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為何能火到日本?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我在中國買了部手機。華為的。

這部手機確實很有趣。內置APP相當的豐富。也許是全世界年輕人的共同偏好,如今在手機APP中成為主流的是短視頻。中國的手機只要一開機,馬上就會有這類短視頻的平臺映入眼簾。除了抖音、快手和好看視頻之外,以往的一些APP也在積極拓展短視頻業務。

短視頻APP的代表無疑是抖音(在海外上線的國際版名稱為TikTok)。

據美國調查公司“Sensor Tower”統計,在2018年第一季度,從蘋果App Store的APP下載數來看,排在世界首位的是TikTok。

其影響力首先明顯體現在音樂的世界裡。

美國的說唱歌手Lil Nas X演唱的《Old Town Road》在美國的音樂排行榜Billboard的單曲排行榜上連續17周排在第1位(截至8月3日)。在Billboard 的約60年曆史上,刷新了歷年最長紀錄。

其長時間位居榜首的原動力被認為正是抖音TikTok。全世界的年輕人都以這首曲子作為背景音樂,大量發佈模仿牛仔和女牛仔的視頻,在此推動下,曲子大為走紅。

音樂行業的專家表示,今後意識到在抖音TikTok上使用的作曲或將不斷增加。

抖音為何能火到日本?

在日本,TikTok開始成為話題或是去年(2018年)前後。當時在推特(Twitter)和YouTube等平臺上,廣告變得異常醒目。由於廣告出現頻度特別高,表示“TikTok廣告令人討厭!”的呼聲增漸起。但是,年輕人的想法很有趣,在之後惡搞視頻成為話題,知名度不斷提升。

日本版TikTok原本以十多歲的年輕人、尤其是女初中生和女高中生為中心受到歡迎,但在如今,或許是認識到經濟效益的巨大,在商業界也成為受到關注的APP。在2017年夏季被推出以後,受名人利用等推動,1年後的每月日本國內總播放次數達到130億次以上。(2018年7月的數字)

據數字相關領域的大型媒體表示,在日本,TikTok快速增長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是自拍文化成為年輕一代的流行趨勢。另外一個則是智能手機成為年輕一代的娛樂的核心。TikTok視頻以配合音樂的對口型視頻為中心,進行自拍成為主流,因此似乎可以認為,充分乘上時代潮流讓其聚集人氣”(《日經xTECH》2018/12/25)

提到現有的視頻媒體,YouTube很有名。但是,與TikTok相比,YouTube視頻的時長相對更長,而且要變得如此有名也並非易事。而TikTok視頻僅為15秒左右,時長很短,因此比較容易發佈,(雖然我做不到),如果受到關注,能一下子成為名人,這一點似乎抓住了年輕人的心。

抖音為何能火到日本?

以後,其人氣能否擴大到 20多歲乃至30多歲的人將是關鍵。

那麼,具體來說,在日本的TikTok上,哪些視頻發佈者受到歡迎呢?頻繁在TikTok上發佈自拍視頻的人被稱為TikToker,在日本有名的TikToker都是什麼樣的人呢?

被視為人氣NO.1的是“ hinata”。竟然是名小學生。她是一個容貌端莊的美少女,不說的話很難想象其竟是小學生。

她選擇自己喜歡的曲子,拍攝和發佈配合歌曲對口型或自己隨意跳舞的視頻。由於被認為“可愛!”,關注者出現激增。如今,她能收到來自日本國內外粉絲的評論,舞蹈和服裝都受到關注。據稱很多少女憧憬“變得像 hinata那樣”。

其次是“♡yuna♡tako”。Yunatako是在讀女高中生,還是少男少女雜誌的模特。她自13歲開始接觸TikTok。

抖音為何能火到日本?

另外,“maikichi”也是人氣的TikToker,是在讀初中生。粉絲們表示,在可愛和有趣這一娛樂性方面顯得出類拔萃。

就像這樣,在日本,TikTok以10多歲人群為中心快速增長,但不能忘記的是也伴隨一定的危險性。雖然存在家長積極提供支援的情況,但在相關機構,聲稱“孩子揹著家長髮視頻是否妥當”等諮詢正在增加。

另外,帶有惡意的成年人的存在也難以忽視。

增長的背後存在風險。由於增長的速度過快,日本社會似乎對於TikTok也處在雖然感到困惑但仍持續觀望的狀態。

不管怎樣,我是不太理解。

年輕人一代始終在不斷創造新事物,但最近倍受歡迎的組合的一名成員卻在音樂節目中表示,“我是‘昭和歌謠(歌曲)’的粉絲”。我聽後感到非常吃驚。他才12歲。

與新舊無關,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就會去喜歡——感覺他們可能就是這樣的一代人吧。

青樹明子 簡歷

抖音為何能火到日本?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