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一個縣,人口超30萬,名字取“興旺安定”之意

廣西,簡稱“桂”,首府南寧,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廣西得名於嶺南西道、廣南西路,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之一,又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設立廣西行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截至2018年底,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14個地級市。其中,就興安縣來說,人口超30萬,隸屬於桂林市。在歷史上,興安縣這一建制始於北宋時期,名字取“興旺安定”之意,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廣西的一個縣,人口超30萬,名字取“興旺安定”之意

首先,興安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在地理位置上,興安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東南接灌陽縣,西南瀕靈川縣,西北臨龍勝各族自治縣,北與資源縣為鄰,東北與全州縣接壤;全縣版圖總面積2344平方千米,介於東經110°14′-110°56′,北緯25°17′-25°55′之間。早在戰國時期,該地區屬楚國南境。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六國,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朝設立零陵縣,治今興安縣界首城子山,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一帶屬之。西漢在今桂林市設立始安縣(含臨桂、陽朔、永福、靈川和興安西南部等地,屬零陵郡。

廣西的一個縣,人口超30萬,名字取“興旺安定”之意

東漢時期,今桂林市興安縣一帶屬零陵郡始安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興安縣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在三國時期,始安縣升格為郡,但仍歸荊州刺使部。西晉,始安劃歸廣州郡管轄,而興安境內的湘江流域一帶仍屬零陵郡。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始安郡劃歸桂州管轄,今興安縣一帶隨屬之。公元559年,零陵縣撤銷,原來屬零陵郡的今興安湘江流域一帶,被併入了始安縣。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始安縣仍歸始安郡管,該地區屬之。唐朝建立後,在該地區設立臨源縣。

廣西的一個縣,人口超30萬,名字取“興旺安定”之意

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年),將臨源縣改為“全義縣”。 後晉開運三年(946年),將全義縣升為溥州,全義縣更名為德昌縣。宋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趙匡胤撤消溥州,恢復全義縣,重歸桂州管轄,今興安縣一帶屬之。公元977年,為了避宋太宗趙光義這位皇帝的名諱,義縣更名為“興安縣”,取意為"興旺安定",仍歸桂州轄治。由此,就興安縣這一建制,始於北宋時期,名字取“興旺安定”之意,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元朝建立後,設立靜江路,興安縣屬之。

廣西的一個縣,人口超30萬,名字取“興旺安定”之意

最後,朱元璋建立後,改靜江路為桂林府,興安縣屬之。清朝取代明朝後,興安縣仍屬桂林府這一建制。到了1913年7月,興安縣隸屬灕江道。1914年6月,興安縣隸屬桂林道。1928年,興安縣直屬於廣西省。1970年,興安縣屬桂林地區。1998年,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併,興安縣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管轄。截至2018年底,興安縣總面積達2344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35萬人,被譽為“興盛之都、安定之邑”。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