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节假日,各种“爆通讯录”上你的身了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是出借人的活命钱,子女上学的学费,看病的医疗费。——催收是一个有崇高使命的职业。

通讯录是一个人的出身(血缘关系:父母,兄弟姐妹,姑姑,舅舅等。也有乡里乡亲。),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里面有小学,中学,大学的老师同学。也有工作后单位的领导,同事),也是一个人未来无限可能的源泉和支撑(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

通讯录在现在的商业里看来,就是数据资源了吧,这个比喻不太准确。

21世纪数据就是核心生产力。历史上,人口,技术,电力等曾经是核心生产力。记得哪位商业大佬这么说过。

通讯录很重要!

这个节假日,各种“爆通讯录”上你的身了吗

催收方式中有一种很奇葩的技术手段:爆通讯录!

或者通过话务中心工作人员拨打借贷人自己上传和运营商提供的通讯录名单,

或者往户籍地,工作单位,住址发律师函,传票以此达到爆通讯录的目的。

爆通讯录的目的是要毁坏借贷人的社会形象,以逼迫借贷人还贷来修复形象吗?

对借贷人的社会关系广而告之:他是个无能的人。结果是 大家远离他,孤立他,甚至以“多数对少数”的逻辑来虐杀他。

如果他是暂时没钱,或许这样能逼出钱来。如果他此时是破产,穷困潦倒,这样就是把孙行者压倒了五指山下了。

还是寄希望于借贷人的通讯录联系人发扬“雪中送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品质替借贷人还钱?

市场经济时代,商品交换原则无孔不入,看涨不看跌,人人是风控专家的空间里。爆通讯录,这个技术手段真的是个概率成功事件。

如果这个人真的有价值,专业机构有着专业风控团队,有着大数据支持,早就给出天使投资了,或者其他支援,以求“一本万利”。

假若没有,抱歉。群众的眼睛不比专业机构的差。

媒体上,有人捐建希望小学,资助优秀的贫困大学生。请注意:小,有无限可能。贫寒但优秀。

这种做法的合法性(个人隐私的保护是否是选择性的),对社会大局的利弊比例(债能追回多少,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散,轻生或走上不法之路)暂且不谈。对出借人的血汗钱,活命钱,采用这么不严谨的态度是应该反省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