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手握重兵,又有實力稱帝,曾國藩為何甘願一生稱臣?

yuepinwu


同治三年(1864年)陰曆六月十六日正午,曾國荃的吉字營用挖坑道埋炸藥的辦法轟塌南京(太平天國改天京)城牆二十餘丈,南京城破。

此時,天京(南京)城內斷糧已久,太平軍主要以野菜、樹皮充飢,早已無力發起反擊。戰至申時,天京九門都被急於發財的湘軍攻破,一場驚天浩劫隨之而來,天平天國也宣告覆亡。

大功告成、封侯賜爵,榮耀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史載,湘軍攻克太平天國天京(南京)不久,城內屍骸狼藉,餘燼未熄,清廷就對這些“大功之臣”厚加賞賜。曾國藩官封太子太保,賜爵一等毅勇侯,世襲罔替;曾國荃封太子少保,一等伯爵。曾氏兩兄弟皆賞穿黃馬褂、賞戴雙眼花翎。此外,第一個衝進城去的湘軍將領李臣典封子爵,蕭孚泗封男爵,劉連捷、朱洪章、彭毓橘、張詩日等七位吉字營悍將俱獲騎都尉以及輕車都尉世職。

《清史稿》載,清廷在頒給曾國藩的一道上諭中,還不厭其煩的將其卓著功勳敘述一遍,對他的“勳勞”讚不絕口。而以理學名臣自居的曾國藩對清廷更是頌揚備至,感恩戴德,說:“我朝酬庸之典,以此次最隆,愧悚戰兢,何以報稱”。從表面看,曾氏兄弟與清廷關係融洽,君臣和諧猶如魚水,但這都是虛頭巴腦的的官樣文章,實際上,從湘軍攻破天京的那一天起,雙方的關係驟然緊張起來,相互戒備,相互提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看似榮耀集於一身,功名達於極盛的曾國藩,實際上已經接近於政治上的危機點了。

曾國藩生於偏僻的湘中窮鄉僻壤 ,之所以能平步青雲,躋身六曹,除他自己的努力外,主要靠權臣穆彰阿的大力栽培與提攜。道光帝死後,穆彰阿遭咸豐罷斥,曾國藩在朝中頓時失去了有力的靠山,所以終咸豐一朝,曾國藩均憋憋屈屈,不甚得志。

太平天國起事後,曾國藩草創湘軍,就不斷遭到某些大臣們的猜疑與攻訐,掣肘不斷,稱得上篳路藍縷,慘淡經營。後來他曾用“打落牙齒和血吞”來形容這段不堪回首的艱難歲月。克武昌後曾氏又為清廷所忌,只利用其率軍征戰,卻不授予督撫實權,以免他擁兵自重,尾大不掉,致使曾國藩好幾年處處碰壁,諸事不順,心灰意冷,差一點就遣散軍隊、解甲歸田了。咸豐十年,清廷正規軍綠營建立的江南大營第二次被李秀成摧毀,綠營精銳基本喪失殆盡,黃河以南再也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抗衡太平軍了,無人可用的清廷不得不任曾國藩為兩江總督,想依靠他麾下的那支剽悍善戰的團練武裝來鎮壓太平天國。

慈禧專權後,重用漢臣,尤其對曾國藩青睞有加,命他督辦四省軍務,一身肩負以往五欽差大臣的職權,從此事權歸一,成功在望。 經數年浴血征戰,曾國荃屢建奇功,迭克名城,並終於殺至雨花臺,開始圍攻南京城。曾氏兄弟利用這一有利時機迅速擴軍,曾國荃的吉字營由兩萬擴至五萬,曾國藩的湘軍總兵力達到二十萬,並在江西、安徽厘金以及好幾個省的協餉外增加了廣東、湖南東征厘金,這就使清廷不得不產生疑懼,感到一種潛在的巨大威脅。從這時起,清廷隱隱感到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已不是即將敗亡的太平天國了,而是手握重兵、勢焰熏天的曾氏兄弟。

功高而不賞

從這以後,精於權謀的慈禧太后對曾國藩的態度開始冷淡下來。慈禧有意扶持贛撫沈葆楨,並慫恿他與曾氏爭厘金,且公然袒護沈葆楨,從此曾、沈不和,清廷基本達成了分而治之的目的。

破南京後,湘軍總數已達三十萬,直接歸曾國藩轄制的就有十二萬,但其內部派系林立,關係複雜,曾氏兄弟的嫡系部隊其實只有曾國荃吉字營五萬將士。清廷開始分化、瓦解湘軍,主要採取了兩個措施:一方面迅速攫拔和扶植湘軍將領,使這些人的權位與曾國藩相當,再離間、疏遠其感情,漸漸打破之前的從屬關係。另一方面極力貶抑曾國荃,損其威信,讓他抬不起頭來,更不能讓他翹起尾巴來。清廷對湘系干將左宗棠、李鴻章、楊嶽斌(載福)、彭玉麟、劉長佑等都極力拉攏、扶持,使他們漸漸與曾國藩相互不和,甚至分庭抗禮,以便削弱湘軍的實力。

而對於滅掉太平天國的首功之臣曾國荃,清廷的態度卻恰恰相反。史載,吉字營破南京後,曾國荃當夜就迫不及待地上奏報捷,滿以為會大受褒讚,不料遭清廷當頭棒喝 。上諭指責曾國荃破城時,不應當立刻回雨花臺大營,致使李秀成、洪仁玕等率千餘“髮匪”掩護幼天王洪天貴福突圍而去,口氣異常嚴厲。但清廷並未就此打住,而是步步緊逼。幾天後,清廷又開始追查天國“聖庫”窖藏金銀的去向,令曾國藩迅速清查,上報戶部。上諭還提醒曾氏,如不知禁忌,就難以“永保勳名”、“長承恩眷”了。話雖寥寥,卻暗藏殺機。

曾國荃確實居功自傲,以為南京是他一人攻克的。曾國藩卻很冷靜,頗有些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戒懼感。他早已感覺到清廷對他兄弟的猜疑,於是勸其兄弟“汝雖才能,亦須讓一半與天”。驕橫的曾國荃卻不以為然。曾國荃立大功而不賞,反而屢遭斥責,還被罵作“老饕”,心裡異常不滿,甚至心情抑鬱,言辭不遜,已隱隱露出反意。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對於理學名臣曾國藩來說,解決與清廷的矛盾只有兩個辦法:一是主動裁軍,自剪羽翼,降低清廷的不安感,以自保身家性命;二是鋌而走險,起兵造反,推翻積重難返的滿清,恢復漢家江山,自立為帝。對於後一條路,曾國藩到底考慮過沒有已不可知,因此無從判斷,但他的親信部將們確實曾經有人慫恿過他,這種傳聞還是有的。一些私家筆記記載,太平天國覆亡前後,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燾、彭玉麟、李元度等人都曾試探過他,以“鼎之輕重,似可問焉”、“東南半壁無主,滌帥豈有意乎”之類的隱語撩撥他,都被忠於清室的曾國藩一口回絕。還有記載說曾國荃因縱容部下大肆搶劫,自己也大發橫財,因清廷追究聖庫財物去向,害怕得罪,最擔心劫掠財物被追抄,所以欲擁立老兄曾國藩起兵,重演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曾國藩篤信陳、朱理學,一生最大的追求不過是封侯賜爵、封妻廕子、位極人臣,從無篡逆之心,於是以“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表明心跡,以示自己從無稱帝的野心。此說已無從考證,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曾國藩確實有擁兵自重的客觀條件,但他審時度勢,冷靜分析,做出了自剪羽翼以消除清廷猜忌的舉措。

其實,對於兵強馬壯、尾大不掉的湘軍,清廷早就有所防範。據記載,破天京後,清廷在軍事部署上也有大的調整:官文率八旗兵駐守武昌,佔據了長江中上游;富明阿、馮子材分別駐軍揚州、鎮江,扼住了長江下游;僧格林沁率精銳滿蒙騎兵屯兵安徽、湖北交界處,對南京虎視眈眈。這一切,目的都是為牽制並恫嚇湘軍,使其無法傾力北上。對於清廷煞費苦心的安排,老謀深算的曾國藩豈會看不明白?一旦扯旗造反,恐難有絕對勝算 。

行事謹慎的曾國藩不可能自立稱帝,更不會鋌而走險,因為在客觀上對他不利的因素太多,一切的一切都使他望而卻步。

自剪羽翼,裁湘留淮

況且,湘軍久經戰陣,暮氣已深,平南京後, 好多將士已經發了大財,思鄉厭戰,已經沒有了早期那種眾志成城的鬥志。曾國藩忠君思想重不重已不得而知,但他政敵很多卻是歷史事實。清廷雖然腐朽沒落,但卻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仍受士大夫們的支持。他自己並沒有與其分庭抗禮的資本。僅就軍事上講,曾國藩雖然名義上擁兵三十萬,但只有十二萬是他能調得動的,其中左宗棠恃才傲物、桀驁不馴,隨時可能反戈相向,他的數萬楚軍也不一定會竭誠擁戴自己。曾國荃的吉字營和彭玉麟的水師有六、七萬,這部分人馬或許會跟自己一條心。但他們早已是強弩之末,急欲回鄉起屋討小,恐怕還沒過黃河就會逃去一半。駐紮蘇州、常州的李鴻章部淮軍戰力強悍,表面服從自己,但唯李馬首是瞻,自己指揮不動。李精明狡黠,一定不會盲從,只會按兵不動,坐觀成敗。自己一旦失利,左、李都可能撕破臉皮,起兵討伐自己,以向清廷示忠。因此, 曾國藩想取代清廷的可能性很小,一旦起兵,失敗的可能性很大,成功的希望很渺茫。

相反,假如主動裁軍,消除清廷猜忌, 自己則不失功臣之名、一等侯爵之位,且有希望成為“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聖人”。總之,正是這些客觀實情對曾起了很大的制約作用,不敢存起兵造反、自立稱帝之念。

之後,曾國藩主動裁減了四萬湘軍,只留下曾國荃的吉字營和彭玉麟水師。他還奏請朝廷,保留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並請旗兵駐防南京,以示對清廷的忠心,消除其忌憚之心。

曾國藩榮升為直隸總督後,權勢達於巔峰,同時又是跌落的起點。為防功高震主,卸磨殺驢,他自剪羽翼遣散湘軍,實力去掉一大半;鎮壓捻軍,兵敗名損;辦理天津教案失誤,被千夫指責,斥其媚外取辱。後不得不調任兩江總督。但他大力興辦近現代工業,是洋務運動的先行者,取得了卓著的功績,成為“同治中興名臣”第一人。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曾國藩手下有十萬湘軍,而且戰鬥力強,論實力,應該有博一把的機會。而且也有人勸曾國藩當皇帝。

在咸豐帝死的時候,清朝局勢動盪,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從咸豐帝指定的顧命八大臣中奪回了權力,開始垂簾聽政。

這個時候,可以說是造反的好機會。

當時,他的好友胡林翼跑到曾國藩的大營。

老胡帶來了左宗棠的一封信。

左宗棠在信裡寫了一句話:神所憑依,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這個話嚇死人。我們知道,大禹造九鼎,這個九鼎就成為了王權的象徵,楚莊王曾經問周王室這鼎的重量,是為問鼎中原,也就是想搶班奪權的意思。腦洞老師的作品《讀懂春秋,就懂了當下》裡詳細說過。

這句話其實就是,皇權轉移,在德不在天,現在清朝這個鳥樣,這個天下,我們兄弟是不是可以去爭一爭?

曾國藩想了一下,改為: 神所憑依,將在德矣。鼎之輕重,未可問焉!

這一改,意思完全變了,從一個懷有野心的猜測變成了一個忠臣的表決書。

三年後,太平天國被平定,忠王李秀成被俘。

李秀成也勸曾國藩當皇帝。現在太平天國完蛋了,你老也打完收工了,鳥盡弓藏嘛,你就不怕慈禧那個老太婆把你卸磨殺驢?

曾國藩這一次更果斷,不提還罷,一提就直接把李秀成給殺了。

哪麼,曾國藩為什麼打死不爭皇帝當呢?說法很多,一個是曾國藩受儒家思想影響,忠臣的意識很濃。另一個就是起事也未必成功,畢竟當時除了湘軍還有淮軍,李鴻章也不一定支持。

這種事情,萬一不成功,就是抄九族的罪。所以曾國藩不願意冒這個險,認為自己榮華富貴都有了,沒必須再去賭。

最玄乎的說法是有關一條蛇的。

曾國藩出生之時,曾的曾經夢見一條黑色巨蟒爬到家裡。而沒過多久,又有算命先生到曾家來,說曾國藩的命相堪比真龍天子之命,只降了一級,是蟒袍玉帶附體。註定要當大官,只是會得一種蛇鱗病,無藥可醫。

果然,曾國藩從小就得一種病,到了冬天,開始脫皮,跟蛇一樣,奇庠無比。

而且曾國藩家裡有一根紫藤,跟蛇一樣。原來已經枯死,曾國藩一出生,這根古藤又復活了,而等曾國藩去世,這根藤再次枯死。

因為這些原因,曾國藩被認為是蟒蛇轉世。

曾國藩本人也深信不疑,他是比較信這些的,他還專門寫了一本《冰鑑》的相面書。他也給自己看了面相,說自己就是蟒蛇的命,成不了龍。

當然,這些東西是不是真的呢?

這可能是曾國藩對自己的一個定位,然後,他又不斷宣傳強化這一點,以此來表明決心。

為了排除慈禧的疑心,曾國藩後面還跟左宗棠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左宗棠常常痛罵曾國藩,據說一開會,主要是兩個議題,一是老子當年多麼牛(確實牛),另一個就是曾國藩這個人多不地道。

恰巧左宗棠的大將以前都是跟著曾國藩混的,聽著聽著很不是滋味,說左帥也太計較了。

其實,這是一種內部分化,然後讓領導放心的辦法。這個事情,腦洞老師已經介紹過了。

總而言之,曾國藩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他沒有選擇造反,對他本人當然是好的,畢竟個人圓滿了,對當時的社會也是有貢獻的,畢竟太平天國之後,生靈塗炭,他沒有為了自己的一已私利,置萬民於倒懸。

那如果曾國藩要稱帝,會是什麼局面呢?

當曾國藩滅了太平天國之後,他首先需要先統一南方,統一南方應該是個比較容易的事情。南方一直是反清的大本營,南方也基本是曾國藩的兵,重點是打到北方。


中國從南打到北,勝率是比較低的。但是,那是唐代以及唐以前的事情,唐之後,從南打到北,反而成功的概率比較大,明朝朱元璋,近代的北伐,都是成功的例子。

為什麼呢?我們下回再聊。

那曾國藩可以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嘛,畢竟慈禧一個女人干政,是可以批判的,而且又鎮壓肅順等八個顧命大臣。慈禧在清政府內部也是有敵人的。

曾國藩可以利用這個矛盾北上。那成功之後,曾國藩就可以走曹操的老路子,當太師最後讓清帝遜位,自己當皇帝。

這樣一來,就有蛋糕可分,跟他打天下的湘軍,支持他的淮軍楚軍也能得到好處。

那麼接下來怎麼辦呢?首先是取得外國列強的支持,外國列強大多數是要求做生意,那就做生意好了,只有日本俄國等國有領土要求,那就遠交近攻,跟英美德法等國拉關係,對付俄國跟日本。

而洋務運動當然要加大力氣搞,最好是政治經濟一起搞,這樣一來,中國的近代化轉型力度將在日本之上,有希望先於明治維新實現轉型。

接下來,中國就不會有義和團運動,也不會有八國聯軍打進來。那曾國藩就可以進行君主立憲。就像袁世凱稱帝,最後也是想君主立憲而已。

君主立了憲,大力引進外國技術,擴充海軍。那甲午之戰,勝利的一方無疑就是中國。

甲午之戰,是實力差距最小的一次對外戰爭,中國輸在十年沒有購進新船,所以船速太慢,要不是慈禧跟滿清貪官存在,中國多進五六條快船,日本肯定會敗。

日本甲午一敗,賠地割款,琉球這個原本就屬中國的地方當然要收回來,中國也必須會在日本本土駐軍。日本從此落後一個時代。什麼十四年抗戰,自然就不用打了。

一二戰,中國將置身於戰爭之外,頂多像美國一樣,直到後面才加入,這樣,可以發展製造業,給交戰各國提供軍火。這樣一來,中國的工業崛起,在二戰時,就能成為世界三大強國之一。


這麼一想,確實曾國藩如果有稱帝的野心,幫助中國趁早轉型,真的局面大不同。

但現實是,曾國藩並沒有走上稱帝的道路,原因也有很多分析了,一是曾國藩受到的教育,本人的性格有關。

另外,稱帝也未必成功,湘軍、淮軍、楚軍之間多有牽制。就是湘軍內部,也是有分歧的。

其實,如果曾國藩真想稱帝成功,希望不是湘軍。而在太平天國。

如果太平天國能夠有點志氣,拿下南京之後,能夠一鼓作氣,繼續北上,那曾國藩倒可以跟太平天國打一下默契拳,兩人一前一後衝到北京,先把清廷拿下了,就像李自成攻下北京一下。再湘軍太平天國一決勝負。這樣,希望倒是大很多。


腦洞歷史觀


曾國藩是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按理說像他這樣身居高位又重兵在握的人,完全可以造反稱帝的,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做,個人認為他是從未想過稱帝也沒有實力稱帝。

曾國藩個人思想不允許他反叛

要分析一個人的想法一定要從他的生平來看,我們要從他的個人歷史軌跡來分析他的性格。

曾國藩嘉慶十六年生人,生於一個家底較為殷實的耕讀之家,其祖父雖少文化,但閱歷豐富,其父為塾師秀才,作為長子長孫的他深受兩位先輩的倫理教育。

傳統小農家庭出生的曾國藩從一開始便帶有那種追求穩定、隨遇而安的天然基因。

六歲入私塾二十七歲考中進士,其間二十一年都在接受傳統儒家文化的薰陶,而傳統的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便是忠君愛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視犯上作亂為大不敬。其後的生涯中他更是成為了朱程理學的擁躉,被譽為是晚清最後一位理學家。

我們都知道朱程理學是最講究君臣關係的,家庭因素加上儒家思想所灌輸的理念告訴他造反是一條高高在上的紅線,誓死不能去踐踏。

曾國藩所處大環境使得他不能“以下犯上”

曾國藩自道光十二年考中進士以來,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可謂是名噪一時,深受盛寵官至二品可以說是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後洪秀全起義曾國藩組建湘軍手握三十萬雄軍是晚清最後一支可以依賴的軍隊,可以說誰都要對他客氣三分,想要什麼不都是唾手可得的嗎?試問在這種情況下他有造反稱帝的必要嗎?

我們接著假設,如果他有造反的想法,那麼他的條件又真的充足嗎?

首先,湘軍的建立之初所立之旗號便是救國,可是現在卻要造反,這無疑是在自打雙臉,人心向背尤為可知。

其次,他也沒有這個實力。湘軍三十萬之眾看似很多,但是又有多少是真的聽命於他的呢?不說其他就說屬於左中棠的那支軍隊,也許曾國藩剛打出造反之旗號,馬上便會刀兵相向。

而且一個新的政權並不是隨便可以建立的,它需要一個完整的政治體制與政治人才,很不幸的是曾國藩手中並沒有足夠的政治人才,這樣的行政政府是沒有執行力的,是不可能走遠的。

況且自湘軍剿匪以來都處於一個財政赤字的狀態,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作為基礎的話建立一個國家一個政權無疑是自尋死路。

縱觀史海,未有讀書人成功造反而建立起長久之政權的人。

其一、在於讀書人多受忠君愛國思想之感染。

其二、在於讀書人多過於迂腐無決斷之心。

其三、讀書人多握有權利無造反之必要(當然這一點與我們的文化基因有關)。

曾國藩也是這樣的讀書人,所以才說曾國藩從未想過造反。而且一個政權的建立不只是要軍事實力(況且其軍事實力也不足)更要的是經濟實力與政治實力,這兩樣曾國藩都沒有,故而曾國藩也沒有實力稱帝。

農夫三拳工作室-曾有供稿

春朝青牛


曾國藩不可能造反、稱帝。

首先,曾國藩沒有造反的慾望。

造反者通常是三類:一是對現實不滿的理想主義者,如與滿清不共戴天的革命志士;二是野心家,如鍾會、安祿山之流;三是走投無路的人,如陳勝、吳廣、李自成等。

與以上三類典型造反派相比,曾國藩對現實並沒有很不滿,他初求學於孔孟之道,後來又沉迷於黃老之學,滿腦子都是忠孝節義之道,可謂是根深蒂固。對於滿清朝廷,他心裡還是比較認可的。

而跟野心家比,曾國藩又不算有野心。打了敗仗就跳河,這是野心家之所為?我看他是天真得可愛呢。至於走投無路,這也跟他是完全沾不上邊。人家可是正經的朝廷命官。

假如說,慈禧腦子抽瘋,滅了太平天國,轉手就要逼死曾國藩。這種情況下,曾國藩還有可能造反。但問題是慈禧沒這麼做,全國十六個巡撫,湘淮兩軍佔了十一個。朝廷相當對得起曾國藩了。

以上三者特殊情況,曾國藩都不具備,他也就不具備造反的“驅動力”了。



其次,曾國藩沒有造反的條件。

對於曾國藩兵強馬壯的問題,朝廷裡面的那幫人早就有準備了。比如說僧格林沁的軍隊就部署在安徽,對曾國藩虎視眈眈;還比如江南的綠營,也是隨時聽從號令。

為了確保能鎮住曾國藩,慈禧還在武昌部署了十餘萬人扼守長江中上游,八旗軍數萬人駐守鎮江,扼住長江下游。清軍對湘軍可謂是四面合圍,只要曾國藩有風吹草動,這些大軍便會四面壓上,給湘軍狠狠一擊。

假設,曾國藩造反,他有能力在第一時間就幹翻監視他的這些清軍嗎?

如果有,那一切好說。而如果沒有,那麼湘軍就會與清軍陷入拉鋸戰。

這種情況一旦發生,情況就不妙了!因為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是很有可能站在朝廷那邊去的。畢竟給朝廷當差,他們是臣子,給曾國藩效力,他們也是當臣子。

既然兩邊都是當臣子,幹嘛要冒風險?



並且,左宗棠跟曾國藩還有矛盾。他的楚軍主力是跟曾國藩鬧翻出走的王開琳、王開化所屬的老湘軍。假設湘軍造反,且湘軍與僧格林沁打成拉鋸戰,那左宗棠的楚軍很有可能就在浙江反手一擊,捅曾國藩的後庭了。

另外當時其它的小軍頭,如劉坤一、李元度等人,都跟曾國藩有些矛盾。曾國藩反清順利,他們有可能幫忙,而不順利,屆時他們絕對是奉朝廷命,圍毆湘軍,提著曾國藩的人頭向朝廷邀功。

所以說,站在太平天國剛剛被消滅的那個時間截點,曾國藩的情況並不算太好。他的嫡系部隊,比如親弟弟曾國荃的吉字營,打仗並不算厲害。而清軍如僧格林沁也不是吃乾飯的。那些中立的人又是舉棋不定,沒有百分百可能聽從他的號令。

這些變量,曾國藩想必也是看在眼裡,他一生謹慎行事,自然不可能做出如此沒有必勝把握的決定了。

至於說後來,也就是僧格林沁死了之後,也沒時機了。因為為了剿滅捻軍,湘軍被分批調往各地,不再是一個整體。


第三,沒多少人真正支持曾國藩造反。

根據現有已知的資料,有兩類人曾經勸過曾國藩造反。一類是持理想主義的書生,比如晚清經學家王闓運。他曾經兩次勸曾國藩造反,第一次對曾國藩說“逐鹿中原,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二次是替顧命八大臣之一的肅順充當說客,勸曾國藩帶兵進京,逼慈禧太后歸政於同治皇帝。

第二類人是“好事之人”,比如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以及曾國藩的好朋友彭玉麟。他們都對曾國藩說:東南半壁無主,現在正是你施展宏圖的大好機會。

從這兩類勸曾國藩造反的人可以看出——這些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傢伙,並且還都把曾國藩當“凱子”耍。

別的人都不說了,就說曾國荃。他勸曾國藩造反的目地是什麼?


很顯然,就是讓曾國藩去擋槍,事成之後他做趙光義,天下都是他的。

畢竟,他年紀比曾國藩小的多,而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又只是個學問人,不懂什麼奸雄之道。只要曾國藩得了天下,他再弄死曾國藩,天下可就不是他曾國荃的了?

所以說,曾國藩造反,得便宜的不是他,而是鼓動他造反的人。他假如真滅了滿清,他也不是最終勝利者。他很有可能就是給人當槍使的炮灰。

另外,曾國藩招兵建軍時,打出的旗號是保衛儒教,報效君王。其手下的讀書人也是奔著這麼目標投奔曾國藩的。如果曾國藩造反了,等於他自己背棄了誓言。做了一個無父無君,不仁不義的亂臣賊子。到時候多數人必然會跟他分道揚鑣,甚至是群起而攻之。


第四,時代“不允許”他造反。

太平天國滅亡時,南方百姓已經歷經戰亂十幾年,天下思治,起兵不易。並且曾國藩是有大眼界之人,洋人,尤其是沙俄人,是個什麼尿性,他心裡應該是很清楚的。

假如說,因為他的造反使中國再亂,恐怕滅掉就不止是清廷了,而是整個中國。

既然造反不一定能成功,而且也沒多少人支持造反,再加上造反還會導致自己變成民族的千古罪人。曾國藩又何必要造反呢?


Mer86


前言:按正常思維來說,曾國藩手握三十萬湘軍,實力雄厚,當時的大清朝,朝局動盪,內憂外患,八旗子弟組成的八旗軍,軍心渙散,戰鬥力低落,八旗子弟們整日遛鳥賭博下窯子,可以說此時曾國藩只要振臂一呼,扶漢驅滿,率軍拿下南京,順勢一路北上直取北京,推翻滿清還是有機會的,既然有機會推翻滿清,有機會自己稱帝,我什麼曾國藩寧願一生為臣呢?是不是有著其他的原因呢?


一,曾國藩到底有沒有足夠實力推翻滿清呢?答案是有的!

作為曾國藩來說,完全有足夠實力在當時動盪的朝局下順勢成事,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原因之一:是因為湘軍號稱擁有軍隊三十萬,戰鬥力極強,在之前剿滅太平天國起義是立下赫赫戰功,在當時湘軍在大清朝各軍序列裡排名前列。

原因之二:自清朝入主中原以後,針對漢人的一些政策導致漢人與滿人積怨已久,反清復明可不單單是漢人的口號,而是付諸於行動的,而曾國藩是恰恰是漢人,只要曾國藩願意,振臂一呼,反清復明,驅除韃虜,匡扶漢室,此義舉,此大業相信會得到很多人支持。


二,那麼既然已經具有稱帝的實力為什麼還甘願一生為臣呢?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自古以來,造反也好起義也罷,講究時機,作為曾國藩,時機也正好,當時清政府時局動盪,各地民怨四起。曾國藩起兵口號也有了,驅除韃虜,匡扶漢室,軍隊也有了,三十萬湘軍,為什麼不願意動手呢?其實曾國藩也算是聰明的,表面看來軍隊有了,人心有了,但是要順勢起兵,還差很多,很難成功,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如下:


第一,清政府對於漢軍湘軍的使用策略是既用且防。

作為剿滅太平天國起義的主力軍,曾國藩的湘軍在戰鬥中漸漸壯大,實力不斷擴充,這些,清政府統治者是看在眼裡的,以漢制漢,湘軍是必須要用的,但是隨著它的壯大,大清朝廷對這支湘軍防範心越來越強,疑心越來越重。湘軍打下南京之後,清政府阿便做了相應部署限制湘軍,比如江寧將軍富明阿入駐南京城,鎮江駐紮了馮子材綠營軍,蒙古鐵騎僧格林伈部也已經南下。


第二,湘軍雖然號稱擁兵三十萬,但是派系眾多,內部矛盾激烈

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曾國藩佔了,大清朝局動盪,正是亂中爭奪天下的時機,人和呢並沒有佔?三十萬大軍裡,曾國藩的嫡系只有吉字營和水師,其他各營軍隊,山頭林立,各自為政,並不一定聽從曾國藩調遣,到時候,一旦曾國藩高舉反清義旗,估計軍中反對者不少,還沒出戰自己內部先亂,怎麼取勝。


結束語:利弊上文分析的很清楚了,趁勢起兵,看似條件成熟了,當時清朝朝局不穩,自己又有雄兵三十萬,打上反清復明旗號便可以得到廣大百姓支持,實際上呢?朝廷對於湘軍早就有了防範,既用既防,剛取得勝利就佈置富林阿馮子才僧格林伈等軍隊嚴密監防,加上自身三十萬湘軍又派系林立各自為政,試問該如何反清如何造反?這種情況之下,本身就深受儒家思想,忠君衛道的曾國藩主動選擇了削軍減俸的策略,來緩解朝廷對他的疑慮,可以說曾國藩不選擇臣勢起兵,甘願一生為臣也算是正確的。

圖:來源網絡


唯戀無名


說起曾國藩,可謂家喻戶曉的晚清名臣了,是著名的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有人推崇他為千古第一完人。特別是在成功鎮壓太平天國之後,更是位極人臣,官居一品,以文人獲封武侯,政客門生遍佈天下,達到其政治生涯的頂峰。

而在當時,曾國藩兵權在握,又控制了大清半壁江山,為何不借機稱帝呢?有書君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忠臣的意識強烈

曾國藩從小飽讀史書,可以說儒家思想已滲透到他的血液之中,骨子裡有著非常強烈的忠君衛道的觀念,不會被誰一言兩語輕易改變。

他同時也深知湘軍一旦造反,會讓大半個中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勢必生靈塗炭,屍橫遍野。

更進一步講,晚清時期的中國,清政府搖搖欲墜,剛剛才平定太平天國叛亂,如果再次發動內戰,只會使蠢蠢欲動的外國列強更加肆無忌憚地侵略中國,可能就要給中國帶來滅頂之災。

二、就是起事也未必成功,還受清政府及各方牽制

在曾國藩攻克南京之後,慈禧曾召見曾國藩,問候了其家人及軍隊的具體事務,這也是慈禧在側面敲打他,說明清政府對湘軍的一切動靜瞭如指掌。

向來清政府對於洋人欺凌,吏治腐敗、民生凋敝都表現的軟弱無能,但是對於內鬥和官吏的防控卻是老道的很。

另外,在兵力部署上,湘軍雖然在江南數省佔優勢,但王佳·官文卻牢牢佔據長江上游;富明阿、馮子材分守揚州、鎮江;曾格林沁又屯兵皖粵之間,這也證明了清政府對湘軍的防備。

三、清楚湘軍的實際戰鬥力,早已不復當年

湘軍雖然號稱三十萬大軍,其實能供曾國藩直接調動的也只有十萬多人馬,還包括了部分受左宗棠和湖南巡撫節制的兵馬。而且,湘軍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已不復當年之銳氣,軍風渙散,軍紀腐敗,戰鬥力明顯減弱。

基於以上各種原因,有書君認為以曾國藩的精明,是不會考慮不到的。所以別說他不想反,就算是想反也礙於阻力太大而選擇放棄。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曾國藩鎮壓完太平天國之後,湘軍號稱三十萬,滿清一個爛攤子,要是他造反,極有可能成功,他為什麼沒有造反。

一、且看曾國藩的身份,他雖然統領湘軍,本質上他是一個文臣。他沒有皇族、外戚、權臣的身份,他也不像劉知遠、郭威之類的領軍武將。

歷史上有文臣舉兵造反成功的案例嗎?貌似沒有。反而,歷史上留下一句“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的說法。

曾國藩比咱們懂歷史,他當然知道文臣沒有舉兵成功的案例,即使聽了別人鼓動,也就有賊心沒賊膽了。也不是說曾國藩沒那膽子,這裡是要說,歷史上造反的一般是武將,文官沒有造反的傳統。

中國人重傳統,尤其曾國藩這樣,生在清王朝、長在科舉下,特別推崇“君君臣臣”儒家思想的人,在沒有逼到一定程度時,天然就不會生出造反念頭。


二、時勢造英雄,那“英雄”也都是有能耐的人,在晚清亂局中,曾國藩能夠應時而起,成為滿清權柄最盛的封疆大史,也算是有眼界、有能耐的人。他即使有將滿清皇帝“取而代之”的想法,他也要估算一下敵我形勢。

其一、湘軍號稱三十萬,看上去嚇人。但是,總督名義上只有節制權,他直接領軍不超過10萬,其他的實際領軍的是各省巡撫、提督。在滿清威信尚存的情況下,有多少人會追誰他造反,還是個未知數。弄不好,曾經齊心協力剿滅太平軍的戰友,轉身就背後一刀。

其二、在剿滅太平軍後期,英法等列強完全站著了維護清朝的立場。李鴻章單獨出去組建淮軍,正好轄區包括上海,所以一直就有洋人軍隊打配合,李鴻章也因“媚洋固寵”扶搖直上。

要是曾國藩造反,很大概率,英法列強的槍口會對準他。以當時軍隊普遍對洋人心存畏懼的情況看,湘軍對上洋人,也沒多大勝算。

其三、玩弄權術,防止大臣尾大不掉這方面,慈禧比誰都內行,早就對曾國藩做了防範。在長江上游、下游佈置了自己的底牌(僧格林沁、富明阿等軍隊),就在湘軍附近虎視眈眈。名義上當然是配合湘軍剿滅太平軍,另一層意思就是要盯住他。

所以,剿滅太平軍之後,曾國藩看似兵強馬壯,但是要造反的話,成功的概率實在很低很低。


其實,曾國藩非要造反的話,最好的時機是在,湘軍成軍之後,太平軍實力未損之時,湘軍與太平軍合流,強強聯手,一鼓作氣足夠滅了滿清。可惜,“信孔子”的曾國藩應該跟太平軍合不來。


史料未及VL


原因很簡單,時機未到,還有曾國藩只有稱帝實力,並沒有堅守帝業的資本,至於為何甘願一生稱臣,有多種原因,有儒家思想的忠君愛國,有個人出事原則,也有為子孫後代著想。歷史上很多人都是被部下逼上帝路的,因為扶龍之臣歷來顯赫,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就是如此,在湘軍攻破太平天軍大本營也就是南京時,曾國藩部下想要曾國藩就地割據一方稱帝為王的呼聲十分高漲,其中有曾國藩愛兵如子的原因,有其手下功利心趨勢,更有湘軍以及漢人社會長期受清廷壓抑的結果。

古往今來,稱帝登基者眾多,然成就百年基業,富積子孫數代者稀少,整個華夏數千年封建統治歷史,王朝氣數超過百年者稀少,超過三百年者自秦後也只有宋朝,還要算上積弱的南宋。很多稱帝者,二世而亡佔絕大多數,更有甚者盲目稱帝,而後國運連帶自己的命運猶如蜉蝣,朝生夕亡。朝不保夕。所以說稱帝,搞獨立,在歷朝歷代都是技術活,運氣活,看天吃飯,加天賦異稟。我們看看當時的曾國藩是否有稱帝條件。

一.為人準則上 曾國藩就不願意稱帝

認真研究過曾國藩的人應該知道,曾國藩並不屬於,天資聰慧的類型,其參與指揮的戰役也多以失敗告終,他能有如此成就得益於,他下苦功,勤學苦練,另一個則是曾國藩善於借鑑他人成功的經驗,當然這也就意味著他人失敗的經驗他也同樣熟記於心,所以這也成為了他稱帝的第一堵牆,稱帝失敗者眾多,往來經驗比比皆是,不可重蹈之。曾國藩還有另一個身份是宗聖曾子的七十三代子孫,可以說儒家思想既是其成功路上的助推器,也是其拓寬道路的絆腳石,想要讓他造反,觸碰忠君愛國的高壓線,然手下為其帝業枉死,讓百姓流離失所,讓國家自此分裂,讓國外勢力藉此侵略,這是曾國藩不願意看到的。讓其揹負叛逆的罪名去死哪怕只是有這個可能都是他不願意接受的,這要是朱元璋在,是不會被禮法所束縛的。

二.當時稱帝環境並不是一片大好,順水推舟的局面

曾國藩從登科進士起用了十年從不入流的小官榮升為朝廷二品大員,放在如今就是從科員通過十年的努力晉升為正部級這種晉升速度可見曾國藩在官場上的時事通達。然而如此優秀的漢人已經受到剛登基的咸豐皇帝猜疑,因為漢人如此優秀位居重要位置是對於滿清統治不利的,所以藉著曾國藩回家守孝自然剝奪他的行政權利,但沒想未來給與的卻是兵權,因為太平天國起義運動勢如破竹,迅速殃及大半個南方地區,八旗部隊,和漢人的綠營無力阻攔,咸豐帝不得不重新啟用曾國藩,使其進行團練招聘,也就是募兵制,不同的是朝廷只給與官職,是不提供或者提供十分有限的物資的,錢糧多有地方地主出錢,出力,而滿清就是最大的地主,所以曾國藩想要造反,他的錢爸爸們,會不會同意還很難說,因為這樣會損害他們的利益。湘軍就是這樣的背景下建立的,在建立湘軍的過程中,曾國藩有發揮了他借鑑古人成功經驗的優點,他向著名抗倭英雄戚繼光學習,按照戚家軍也就是義烏兵的操練方式,以親人家庭為單位進行操練,常把兵團名稱稱之為,李字營,王字營等等。所以打仗時出現親人遇害的時候士兵的作戰會因悲痛更加勇猛。

這也是湘軍的傳統,而這傳統也以為著湘軍內部並不是鐵桶一片是有矛盾與衝突而朝廷也正利用了這一點,大肆提拔曾國藩手下,瓦解他的勢力。而當時清朝也有者,僧王這樣作戰勇猛的滿清郡王存在,他手裡擁有著大清國最後的精銳力量,曾國藩在軍事上不足以稱霸。事實僧王圍剿捻軍失敗後,滿清勢力大不如前,李鴻章,左宗棠,袁世凱等漢人陸續擔任清廷重要職務,手握兵權,直指辛亥革命被袁世凱攆下皇位。可以說如果曾國藩晚生個30年還是有機會的可惜,袁世凱用自身性命告訴我們就算可以稱帝時代卻早已經不允許了。

這也是當時天京淪陷為何形式大好曾國藩依然沒有選擇稱帝的原因。

袁世凱就是最好的例子。


闡史觀


題中所述著實不錯,憑藉著曾國藩手中緊緊握有的湘軍,確實可以獨當一面亦或是與晚清政府分庭抗禮,但事實上的曾國藩卻以“萬分忠心”的態度誓死效忠於晚清政府。在曾國藩身上,我們看到的更多是清廷“一等毅勇侯”的影子,即便曾公手握湘軍重兵,但在他的內心當中,從始至終似乎都沒有“造反”之類的想法,這大概就是後人語之言曰“愚忠”的原因吧?不過我們不難從歷史得知:晚清政府在對待勞苦功高的曾國藩之時,亦沒有走“兔死狗烹,卸磨殺驢”的路子,這一點足可以充分證明,曾國藩實在是沒有什麼理由選擇造反而背信棄義。

碾壓太平天國、挽救清朝傾覆,曾國藩連同湘軍的力挽狂瀾使國人充分認識到了“曾國藩絕非奸佞權臣”的真實性;發起洋務運動、助推中國步入近代,以曾國藩為首的洋務派用其實幹興國使國人看到了近代的曙光。曾國藩的崛起對於晚清那個時代來說,似乎在綜合因素之下顯得十分合理而又必然。一部《曾國藩家書》,又使我們看到了一個屬於曾文正公的不凡身影,“治學論道之經、持家教子之術”又將其以德求官、以忠謀政的內在秉性展現的淋漓盡致。以我一個後世子弟的角度來看,“忠毅”就是對曾國藩最準確的定型。

其一:儒家思想濃厚,忠君愛國為先

其實曾國藩早就可以於公元1864年剿滅太平天國之時“天京兵變,黃袍加身”了,但是此時的曾國藩卻沒有選擇步千年之前宋太祖趙匡胤的後塵,儘管湘系高官都接連奉勸,但曾國藩仍然選擇了忠字當頭,毅然決然放棄了“黃袍加身”的荒謬想法(這一想法也許放在他人身上稱不上“荒謬”,但用在曾公之身,似乎恰到好處)。眾所周知,曾國藩深受孔孟思想所包裹深化,我們姑且可以稱其為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夫子”。在曾國藩心目當中,忠君愛國勝過一切!

其二:湘淮兩頭獨大,湘系內部不穩

歷史在告訴我們“曾國藩沒有造反”的同時,亦透露出了“曾國藩不會造反”的話中之意,難道湘軍僅在剿滅太平天國之後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如果當初曾國藩果真冒然選擇造反的話,在我看來,那隻不過是地主階級的一次“太平天國”罷了。公元1864年太平天國覆沒之時,湘軍人數雖然已擴充到了20多萬人,但李鴻章的淮軍確實也已經兵強馬壯、獨當一面了。另外,湘軍內部當時看來,已經內在細分成為了幾大派系,這其實才是後期湘軍瓦解的主要隱患。

其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面對“反與不反”的抉擇下,曾國藩當然可以選擇造反了,哪怕身敗名裂,哪怕最終一死!但我們也要充分考慮到這位清代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對於家國天下、萬物生靈的考慮吧。第一點提到:曾國藩心目當中,唯有忠君愛國為首要,那麼當時中國的三萬萬同胞又該充當何種角色?


尚武菌


曾國藩心境成熟,手段老辣,是不可多得的一位人才,要知道沒有他清朝滅亡的時間可能會早三十年至四十年。期間有一段時間,他手握重兵,但卻沒有反叛清朝很有可能帶領中國打破晚清,中國被各國侵略的現象,但他卻沒有。

我認為曾國藩不稱帝有以下幾個觀點:

1、忠君愛國的思想

曾國藩的一生都是儒學的忠實擁護人,太平天國建立後,眼看外來的文化將要掀翻清王朝的統治,曾國藩立馬提議想要建立湘軍,打敗太平天國,來維護中國古老的文化儒家學。


1863年南京被曾國藩攻陷,也就意味著全國的軍事力量大部分都在曾國藩的手上,當時便有人建議曾國藩沿江而上,攻取北京,建國開元,來恢復我漢族的天下,沒有想到的是曾國藩想都沒有就拒絕了。


湘軍人才濟濟,而大清王朝已經搖搖欲墜,面臨著滅亡,此刻曾國藩只要帶兵進攻北京,大清必然被滅亡,可曾國藩由於忠君愛國的思想並沒有這樣做,如若他真的做了這件事情說明他起兵就是為了稱帝,復興儒學只是一個幌子。

2、沒有稱帝之心

曾國藩從始至終都是沒有稱帝之心的,他知道沒有大清朝廷的賞識,他是不可能做到兩廣總督,招募兵馬立刻就有淮西子弟響應,他知道這些都是大清給的,自己不能忘本,這時候反清無異於給自己扣了一頂大大的逆賊的帽子。


況且曾國藩知道李鴻章那些大臣根本不是好惹的,滿清皇族都害怕洋人,洋人都忌憚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都是一心扶持大清朝的,自己的手中雖然掌握著很多兵馬,但保不齊左宗棠等人都暗自招兵買馬。


因此還是做的一代賢臣的名號,也不會去做危難之時反叛的逆賊。

3、只想扶持大清不被洋人所滅

洋人欺辱滿清已然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洋人的屠刀下,有很多中國人的鮮血,曾國藩想要強國首先自己手中得有兵馬,而且兵馬還不能弱,因此太平天國成為了湘軍的磨刀石,造船造炮,表明了曾國藩一定要讓大清強大的決心。



可惜大清王朝已然病入膏肓,根本不是湘軍軍事如何強大能夠拯救的,清王朝的滅亡是註定的是不可更改的歷史,而曾國藩能做的只有保留自己賢臣的名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證大清王朝的安慰。

綜上所述:曾國藩確實是沒有稱帝之心的,他甘願稱臣只是為了大清王朝的延續,這是身為一個儒學子弟最起碼的一份忠君愛國的心,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