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35歲了,還不結婚,真自私!”“結不結婚,和自私沒關係”

我是子文,專注婚戀情感,個人提升。點擊右上角【關注】,擁抱幸福!

“你都35歲了,還不結婚,真自私!”“結不結婚,和自私沒關係”

01.

在大城市裡,有些年輕人到了適婚年齡,也還是單身。之所以單身,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的人一直在找對象,但是都沒有遇到合適的;有的人並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類型的異性;有的人因為暫時沒有找到合適的,被迫單身等等。

在七大姑八大姨各種催婚攻勢下,很多未婚男女青年“痛並習慣著”。還有一群人,他們選擇了個性生活。在他們之中,有的找到了另一半,他們住在一起但不結婚,用一個比較貼切的詞形容是“同居生活”。此外,還有的男女已經結婚,但是他們不要孩子,是丁克一族。

“你都35歲了,還不結婚,真自私!”“結不結婚,和自私沒關係”

02.

小梅畢業5年了,大學一畢業就來到了上海工作。在這5年中,她遇到過令自己心動的男生,可是自己的事業心很重,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公司項目上了。曾經令她心動的男生,和她短暫交往後就匆匆而別,此後,小梅一直單身。

有一次一個大學同學麗麗來上海出差,在小梅的提議下,和另一個在上海的同學陳倩一起吃了個飯。三個女生,剛好湊起一臺戲。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三個就畢業5年了。記得我剛畢業的時候,什麼都不會,找了個辦公室文員的工作,整天給領導端茶倒水,人家還以為我是保潔阿姨。”麗麗打趣著說。

“可不是嘛,時間真是一把殺豬刀。記得我剛畢業的時候,還不想離開學校,覺得在象牙塔裡待著真是幸福。後來出了社會,才發現學校的環境真是天堂。”小梅回應道。

這時,陳倩聽她們兩個說完,才慢條斯理的說:“我和小梅都在上海工作,平時我們都很忙,一年也難得吃上一次飯,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容易,都是為了討生活。像我去年回老家和老公結婚了,現在老公也來上海了,租在浦東一個鄉下地方,不容易。”

“你都35歲了,還不結婚,真自私!”“結不結婚,和自私沒關係”

小梅回覆道:“我公司項目忙,到現在都沒時間找對象。陳倩你算好了,找了個對你好的男人,多貼心。每天都能看到你在朋友圈裡曬照片,真是令人羨慕。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能結婚,也許一輩子打光棍,做尼姑了。”

麗麗聽小梅這麼一說,順便補了一句:“我的孩子都一歲多了,過幾年可以打醬油了。小梅,如果你不嫌棄,可以做我女兒的乾媽。結不結婚要看緣分,急不得,現在聽說有些人結婚了也做丁克,何況那些準備一輩子單身的人。”

此時,小梅點了點頭。而陳倩來了一句:“我公司裡有個男的都35歲了,有次大家閒聊,聽他說自己準備做個光棍,不結婚。還說自己沒什麼錢,把自己養活好就算不錯了。結婚是要錢做支撐的,如果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生了孩子出來也怪受罪的。這個小年輕說得挺在理的,但我總感覺他有點自私。不結婚不要孩子,那他家不是絕後了?他父母不著急嗎?”

小梅聽陳倩這麼一說,心裡覺得她思想有點保守。小梅在上海也那麼多年了,她曾想過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真打算一個人過一輩子了,一個人自由自在的,不用受別人的氣,也是挺好的。

可是,在老同學面前,小梅沒有馬上反駁陳倩的話,只是微微一笑著說:“是啊,這個世界那麼大,什麼人都有,有的人想法就是和我們不太一樣。”

麗麗也補充道:“我就希望自己的女兒健康成長,其他人的事情,我可管不了咯。”

“你都35歲了,還不結婚,真自私!”“結不結婚,和自私沒關係”

03.

陳倩的觀點,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就像我身邊的一些同事一樣,他們也覺得如果一個人不結婚,不要孩子,光讓自己過得愜意了,不考慮自己父母和家人的感受,是一種自私的行為。我們從小到大,都被教育成要做個聽話懂事的人。且先不說這個教育理念是否完全正確,一個人如果只顧及自己的生活,不去結婚要孩子,是會讓很多人看不慣。

但是,我在這裡想分享的是:結不結婚,是每個人的權利,和一個人是否自私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一個人是不是要結婚,並不是強制的,是不是一定要有後代,也不是強制的。

“你都35歲了,還不結婚,真自私!”“結不結婚,和自私沒關係”

人的情感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和體系。有的人適合結婚,當他遇到合適的另一半時 ,會選擇和另一半攜手進入婚姻生活中,將會有他們的孩子。這樣的愛情和婚姻,是很多人嚮往和追求的。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找不到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同理,也不會有所有的人會結婚,會生兒育女。在這些人中,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了一種和普通人不太一樣的生活。如果他們的行為是合理合法的,那麼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將是得到保護的。

如果你覺得一個人是丁克,是光棍,你無需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他,也不用覺得人家的行為是自私的。這個行為,和是否自私無關,是個人選擇問題。此外,當談論一個行為是否自私時,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需要放到具體的語境,具體的大環境下去看待。

我相信,我們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好,也會變得越來越多彩。當我們的想法和觀念和他人不同時,可以適當的有一點同理心和共情力,試著從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問題。不要因為對方的想法和行為和你不一樣,就去馬上否定它。

“你都35歲了,還不結婚,真自私!”“結不結婚,和自私沒關係”

今日話題:一個人如果不結婚,是自私的表現嗎?

---------------------

關注【子文說情感】,專注解惑情感、兩性、婚姻、家庭、養老、個人提升問題。

子文,10萬+爆文作者,專欄寫作者,自由職業。有情感問題,請私信子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