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若取消“公攤面積”,以後買房按套內面積計算房價會便宜嗎?

其實一直以來,所有買過房的朋友等交房的時候都有一種“短斤少兩”的感覺,罪魁禍首就是大家都瞭解的房屋“公攤面積”。

大家翻看58同城上在售的高層房源,一些房子公攤率能達到25%,買個100平的房子,交房收房時發現房子可使用面積左右75平。以青島房價均價為例,翻看58同城上李滄1套100平的房子,需要200萬左右,結果實際居住面積跟家裡以前住過的60平單位老房子差不多大,真的會有種被坑了的感覺,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過。

青島若取消“公攤面積”,以後買房按套內面積計算房價會便宜嗎?

青島若取消“公攤面積”,以後買房按套內面積計算房價會便宜嗎?

對比國際上的其他國家或者我們國家的香港地區,現在計算房價基本都以“套內面積”來計算(房屋總價=房屋實際套內面積乘以房屋單價),這樣的計算方式更真實,越來越多專家開始呼籲我們的房地產市場該與國際接軌,也該按“套內面積”計算房價。雖然這個提議是好的,但如果實際執行起來,可能會遇到兩大障礙,也關係到我們這些購房客戶的切身利益:

青島若取消“公攤面積”,以後買房按套內面積計算房價會便宜嗎?

1、如果取消公攤面積,不再按照建築面積而是按照“套內面積”算房子總價,開發商會不會採取“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做法?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將房屋單價提高。

這樣以來,房屋總價跟執行“套內面積”之前沒有差別,購房客戶的利益誰來保障?誰來監督開發商制定合理的“套內面積”單價呢?

青島若取消“公攤面積”,以後買房按套內面積計算房價會便宜嗎?

2、如果取消公攤面積,屬於公攤部分的維修費用、物業管理費用怎麼收取?

是所有小區業主平分還是房地產開發商獨自承擔?大部分小區物業跟開發商是一家公司,有沒有可能會變相提高物業費?

3、對於前期已經買了房、交了房的業主,之前是按照建築面積交納房屋房款、物業費用等所有相關費用的,後期取消“公攤面積”後,這部分費用是不是應該退給業主?

青島若取消“公攤面積”,以後買房按套內面積計算房價會便宜嗎?

以上就是關於一旦取消“公攤面積”所引發的疑問,大家又是怎麼看未來有可能取消“公攤面積”這個事情呢?留言和我討論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