒能等到國內外有正式的報道來確認印度大合同已籤。有人說是不是上面大貿在封鎖消息?開什麼玩笑,就算我們想,那些亟待簽訂大單然後穩定住現貨市場的國際鉀肥供應商們願意等嗎?於是等啊等,盼啊盼,然後……就又有傳聞稱印度大合同這回是真的簽訂了,但只降了10美元!

好吧,萬一是真的呢?雖然這個可能性比上面那個蒼白無力還要更蒼白無力,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嘛。如果只是280美元到岸,若其它細節不變,那麼不計算貿易商利潤的情況下港口62%白鉀的表觀成本就會降到2348元,快遣返利後最低成本約合2191元。那麼,估計很多人會長舒一口氣吧?一方面,成本上的壓力反倒變成了支撐力,港存的壓力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另一方面,大合同還在延期,其實我們還沒有失去更低價格簽訂大合同的機會。如果真是這樣,請發印度好人卡!

然並卵,不管是30美元還是10美元,亦或者什麼20美元、40美元還有什麼神奇的漲60美元,無數的傳聞,它們至今都依然只是傳聞。而且,雖然國內氯化鉀市場的神經被這些傳聞不斷牽扯著,但也主要是賣方,買方大多都是一直淡定著的。這不僅是鉀肥的困境,更是當下整體化肥市場面臨著的困境。所以不管傳聞真假,最終印度大合同的結局如何,通過本文的分析,大家大概知道一下可能的影響就好。

其實單從成本上看賣方已經是夠可憐的了,今冬明春決定肥價走勢的關鍵還是在於供需。按理說現在下游都沒怎麼動,甚至可能年前就這樣冷清下去了,而地又不可能不種,肥又不可能不用,所以年後市場需求搞不好會有集中釋放的,屆時一旦天氣、物流、環保等因素對供應再造成阻礙,那麼很多人所期望的“彈簧效應”會不會出現呢?所以,去仔細研究研究供需形勢吧,對成本不用太糾結了!(中國化肥網 阿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