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兩個謀反,朱棣為什麼會成為最失敗的父親?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最是無情帝王家。在封建王朝時期,為了爭奪那至高無上的皇權,帝王之家發生了無數父子相殘,兄弟相殺的人間慘劇。


其中,最極端的例子便發生在明成祖朱棣身上。


朱棣終其一生只有3個兒子(幼殤的朱高爔除外),除了太子朱高熾本來就是皇位繼承人,無需謀反,其餘兩個兒子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竟然都曾發動過政變,企圖陰謀篡位。


也就是說,朱棣的兒子中,能反的都反了,比率達到了百分之百,不可謂不極端。


以下,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發生這種情況背後的原因。

三個兒子兩個謀反,朱棣為什麼會成為最失敗的父親?

(朱棣劇照)

原因一:嫡子之爭


首先,朱棣的三個兒子都是徐皇后(開國第一功臣徐達之女)所生的嫡子。這對於後宮佳麗三千的帝王來說,實屬不易,非常罕見。


按常理說,同母兄弟的感情應該更好,但是,這並不適用於帝王家。相反的,正由於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三人都是根正苗紅的嫡子,所以他們對皇位都有更高的覬覦之心。


儲君之位只有一個,被老大朱高熾佔去了,所以,謀反篡位的種子悄悄在朱高煦和朱高燧心中萌芽。

三個兒子兩個謀反,朱棣為什麼會成為最失敗的父親?

(朱高煦劇照)

原因二:天平失衡


老大朱高熾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但是,朱棣卻十分不喜歡這個兒子,他最器重的是老二朱高煦,最寵愛的是老三朱高燧。


當朱棣情感的天平開始傾斜,朱高煦與朱高燧的野心也自然隨之滋生。由於朱棣一而再再而三縱容朱高煦和朱高燧的不法行為,他們變得愈發肆無忌憚,以至於開始謀劃弒兄殺父,篡奪皇位。

三個兒子兩個謀反,朱棣為什麼會成為最失敗的父親?

(朱棣劇照)

原因三:上行下效


當然,以上只是次要原因。縱觀歷史,嫡子相安、長幼有序的例子也不勝枚舉,朱棣的兒子們之所以都熱衷於謀反,另有本質原因。


中國有個詞叫“父為子綱”,正所謂“上行下效”、“上樑不正下樑歪”,朱高煦與朱高燧的“劣根性”實則都是繼承於朱棣。


眾所周知,朱棣是著名的篡位皇帝。


曾幾何時,朱棣以清君側之名發動了震古爍今的靖難之役,以區區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他的英明偉大和文韜武略自然不容置疑,但是,造反就是造反,縱然創下千古偉業,也無法掩蓋朱棣篡位的事實。

對於這一點,古人心知肚明,今人心知肚明,朱棣的兒子們又何嘗不是心知肚明?

三個兒子兩個謀反,朱棣為什麼會成為最失敗的父親?

(朱棣畫像)


朱棣開了一個壞頭,樹立了一個不良典範,以至於讓天下人隱約覺得,似乎,皇位也是可以篡的,爭一爭,搶一搶,說不定就可以登上那至高無上的寶座,掌握那至高無上的權力。九五之尊誰不想當?當道德與禮教的枷鎖被朱棣打開,謀反便成了一件很容易被接受的事情。你可以篡位,我為什麼不可以?


朱高煦也這麼認為,所以他學朱棣企圖篡了侄子朱瞻基的皇位,只是未能如願。朱高燧更絕,他等不到父皇死,乾脆趁著朱棣重病,企圖弒父篡位,只是照樣未能如願。


三個兒子,兩個謀反,這就是朱棣的悲哀,他那得之不正的皇位是他一輩子的心病,也是他半生不幸的根源。


篡位成功,君臨天下,朱棣是成功的,但同時,家門不幸,備受爭議,朱棣也是失敗的。

朱棣的後半生是在惶惶不安中度過的,他徹夜難眠,至死都在找尋建文帝的下落,他害怕活著時被奪走皇位,更怕死後遺臭萬年。


朱棣的後半生到底有多痛苦?或許可以從一個史實中得到佐證。朱棣有後宮佳麗三千,僅史書中有記載、有名號的妃子就超過了二十人。但值得玩味的是,朱棣所有子女都出生在他篡位以前,他在位的二十二年期間,整個後宮女子,竟然無一人為他生下一兒半女。


不難猜想,朱棣在壯年時身體便出現了嚴重問題。不難推斷,這與他的焦慮有關。不難肯定,這種焦慮正是源於他的篡位行徑。

三個兒子兩個謀反,朱棣為什麼會成為最失敗的父親?

(朱允炆與朱棣劇照)


可以說,朱棣為他的謀反篡位付出了巨大代價,他冒天下之大不韙取得的成功,讓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士大夫唾罵他,後人詬病他,連他的親兒子們都效仿他,成了十惡不赦之人。


試想一下,當朱棣得知,他最寵愛的兒子朱高燧為了篡奪他的皇位,不惜派太監毒死病重中的自己,他是怎樣的心情?憤怒之餘,更多的或許是悔恨和自嘲吧。所以,朱棣最終並未殺了謀反的朱高燧。


朱棣放過了朱高燧,實則是想放過那個不堪的自己。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國榷》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