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世界一直在變

唯有被記錄的時光不變

NO.39 -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文|蔡佳劍

圖片|蔡佳劍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提及福建晉江,可能唯有“豪”字可以形容了。因為在大多數外地人眼裡,晉江嫁出一個女兒的嫁妝之多一度成為一個時代的話題。每每也會出現在各大網絡頭條引起譁然。當然這也是隻是存在於少部分的家族之中,並不是人人都能拿出如此闊綽的手筆。

晉江作為福建經濟領頭城市絕對有過硬的實力,你腳上穿的鞋,手上用的紙,嘴裡吃的零食,家裡用的建材,似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出自於晉江。就像安踏說的那樣,晉江“永不止步”。

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讓這裡成為福建工業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中國工業百強縣、綜合實力百強縣、最佳商業百強縣。這些所賦予晉江的榮譽,都歸功於閩南人的“愛拼才會贏”的精神所在。

晉江一個縣級市的GDP,在數十年前時至今日都遠遠超過福建某些地級市。規模龐大的園區,井然有序的廠房,在這裡俯仰皆是。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晉江的現代化城鎮建設也非常迅速,當我們透過高樓林立的的縫隙,卻也不難發現一個依舊古樸,紅磚建築鱗次櫛比的古厝——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2015年從萬達離職,就離家來到晉江安海工作,那時候從泉州市區到達安海鎮路途需要經過晉江萬達,五店市就隱匿於這個晉江最為繁華的位置。一來二往就漸漸對五店市這個紅磚“番仔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蔡氏家廟)

唐朝開元年間,蔡姓七世孫五人,在晉江青陽山下的官道上,開設五間餐飲店做起了過往行人的生意,後來口碑慢慢聲名遠播,就被百姓譽為“青陽蔡,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當然如今的五店市不再是隻有五間店鋪這麼簡單,眾多中西合璧的“番仔樓”“閩南大院”坐落於此,重新改造翻修成為有濃厚商業氛圍的街區。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早期的晉江人很多遠渡南洋“探”大錢,衣錦還鄉之後就在自己的家鄉建起大厝。這些大厝深受當時東南亞殖民地建築的影響,所以就被稱為“番仔樓”。閩南話的意思就是洋樓。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渾圓厚實的傳統馬鞍脊、精緻磚砌的西式鍾型窗、雕刻精美的西式雕塑是他們的中西合璧的典型元素。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每座番仔樓的背後,都是一個個,為了謀生而背井離鄉白手起家打拼後,榮歸故里的故事。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莊氏家廟)

蔡氏家廟與莊氏家廟修建於北宋,是五店市規模最大的兩座家廟。古時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廟,作為祭祀祖先的場所。莊氏家廟門前的“狀元”牌坊,亦能說明其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家族。“十一狀頭直以高風輝歲月,千餘進士盡收文藻佐江山。”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五店市的中心是一灣池水,有鯉魚嬉戲,有荷花含苞待放。周邊的“番仔樓”就成了可以接待遊客的閩南餐廳。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沿著青石板小路遊覽五店市,其中的閩南文化特色無處不在。名人故居、民俗文化園、美術展等都是免費向遊客開放。這裡絕大多數是裝修與五店市建築原汁原味的私房餐廳,在池邊小憩品上一壺安溪鐵觀音亦或是在“番仔樓”的小閣樓來一次與閩南菜餚的舌尖之旅。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窄窄的紅磚長巷,

訴說一段舊舊的往昔歲月

旅行指南

交通:泉州市區可以在客運中心站乘坐前往安海的小巴,在晉江萬達下車,步行五分鐘就到了。晉江火車站可乘坐15路、21路在晉江汽車站/百貨大樓下車。

門票:免費

餐飲:推薦入口處的美食廣場、家宴、八婆婆、榮先生等餐廳(必吃菜品:海蠣煎、土筍凍、薑母鴨、肉粽、雪花膏、沙茶)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