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分類丨溝通技巧

字數丨2800字,閱讀約4分鐘

職場上,非常尷尬的一個局面就是遇到一個“外行領導”,如果這個領導雖然外行,但是“從善如流”,那還好說,但怕就怕領導自己是個外行,還死要面子,天天“瞎指揮”。

身為下屬,往往是有意見不敢提,但搞砸了卻要一起背黑鍋。

但事實上,領導是個“外行”還真的不一定就那麼糟,只要掌握了正確的相處方法,甚至能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與一個外行領導愉快的相處

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任何時候,都不要說出“你不懂”這三個字

首先要跟大家說明的一個問題,“外行領導內行”在職場上真的不那麼罕見。

因為從公司的角度來說,人盡其才才是最好的選擇,技術骨幹就應該放在技術第一線,業務骨幹也應該放在銷售第一線。“專業能力”從來不是任命管理者時的第一優先考量。

事實上,如果你的直屬上司是個“專家”,恐怕你會發現自己的工作將變得更加困難,因為對方“什麼都懂”,因此下屬就只能做一個“執行者”甚至“學徒”。

你將很難勸說他採取你自己的想法與方案。相反的,如果你的領導其實“不太懂”,那也就意味著在實際工作中,你們兩個之間有了“互補”的基礎,他手中有資源,你手裡有“能力”,這才是雙方良好合作的基礎。

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當你正視這一點後,就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任何良好的溝通,都不應該從“指責”對方開始。

仔細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在上下級關係溝通的崩盤中,絕大多數都是從“你不懂”這三個開始的。

道理很簡單,沒有人願意被他人指責,更何況是被自己的下屬指責呢?

雖然我們不排除有少數人確實對自身能力缺乏正確的評估,但需要明白的是,絕大多數人,特別是能被任命為管理者的人,對於自身能力水平心裡還是有點譜的。

固然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領導是個“從善如流”的人,但是我們畢竟無法選擇自己的領導,因此當我們真的遇到一個“不懂裝懂”的領導時,首先要做的不應該是抱怨,而是明白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為了設法維護自身的權威

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當然,這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所應該採取的行為,但卻屬於人之常情。身為下屬,你對這個局面無從改變,因此你應該做的不是吐槽、抱怨,甚至爆發更激烈的矛盾。

而是設法適應他的“風格”,然後在大家都能接受的框架內,更巧妙的去影響你的上級。

具體應該如何做?我有三個很使用的建議:

1、不要去“糾正”,而是做“完善”。

2、用“對方的利益”來說服對方做出改變。

3、當矛盾無法調和時,尊重上級的決策權。

下面進行逐一說明。

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把“提意見”,變成“提建議”

讓我們設想這樣一個場景,當你在某次工作上,提出一個建議或拿出一個方案時,你的話音剛落,下面突然有人說了一句:“我覺得這個方案不行。”

這個時候,你的心裡會是什麼感覺?

事實上,沒有人喜歡被他人否定的感覺,而你的上司更不願意自己的觀點被下屬直面反駁。

而在上下級的溝通中,雙方的話語權並不平等,讓你激起對方的警戒心時,往往也就意味著你們的溝通開始不可避免的向“不歡而散”滑落。

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真正善於溝通的人,不會直接反駁對方的觀點,而是通過先肯定對方,然後用“補充”的方法來提出改進建議。

比如,非常常見的一個話術就是:我覺得這個方案不錯,另外我有幾個小建議,希望能跟您討論一下

用這種語句作為開場,首先認可對方的觀點,最大程度的降低他的抗拒心理,之後以“提建議”的方式說出自己的觀點,並且明確自己希望“進行討論”的態度。

這種話語,就是一種開放式的回答技巧,並非冷冰冰的“攻擊”對方,而是在話語中留出足夠的“緩衝空間”,並引導向更積極地討論。

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的下屬、同事、甚至陌生人在公開場合表達了一個你完全不認可的觀點時,直接反駁對方說:“你說的不對。”這樣只會激怒對方,導致他產生更多的辯解甚至更激烈的衝突。

而善於溝通的人,往往會說:“這個觀點挺有意思,我們可以以後再討論一下。”

“有意思”,表面看來是一個不置可否的態度,但本質上還是表達了不認可,不想繼續討論的意圖。

事實上,這也不完全是“話術”的範疇,在我們的工作當中,極少會出現全盤否定他人的情況

仔細思考一下,你上級拿出來的方案,給出的指令,難道真的讓你完全不能接受,是徹頭徹尾的錯誤麼?

顯然不會是這樣,多數情況下,你只是對這個指令當中的“某一部分”感到不滿。

在這種情況下,真的沒有必要去推翻對方說的每一句話。試著先接受對方的想法(至少是初衷),然後把讓你覺得不太合適,不太合理的地方拿出來,給一些你自己的“

建議”,這才是更好的選擇。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總是挑對方的毛病,找到問題並不能帶來價值,給出解決方案才是你的價值所在

當你提出意見時,一定要有自己的解決方案,否則你的意見將毫無意義。

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用“對方的利益”說服對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這一點無須諱言。

事實上,當我們對上級給出的指令不滿時,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他的指令“不對”,而是因為他的指令會損害我們自己的利益。

比如,當項目經理臨時要求修改程序中的某一個功能時,開發人員必然是一肚子怨氣,因為這往往意味著他又要加班了。

假如,這個功能恰好是上個月剛剛修改過,現在又要改回去的時候,這種怨氣恐怕就會立刻爆發出來了。

然而,這種爆發出來的情緒真的是因為“他不懂,瞎指揮”麼?究其本質,不過是因為對方的指令讓自己產生了更多的工作量罷了。

因此,當你反駁對方的修改要求時,對方很容想到的就是:“因為你怕麻煩,所以你在故意逃避自己的責任。”

顯然,當雙方的觀點出現這樣的分歧時,是不可能達成良好的溝通效果的。

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因此,當你覺得自己的領導給出了一個“瞎指揮”的命令時,首先要做的是冷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之所以覺得這個指令不好,到底是因為它對“結果”不利,還是對“你自己”不利?

如果你確信答案是會對“結果”不利,那麼就要學會用“對方的利益”來說服他做出改變。

還是以剛才的場景為例,當你收到一個臨時的開發需求,而這個需求又確實很難實現的時候,可以試著這樣說服對方:

“這個需求我們收到了,只是實現起來涉及到的改動比較多,目前開發組這邊工作量都比較飽和,如果進行修改的話,恐怕就需要調整一下開發計劃,我個人建議,目前還是有限保證按原計劃完成上線,把這個功能放到下一個版本當中,您覺得如何呢?”

用這種說法,最重要的不是強調“你們做不完”,而是告訴對方“如果這麼做,對你的利益會有損害。”相比較之下,一個功能模塊的優化,與整體項目的進度,顯然後者對您的領導更加重要。

而實際描述中,你應該去給你的上級算更清楚的“明白賬”,這樣才能讓他有更直觀的感受,並作出最自己,對整個團隊最優的判斷。

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請記住,讓直接責任最大的人做最終的決策

當然,有的時候,你的建議也提了,賬也算了,但對方就是固執己見,怎麼辦?

沒有更好的辦法,尊重他的決定,並設法做到最好就夠了。

有一句話叫做“讓聽見炮聲的人做決定”,然而在職場上這句話並不應該被濫用,一線執行人員的意見很重要,但也僅僅代表了一線員工的視角罷了。

事實上,職場上真正應該遵守的原則是:“讓承擔最多直接責任的人做決定。”誰對這件事情的直接責任最大,誰就有決定權。

因為在職場上,“權”、“責”、“利”本就應該是一個對等的關係。

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當然,你的領導也是人,也會犯錯。有時候他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導致了錯誤的結果。這個結果他自己就要承擔,苦果也要自己吞下去。

因此不要再去“提醒”他你之前給出過什麼什麼建議,對於這種他自己很清楚的事情,你真的沒必要再去說。否則只會留下“幸災樂禍”的評價。

你真正應該做的,是發揮你自己的專業能力,積極幫他尋找解決和補救的方法。

事實上,在職場上,跟領導一起背黑鍋,幫上級收拾爛攤子,往往是你們之間相互信任的一個開始。

如果,能用一個“不太大”的錯誤,讓你的上級意識到他需要在專業問題上仰仗你,讓你自己能夠建立起與上級的信任和溝通渠道。

那麼及時偶爾“幹砸”一回,也不一定什麼壞事。

記住,你的領導“什麼都不懂”並不是問題所在,他“什麼都不懂”,還無法與你進行“有效溝通”,這才是一切問題的結症所在。

以上就是今天想要分享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遭遇“外行”領導怎麼辦?別說“你不懂”,用這3招,讓他聽你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