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看的最多也是影响最大的书是蔡龙云的《武术运动基础训练》

李小龙的一生注定是个悲剧。

就在李小龙在美国出生后几个月,于家人携其返港期间,由于水土不服,腹泻、呕吐不止,已经徘徊在死亡边缘。在中医医治无果后,李小龙母亲何爱瑜带李小龙去看了西医,这才好了起来。但是还是落了个营养不良。

根据多幅60年代在美国生活的照片我们发现,李小龙的身体看上去很强壮,但是据杰西格洛弗回忆,60年代左右在洛杉矶发过一次病,情况和1973年死时一模一样,但是还好他的徒弟都在旁边,及时抢救才捡了一条命。

在那次严重的腰伤痊愈之后,李小龙依然拼命练习以保持状态。而在香港大红大紫后,忙着拍戏、应酬、经营自己的公司还不忘练功,身体透支严重。除了服用镇痛药片来止腰痛外,不得不偶尔吸食大麻来提神,这加速了他的死亡。

李小龙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是不是地球上的功夫第一人,而是他敢于大胆革新,崭新的武学思想以及与传统武术截然不同的练习方式,并且让全世界知道了中国功夫,让武侠片、功夫片走向世界。他知道“天外天、人外人”的道理,所以也没有说他自己就是第一(实际上没有一个人能成为第一),但是因为好胜的性格,自然也不承认自己是第二。

李小龙看的最多,对他影响最大的书是蔡龙云的《武术运动基础训练》,基于此,李小龙的练功才显得系统,而伊鲁山度、严静海的建议以及李小龙订购的健美书籍也对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但是李小龙的性格决定了他不愿意按照中国传统方法花个十年八年练功法,那样对于他来说见效太慢,效率太低。李小龙要的是——现在!最短的时间击倒对手并且使其丧失战斗力!基于这个概念,才有了截拳道。而这种拳法只属于也只适合李小龙自己。


李小龙看的最多也是影响最大的书是蔡龙云的《武术运动基础训练》


李小龙门下弟子众多,但是他生前唯一一位被叶问承认的咏春弟子是严静海。而其他外国弟子如查克诺里斯,祖刘易斯都是黑带,空手道宗师级别,生前对李小龙“师傅师傅”叫,死后对李小龙的态度以及就师徒关系的态度就有反复。而且李小龙自己没有一个满意的弟子,他在死前刚刚认识到自己的武术体系最大的问题,却为时晚矣。李小龙的一些所谓“好友”或者“徒弟”在接受采访时,常常有惊人之语,而经过学者考证后发现,这些人所描述的事实其实严重失实。他们这么说其实只是想给自己一个炒作的机会。李小龙其实很孤独。

李小龙能不能算武林中人?那是肯定的。李小龙也是截拳道的创始人,可是体系尚未完成就去世了。如果李小龙不那么执着的拍影视剧而一门心思的沉迷于武道,截拳道肯定能在他逝世前完善。可偏偏李小龙要用影视剧来扩大中国武术的影响,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在武学上的成就。

很多人对李小龙嗤之以鼻的一个原因是:李小龙的咏春拳在离开香港前还没有完全学完,剩下的都是根据拍摄的照片、影像资料自学的,而传统功夫恰恰是自学不了的。如果这点放在我们这些爱好者身上,那我完全同意,但是对于李小龙就不适合,李小龙恰恰就是自学成才的一个典型例子。你以为李小龙家里那超过2000本的书籍是摆设吗?还有人说,李小龙是咏春初学者,因为练的时间不长。练功时间长短其实并不和武术的造诣成正比。而是一种思考方式,看谁的理解、分析能力更强,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高斯,老师让同学算从1加到100的总和,高斯一会就算出来了,而其他同学还在死算。那年高斯9岁。思考方式不同,结果自然不同,自然与学习时间长短无关。


李小龙看的最多也是影响最大的书是蔡龙云的《武术运动基础训练》


传统武术因为被李小龙贬低,所以很不服气。讽刺的是,在他死后,传统武术才出面“鞭尸”,大肆贬低李小龙,李小龙活着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见动静?近些年,“损龙”风潮又死灰复燃,说李小龙的截拳道打老外行,大陆有少林、形意、八卦,李小龙见都没见过,大意是说如果李小龙来大陆的话会输得很惨。甚至有无聊者模拟实战过程,如截拳道习练者如出拳,则传统武术可以何招破之。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传统武术能打败截拳道。

李小龙说过几句话:1.任何功夫练不好都是软手软脚的。2.不要想着怎么去进攻别人,而是根据别人的出招而出招。机械的打斗技巧当然会招致失败,但是因为人是活的,懂得思考,所以也会有破解的办法。别说李小龙的武术体系里就有那些传统武术所拥趸的名拳影子,即便李小龙没有学过甚至没有看到过这些名拳,难道比起来就一定输?

传统武术当然有真功夫,但是真正有真功夫的武师屈指可数,大多是民间武师。很多传统武师死了也不把真功夫诀窍传人,致使真功夫失传。现在国家体委推广的武术实际上:一是整理出来的传统套路,其实是被修改过的,技击部分早已不见,成为了健身养老拳。二是表演套路,娱乐大家,竞赛得奖用的。而国家武术队是以散打为主的,属国家体委管理,看不起民间武术,认为是花架子,于实战无用。而民间武师看不起国家武术队,认为除不堪一击外,还“练功不得法”。因此,虽然武术种类遍布大江南北,习练者无计其数,外国人眼里中国人个个会功夫,人人是大师,但是实际上是一盘散沙,无可救药。

很多骗子武校打着“截拳道”的幌子教的实际上散打,其实整个中国有资格公开教授截拳道的学校很少,即便是这些有资格的学校,也免不了把截拳道“套路化”。而真正的截拳道其实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发掘”出来的,也就是因材施教。可惜,现代人除了工作,有哪一样能持之以恒的?

截拳道只是一个概念,一个地基。学习者在基础上(如拳法、腿法、步法)上根据自我特点发展起来,并且不断完善,能自成体系,却只属于自己。

"所有的知识到头来是对自我的认知。"——李小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