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歷時75年研究:擁有這種能力,會讓你受益一生

01

哈佛75年的研究,幸福從何而來?

有人問,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快樂?

這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問題,卻不容易給出回答。

從古到今,人們都在苦苦摸索答案,甚至窮極一生去追尋其中要義。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歷時75年的研究,叫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哈佛成人發展研究)。

該項目於1938年啟動,研究人員密切跟蹤並調查了共計724名參與者的一生,從少年到老年,年復一年,瞭解他們的工作、 家庭生活和健康狀況等。

研究對象分為兩組。一組是從哈佛大學選出的268名高材生,而另一組是從波士頓貧民區選出的456名小孩,他們來自20世紀30年代波士頓最困難最貧困的家庭。

研究團隊對他們進行密切隨訪、面談和身體檢查,包括腦部掃描、抽血以及訪問受試者的配偶和成年子女等。

多年後,這些年輕人長大成人,進入了各行各業,命運走向也各不相同。有人從社會最底層一路青雲直上,也有人恰恰相反,掉落雲端。

他們中,有人成為了工人、律師、醫生,甚至還有一位成為了美國總統;有人則淪為酒鬼、職場失意者或者患上了心理疾病。

75年的研究,長達幾萬頁的數據記錄, 哈佛研究團隊得到的最明確的結論是:

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人更加快樂和健康。

哈佛大學歷時75年研究:擁有這種能力,會讓你受益一生

為什麼得出這個結論呢?

因為研究發現:

那些跟家庭成員更親近的人, 更愛與朋友、與鄰居交往的人, 會比那些不善交際、離群索居的人, 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 還有,當智力達到一定水平後,一個人的收入主要取決於他與他人的關係水平。 一個擁有“溫暖人際關係”(warm relationships)的人,在人生的收入頂峰(一般是55到60歲期間)比平均水平的人每年多賺14萬美元。 而在職業生涯的後期,一個人兒童時代和母親的關係,與他們的工作效率正相關。......

總的來說,那些社會關係良好的人,無論在家庭、工作、收入,還是健康上,都比那些人際關係糟糕的人要好得多。社會關係良好的人,也相對生活過得比較幸福。

02

為人際關係而苦惱的職場人

我有個朋友,比較內向,不擅長人際關係的處理。雖然生活中有朋友但很少,常常感覺特別孤獨,覺得沒人懂她。

在工作中,她習慣默默做事,不“邀功”,也很少說困難。以致於很多時候最難幹、最不出彩的苦活兒累活兒都是她在做,到頭來卻感覺沒有那些能說會道的同事受領導重視。

平時同事吃飯,私下聚餐很少叫上她;即使她有參與,也是一個人默默坐一個角落,看別人侃侃而談。回來後,心裡暗暗下決心:下次再也不去了,寧願回家對著貓貓狗狗。

但結果下次又乖乖赴約:

雖然我不擅長溝通,但是也不能讓人覺得我不合群、不好相處...

我朋友其實人真的很好,相處過的人都說她友善、好人,別人有困難也願意幫,但是對人際關係處理卻不得要領。她時常為這件事感到很苦惱,除了工作,也影響到生活了。

她說,

“我真很羨慕那些性格活潑開朗,惹人喜愛的人啊。他們明亮耀眼,有很多朋友。我也希望成為那樣的人。但做同樣的事,說同樣的話,很可能就不那麼討喜了。”
哈佛大學歷時75年研究:擁有這種能力,會讓你受益一生

跟我朋友一樣面臨人際關係困惱的,相信還有很多職場人。

而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宅,甚至社恐都很常見。

為什麼會這樣呢?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三點:

一、無效社交耗費了過多精力。

有人吶喊,讓我們退群,清微信好友,戒掉朋友圈,原因是這些是無效社交,即使你微信加到五百人又怎樣,有幾個能經常聯繫的?又有幾個交心的?

還有那些垃圾信息群,一下子幾千條信息,看都看不過來。這些無效社交,耗費了我們過多精力。

低質量的社交,帶來的負面情緒更深,其作用和收效甚微。漸漸地,我們討厭社交、抗拒社交,寧願宅在一個空間。

二、糟糕的溝通方式和社交經歷。

糟糕的溝通方式和糟糕的社交經歷,會一點點打擊人的自信心。

包括我自己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小時候,因為不愛說話,跟同學們玩不到一塊。有一次終於鼓起勇氣融入周圍的小夥伴,結果因為在一大群人中說錯話,引起大家鬨堂大笑。自己覺得太丟臉了,所以之後更加抗拒主動融入一大群人,也不喜歡當眾演講了。

三、內耗太大。

心理學層面有一個觀點是這樣說的:

“層次越低的人,越容易陷入內耗之中,這樣不僅會自己感覺活的很累。還會更進一步封閉自己,牴觸他人。”

所以,為什麼會有人覺得一次社交活動,老耗費精神力了,感覺“智商”都跟不上了。別人談的話題高大上,我怎麼一點也聽不懂啊?

於是越來越害怕參加社交活動,特別是一些相對來說level比較高端的社交活動。因為自身積累少,哪怕是一個笑料包袱、抖一個小機靈,別人那麼順其自然,我卻要想老半天,講個笑話結果冷場了,真是太尬了!

03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去改變

有人說,“我為什麼要去改變?每個人個性都不一樣,怎麼喜歡怎麼來唄!”

這裡,我想用一些網友的切身感受來回答。

一位網友說:

開始我也像你這麼認為,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社會更傾向於善於交際,溝通的人,相較而言,他們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另一位網友則說:

內向的人幸福感很低,甚至很壓抑(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因為我原來就是個內向的人)。人際關係一定要擴大,畢竟擴大了才有機會選擇,找到知心朋友的概率也大了不少,人際交往質量也會好很多。所以說,如果現在的狀態自我感覺已經非常不好了,那就一定要變,變者才能圖強。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 “我不合群,我要改嗎?”。

來自復旦大學的辯手熊浩則提出:合群,其實是一種能力。

跟所有能力一樣,如果你鍛鍊它,你會積累,你會進步!

哈佛大學歷時75年研究:擁有這種能力,會讓你受益一生

說白了,人際交往能力也一樣可以後天習得。

上面說的我朋友的例子,她想跟別人一樣,但為什麼“做同樣的事,說同樣的話,很可能就不那麼討喜了”呢?

其實,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有內向的有外向的,有文靜沉穩的,也有活潑開朗的。生搬硬套無疑是走不通的。

你得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去改變。

雖然個體有差異,但我認為大致有兩點是相通的。

一、心態轉變。

上面說了,處理好人際關係是一種能力。所以,你大可不必苛責自己的性格,內向外向根本不是決定性因素。先擺正好心態。

內向的人也可以去通過學習去改變,去掌握這項技能。

只要心態積極,以開放的態度一點點去學習去改變,都是有技巧的。一步步來,這本來就不是一項立竿見影的能力。通過長期的鍛鍊和積累,你會一點點發現自己的進步。

另外關於種種社交,大可不必一刀切。

有人因為垃圾群、一堆不認識的“微信陌生好友”不勝其擾;

卻也有人通過利用朋友圈建立個人品牌和形象,增加資源和渠道,工作因此獲利。

我們應該拒絕的是一些損耗形式的無效社交,而不是讓你自我封閉、不社交。

還有,有過糟糕社交經歷的夥伴,當你慢慢打開內心,你會發現,不是每個人都是那麼糟糕的,學會分辨,學會接納,也學會剔除,是我們在人際交往道路上一直要做的事。

二、豐富自身內涵。

至於“內耗太大”,因為擔心自身經歷見識淺薄而懼怕社交,最有效的改變方法永遠是——提升自我,豐富內涵。

多讀書,多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外面的見聞,奇聞異事,多結交博學、多才、內涵豐富、有想法的人,你會因此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

很多博學的人都是能侃侃而談、話題都信手拈來的。他們不用放低姿態、刻意討好來換取別人的喜歡和接納。他們內心足夠強大,也特別有人格魅力。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在《持續的幸福》一書中,提到幸福人生的5個要素,最不容忽視的一個要素,就是良好的社會關係。

良好的社會關係,是通過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來維持的。

這種能力,不是別人賦予的,而是來自於你自身,來自於你想要追尋快樂、幸福人生的決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