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晚年為何要和有恩於自己的曾國藩徹底決裂?

朝堂之上,恩恩怨怨是非曲直,到最後是誰也說不清。一旦涉及到政事,任何感情都會質變。也許之前有恩的兩個人會反目成仇,也許從前可以稱兄道弟的兩人會因為政事的對立而相互詆譭起來;就如曾國藩和左宗棠的關係一樣。當初左宗棠之所以能在朝堂崛起,就是因為有曾國藩對他的屢屢提攜。梁啟超曾評價李鴻章是因為先有了曾國藩,才有了後來手握朝廷重權的李鴻章;可以說李鴻章是登著曾國藩給他鋪墊好的階梯上的位。而這也因為曾國藩有意要從朝廷一線退居下來的緣故;所以才主動讓李鴻章搭著他的肩膀向上爬。

左宗棠晚年為何要和有恩於自己的曾國藩徹底決裂?

而左宗棠與李鴻章的情形是頗為相似的,若是左宗棠離開了曾國藩的提攜,可能連入朝為官的機會都是渺茫的。這並非說左宗棠沒有本事,而是晚期的朝堂不是有能力就能進的;而且他的為官道路是頗為坎坷的。不僅如此,曾國藩對於左公還有救命的大恩情。然而就是有了提攜和救命之恩,左宗棠最後還和曾國藩徹底決裂了,致死兩人的關係都未緩和多少。

能力出眾的人總是自負的,左宗棠就是這麼一個天生我才自負之人。可是他有自命不凡的爆棚信念,卻沒有一路順暢的官途。左宗棠僅比曾國藩的年紀小上一歲,不過他卻比曾國藩要早兩年考中舉人;所以當時左公對自己的未來很是意氣風發,對於將來科舉中榜自是信心十足。然而現實卻給了他重重地一擊,本來左宗棠是可以在兩年之後的科舉會試上中第;可是誰會料到當時湖南的名額已經滿人了。所以他的名字就從榜上被撤了下來,只得了個"譽錄"之名倒是能當個繕寫的文書。這對自負的左宗棠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不甘心的他決定來年再重考科舉。

左宗棠晚年為何要和有恩於自己的曾國藩徹底決裂?

可是三年後的科舉考試他又落榜了,反倒是曾國藩在這年考中了。面對這個結果,左宗棠無疑是對科舉失望透頂了;於是他寫信給家人表示今年又榜落孫山,從此不再考科舉不與群兒爭道旁的苦李。這話中吃不到李子說李子苦的意味有些明顯了,不過左宗棠之後來真沒再去考科舉了;而是回到家鄉讀書教書育人了。要知道林則徐在世的時候曾讚譽左宗棠是絕世的奇才,可惜卻是這麼一個結果有負奇才之名呀。本來左左宗棠還想借助林則徐步入官場向上爬,然而還沒等他付諸行動林則徐就去世了;這如何不讓他心情煩悶沉重。

而曾國藩卻從中榜後一路在官場上青雲直上,地位和權勢那是一年要比一年好;僅是十年的時間他就從朝中小官做到了禮部侍郎的二品高階。而這個時候的左宗棠還在朝堂之外徘徊,鬱郁不得志就是當時他的寫照。曾國藩的確是好運連連的,就是回家丁憂也能有莫大的升官機遇找上門。若是換成他人,或許只能在家老實地呆個三四年再重回朝堂。可是曾國藩卻在此期間,趁著太平軍肆虐湖南創立起湘軍;並讓湘軍成為晚清鎮壓太平軍起義的強力軍隊。自此,曾國藩就成了晚清朝廷的鞏固大臣;憑藉著湘軍讓滿清入關以來打壓漢官的情況得到好轉,漢族官員的崛起就此開始。

好在左宗棠也憑藉著不錯的能力,先後進入張亮基和駱秉章的湘軍幕府並作出了一番成績;使得他的才能也逐漸朝廷所知,就連當時的皇帝咸豐也知曉他的存在。八年的幕府生涯可謂是讓他崢嶸的頭角盡顯,本來朝廷也是想讓他入朝當個官的。但是他因為一直對當年科舉屢次不中而耿耿於懷,所以他自然是傲嬌地拒絕了;當時的他暫時還放不下心中的芥蒂。最後還是有曾國藩為他向朝廷舉薦,左宗棠才得以有了浙江巡撫一職;並逐步艱難地走向權勢滔天的中興名臣之位,可以說左宗棠欠了曾國藩很大的人情。

左宗棠晚年為何要和有恩於自己的曾國藩徹底決裂?

然而左宗棠卻不是這麼想的,他一直以來都固執地認為曾國藩只是運氣逆天;若論才華曾國藩僅是一般哪能比得上他,至多就是他的精神上可嘉罷了。左宗棠一直自認為自己才華沖天,就是他的科舉之路難以走不通;所以他才不得不憋屈了這麼久的時間才大展他的才能。晚年他作的《銅官感舊圖》的畫序就表明了他心中所想,他認為當初曾國藩在靖港因大敗投江自盡成功了,天下離了他還是會有救的;因為還有他左宗棠在。言外之意就是若曾國藩擋了他的道,若是他命隕這天下第一的功名就是他的了。

想當初左宗棠以幕僚之身辱罵朝廷命官之後,被人到朝中參了一本。本來他會因此而惹上麻煩甚至有殺頭之禍,就是有曾國藩為他四處奔走請人為他到皇帝面前說情;才使得他撿回了一條性命。並且左宗棠的楚軍也是在曾國藩的幫助下才組建成功的。然而他屢次得曾國藩的大力幫助,可心底裡卻始終是瞧不起曾國藩的。僅是幾次接觸下來,他就評價曾國藩人品雖正派也敢於人士,但是其才平平無奇難成大事。這是對一個恩人的態度?簡直就是說他是白眼狼也不為過。

不僅如此,左宗棠還在曾國藩背後接連捅了幾刀。一次是曾國藩本想借父親病逝撂擋子來脅迫咸豐帝給他督撫實權,結果得了個滿面灰。而左宗棠這時不但沒有幾句安慰的話,反而是對他是大加嘲諷;狠狠地在他的傷口上撒鹽。之後,曾國藩雖因此很長時間都沒有搭理左宗棠。但是當他重新出山的時候,還是選擇了原諒主動修復兩人的關係;並更是不餘力地幫助他。然而得到卻是,左宗棠又對紮了深深一刀。當時湘軍平定了太平軍後不小心放跑了幼主,也就是洪秀全的年幼的兒子。

左宗棠晚年為何要和有恩於自己的曾國藩徹底決裂?

本來就是逃跑了偽幼主也不能對晚期造成什麼威脅,所以曾國藩就上表朝廷之時撒了謊表示幼主已焚燒而死。這時左宗棠就跳了出來揭發他撒謊,並把幼主逃走的危害擴大化。這樣的一刀下去不可謂兇狠;所以最終曾國藩怒了徹底和左宗棠決裂,兩人就這樣成了朝堂的政敵。其實這也有兩人做戲給朝廷看的緣故,他們倆都知道帝王最忌諱重臣抱團。若是他們不這麼敵對,不僅是烏紗帽不保很可能連性命都堪憂。所以左公晚年雖總是詆譭曾國藩,但是對其家族還是頗有提攜的;大義和分寸他算是把握的很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