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邙山

邙山又有北邙、北山之称,坐落在洛阳城北。

洛阳城是地处丘陵地区的城市,低处与高处,高差一百多米,高的地方称为山,市区的北面的邙山脉,海拔300米, 最高处比城里高一百多米,大部分就高个几米,还没现在的高层住宅高呢。那些山真不高,称为山实在是勉强,当地人有一句点评邙山的俚语“进山不见山”,说的就是进山后看不见陇起的山峰,是对邙山高度的描述。

整个邙山相对洛阳城就是一块巨大台地。在冷兵器时代,这个巨大的台地是可以起到阻碍用兵灵活性的,所以在战略上是要地,想发动大的战争,邙山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了。

邙山东西长百里,南北宽十里,总面三百多平方公里。

邙山地处黄土高原与河平南原交界之地,属黄土高原,邙山的土都是黄土。

都说“黄土地里埋皇上。”这话讲了上千年,而且陕西的黄土真的埋了七八九十个皇上,那么洛阳的邙山也是黄土,邙山的黄土也埋皇上吗?

邙山的土还真埋皇上,有24个之多, 是中国集中埋葬帝王最多的地方。

邙山上还有其它墓冢十万余座,现出土的墓志就有6000余方,未发掘的坟墓封土堆随处可见,岁月和盗掘摧毁的坟墓更是不计其数。

黄土真是埋人的土呀!

文人们是这样形容北邙山的:

“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邙山坟茔密,无卧牛之地”。

邙山就是名副其实的坟山。

那么邙山都埋了些什么人呢,让诗人们如此感慨。

狄仁杰、吕不韦、樊哙、杜甫、颜真卿、包拯、........真的多。

84 年洛阳市在邙山修建了一座“古墓博物馆”,有专门的介绍,同时对春秋到宋朝时期,墓葬文化发展用实物对比进了梳理和解读。

我看过了,有想去看的吗?

洛阳的邙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