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月薪10000元以下的人都需要一个兼职

在深圳,月薪10000元以下的人都需要一个兼职

在深圳,成功的人生千差万别,失败的人生却只有一种,那就是没钱。

很多人来了深圳5年、10年,始终没想明白这个问题:

我是因为没钱才来深圳打工的,但辛辛苦苦打工多年,为何还是没钱

01

地铁会展中心E出口,每天早上都能看到许多人在此排队打征信。

打征信出来,一群中介围上来拉客。

“老板,贷款吗?”

“做抵押贷,还是消费贷?”

“消费贷呀,把征信给我看看,我给你出方案。”

朋友ken就是消费贷大军中的一员。

阿ken十年前来深圳打工,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两千多。

与人合租农民房,500元一个月;

吃饭,城中村6-8元/份的快餐,加上经常自己煮面条,偶尔外出跟朋友聚个餐,月开销600;

作为一个单身汉,买衣服,买鞋子,唱K,去网吧打游戏是每个月开销的大头,要花七八百。

再减去其他开销,一个月能剩两三百就不错了。

辛苦打工一年,就挣了一台低配台式电脑的钱。

过年回趟家,全靠老板年底多发了一个月的工资。

阿ken工作认真负责,工资年年上涨。几年下来,每年工资都能涨千儿八百,到后来终于月薪上万了

兜里有了钱,阿ken很快“膨胀”了,贷款买了一辆代步车,还找了一个女朋友。

有车有美女,开销也与日俱增。

房租3000元/月,生活开销2000元/月,养车成本2000元/月,加上

车贷每月3000多,再加上要给女朋友约会……

一年下来,工资不但不够花,信用卡账单和消费贷反而越来越多。

阿ken觉得很奇怪,自己工作这么多年,也没乱花钱,为何日子越过越穷?

02

在深圳,仅仅靠打工,能发财吗

答案是YES,但靠打工能发财的,终究是极少数幸运儿。

在深圳,排除那些年入多少个“小目标”的老板和月入千儿八百的“三和大神”,打工者的工资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是年入百万以上的。

这些人大多是房地产、金融业、互联网企业总监以上的高层管理者。

以BAT为例,百度T8级别的核心骨干,阿里P9级别专家,腾讯T4级别专家,都能拿到年薪百万,还不包括股权激励。

这些人集学历、能力、机遇于一身,基本不愁住房、医疗、教育,是普通人羡慕不来的。

第二等,是年入50万左右的。

福田金融行业“金领”,科技园资深码农,都能拿到这个数。

这些人并不需要有硕士、博士头衔,关键是入对行,跟对领导(项目),然后靠无数个“996”的日积月累。

待到你秃顶那一天,可能就实现年入50万了。

如果你入行早,运气够好,还能在深圳买一套千万以上的豪宅。

第三等,是年入20万以下的。

普通公务员、医生、公立学校教师,有一份兼职的普通打工者,基本都在年入10万~20万区间。

他们也可能有房有车,但要想靠打工发财,就困难了。

03

还有很多人觉得,靠一份工作,已经养活不了自己。于是不少人一边上班“摸鱼”,一边想着找兼职。

对于这一点,深圳的老板们很头疼。

“现在的年轻人,你让他多加几小时班,他就敢辞职;你要是规定一周工作6天,多给两三千一个月都招不到人。既然他们不想加班,为何又背地里想着找兼职?”

在深圳,月薪10000元以下的人都需要一个兼职

04

曾经,华强北有一道奇特的风景。

赛格附近,某银行取款机前,排着一二十人等着取款。

一个个抬头伸脖,不断张望,过几分钟看看表,但队伍却毫无动静。

到队伍前面一看,才知道一个约20岁的小伙子,不断从ATM里取钱。

5000,10000,15000,20000……

取几万块,小伙子又换一张卡。取出的钱,往黑色塑料袋一塞,很快就装了一大袋子。

这样的风景,持续了好几年。那时候,华强北的生意好到爆,只要在赛格有一个门面,不管你卖手机、电脑还是相机,一年赚几套房不成问题。

炒内存,成了那时不少人的“兼职”

2011年,华强北商家开始疯狂囤货,炒内存条。

1根1G的内存,短短几个月从最低50多元炒到120多元。

赚钱太容易,以至于一些学生都开始炒内存条。

2012年,朋友Jack一边上学,一边炒内存,很快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万元。

2013年,Jack毕业了,在华强北给外贸公司打工。但他一边“上班摸鱼”,一边炒内存条,炒鼠标。

2014年,Jack与几个同事合伙,在亚马逊“刷单”炒手机壳。

Jack说,炒作一款手机壳,成本大约几万。但如果在亚马逊火了,能轻松赚取几倍超额回报。

很幸运,2014-2016年,Jack每年都有两三款手机壳热销。扣除成本,他们每年能赚数百万。

05

华强北的打工者,喜欢炒内存条,炒手机壳,炒显卡,炒手机。

炒不同的电子产品(及周边)有不同的打法。

有钱的炒手机,炒显卡,靠的是囤积居奇;没钱的炒数据线,炒手机壳,靠的是刷单。

囤积居奇者,利用大量资本影响供需,通过抬高商品价格赚取利润。

刷单则是通过增加商品的关注度,通过薄利多销赚取利润。

他们的打法完全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喜欢炒房。

习惯了赚快钱的Jack,对炒房完全不感兴趣。

每当有人问他,你在深圳买了几套房?Jack总是回答,我是个“炒单”的。

“赚来的钱,80%以上都投到生意中。买房,等我退休再说吧。”

06

不仅员工喜欢上班“摸鱼”,有的老板也开始“摸鱼”兼职。

某印刷店的何老板,近几年因为生意不好,一边做着主业,一边开始“摸鱼”兼职。

何老板一开始只是帮着做贷款的朋友推销POS机。

推销一部能拿几十元的奖励,客户刷卡后还有提成。

推销POS机算是小打小闹,也没挣到多少钱,但因为这个,何老板认识了一位做区块链的朋友。

两人一番接触下来,何老板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投资成立了一个区块链媒体。

两人混迹数字货币圈,拉项目、做新媒体、搞宣传活动,一个对区块链完全没概念的印刷店老板,没想到在币圈混得如鱼得水。

07

据说在深圳,月入1万以下的人,都需要一份兼职

有人兼职做淘宝,有人兼职跑滴滴,有人兼职摄影,有人兼职卖小吃……

谁都想生活能轻松一点,但成年人的字典里,没有轻松二字。

特别是职业发展不顺的成年人,在主业与兼职中该如何选择,你有何看法?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