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霜降补”,霜降养生的3大要点知道吗?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在古代,霜降被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霜降的时候豺狼开始捕捉食物来祭兽,树木开始落叶,小草开始枯萎,蜇虫也潜伏在洞中为接下来的冬眠做准备。这样看来,霜降的开始,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天气收敛,气候干燥,呈现出一片肃杀的景象。

中医养生学中讲究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长夏淡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霜降在五行属土,根据中医养生学的养生原则,霜降时节我们应该淡补,因为五行中脾胃为土,所以在清补的同时还应该补脾养胃。在民间有句俗话:“一年补透透,不如霜降补。”充分说明了霜降进补的重要性,那么霜降时节我们应该如何进补和养生呢?

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霜降补”,霜降养生的3大要点知道吗?

1.防秋凉

霜降的到来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开始。霜降开始,意味着冬天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变大,这个时候就应该适当的加衣服了。中医讲,“上病取下,百病治足”,所以我们双脚的保暖在秋冬季节是必不可少的;肩膀一直都是被我们忽略的非常容易受凉的部位;上腹部也特别容易受凉引起胃部的不舒服;头和脖子由于没有衣物的保护也非常容易成为寒气进入人体的通道;秋冬季节膝关节的保护也是极其重要的。这样看来,古人所说的“春捂秋冻”并不适合所有的部位,而且对于那些平素抵抗力差的人、老人,还有稚阴稚阳的小孩来说,要学会看天气来穿衣服,避免寒气进入我们的身体引发疾病。

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霜降补”,霜降养生的3大要点知道吗?

2.防秋燥

霜降时节应该提倡低盐低脂饮食,由于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口唇干裂等情况,平时应该多进食蜂蜜、银耳、青菜、苹果、葡萄这一类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霜降时节吃萝卜无疑成为了许多养生人士正在做的事情。萝卜被称为小人参,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它能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止咳化痰,生津润燥,确实是霜降进补的首选。泉州当地人则认为霜降的时候应该吃柿子,他们认为柿子能够防寒保暖,还能强筋健骨,所以在泉州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霜降补”,霜降养生的3大要点知道吗?

3.防秋郁

因为秋天的主气是燥邪,容易使人心烦气躁,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也”,情志过极则会损伤脏腑精气,引起机体机能失调从而导致郁证及其他疾病发生。所以霜降时节应该适当的参加一些唱歌、跳舞,爬山等集体活动来娱乐身心。被称为“不老草”的秋菊在霜降时节盛大开放,在我国很多城市都会在这个时候举行秋菊会,以此来陶冶情操。在我国古代,还有霜降时节登高的习俗,通过登高,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增加,脑的血流量上升,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同时还能陶冶情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