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2歲的文化名人梁實秋娶了個年輕的影歌雙棲明星


1975年,梁實秋與韓菁清的新婚紀念照。梁實秋不僅在引介英國文學方面有傑出的成就,同時也是獨具一格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旁徵博引,內蘊豐盈,行文簡潔,而且因洞察人生,筆藏機智,思情念故,感人至深。他的散文作集《雅舍小品》風行華人世界。

1975年,梁實秋的婚宴上,妻子韓菁清夾菜喂他,兩人露出喜色。梁實秋,原籍浙江杭縣,1903年生於北京,年輕時即發表散文詩作,1923年赴美留學,受浪漫主義影響。回國後主編多種報紙的副刊,主張在理性的指引之下,從普遍的人性出發進行文學創作。抗戰期間,梁實秋到重慶,主編《中央日報》副刊,勝利後回北平任師大英語系主任。1949年梁實秋去臺灣,任臺灣師範學院英語系教授,後又兼文學院長,1966年退休。

1975年,梁實秋為新婚夫人韓菁清披上外衣。梁實秋是英譯界的泰斗,30年代開始翻譯莎士比亞的作品,持續40載,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譯,計劇本37冊,詩3冊,晚年再花七年的時間完成了百萬言著作《英國文學史》。


1982年,梁實秋八秩華誕,師大英語系師生及系友為他在師大綜合大樓舉行茶會,梁實秋高興地切生日蛋糕給大家分享。1987年,梁實秋病逝臺北,留下了後人難忘的學術典範。

1975年,梁實秋的婚宴上,妻子韓菁清夾菜喂他,兩人露出喜色。梁實秋,原籍浙江杭縣,1903年生於北京,年輕時即發表散文詩作,1923年赴美留學,受浪漫主義影響。回國後主編多種報紙的副刊,主張在理性的指引之下,從普遍的人性出發進行文學創作。抗戰期間,梁實秋到重慶,主編《中央日報》副刊,勝利後回北平任師大英語系主任。1949年梁實秋去臺灣,任臺灣師範學院英語系教授,後又兼文學院長,1966年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