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去加拿大班芙國家公園遊玩後,本人在溫哥華小住了幾日。為了生活的方便,特意選擇住在靠近溫哥華機場的里士滿市(Richmond)。里士滿,說粵語的人喜歡叫它列治文,緊挨著溫哥華市,是大溫哥華地區華人比例最高的城市,根據2016年的人口調查數據,該市人口已經有52.5%是漢族,加上其他國家的移民,亞裔人口在這個城市超過四分之三,毫不誇張的說,白人在這裡反而成了少數民族。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來之前,早就聽說里士滿的夜市非常出名,可以嚐到很多中國及亞洲的小吃,這讓在落基山吃了好多天西餐的我很是憧憬。循著手機地圖找到夜市入口處,卻見一條長長的人龍見首不見尾,原來進夜市居然還要排隊買票。有人在兜售28加幣一張的免排隊卡,可供6人次免排隊進入夜市。這個價格其實是划算的,因為進入夜市每個人都要買4.75加元一張的門票。但對於我這樣的只需一次入園的遊客來說,完全沒有用。走了那麼多國家,進夜市居然還要買門票,我也是醉了。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於是乎,飢腸轆轆的我老老實實在瑟瑟的秋風中排起了隊。隊伍旁邊各種簡體中文字的廣告牌,讓人恍若身處中國,完全沒有身處異邦的感覺。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排了20多分鐘的隊,花了4.75加元(約合人民幣26元)買了門票,總算進入了這個北美最大的亞洲小吃天堂。一進去,先是一些商品攤販區,賣什麼的都有,不過很多商品貌似都是源自義烏小商品城。但無論是老外還是華人,都逛得不亦樂乎。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生意最火的恐怕要數這哥們兒的手機貼膜攤了。華人大概是世界上最愛給手機屏幕貼膜的人了,在這個華人佔絕對多數的國家,給手機貼膜不愁沒生意。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穿過商品區就是熱鬧非凡的小吃區了。雖然事先有所耳聞,但在一個西方國家見到如此火爆的夜市場景還是讓我大吃一驚。一眼望去,熙熙攘攘的人潮中,華人面孔佔了七八成,讓我頗有點置身內地或臺灣夜市的錯覺。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里士滿夜市已經連續開了好幾年,因為氣候的原因,營業時間是每年的五月到十月,每週只開週五、週六和週日三天。夜市佔地約10英畝,有200多個攤位。這家臺灣風格的酥炸大魷魚很奪人眼球,攤位前的空氣中瀰漫著誘人的油炸魷魚的香氣。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更多攤位的招牌則是一律簡體字,顯然這個攤主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中英文對照的菜單,成了我們學習用英文翻譯中國小吃的活字典。這位維持夜市秩序的華裔警察也抵不住誘惑,決定來上幾串麻辣串串。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這兩位在鐵板前烤著魷魚圈的大叔大媽,一看就是來自大陸的。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這個自稱來自新疆的烤串攤前,付完錢等待羊肉串的顧客把攤子圍了個水洩不通。攤主一邊烤,一邊用耳麥高聲吆喝著。只可惜普通話說得字正腔圓,要是能都帶點陳佩斯小品裡的的新疆味兒,效果就更好了。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這個酸奶攤貌似已成網紅攤點,晚上九點還沒到,很多品種已經售賣一空。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攤位上的宣傳漫畫也很有幽默感,人物形象有侵犯“馬爸爸”肖像權的嫌疑。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這裡小吃的品種絲毫不遜色於國內任何一家夜市,彙集了陸港臺以及日韓越等各種風格和口味,選擇非常多,味道也不錯。價格單品都在幾塊錢,很少有超過十塊的。二三十元加幣可以吃飽。當然,換算成人民幣還是覺得價格有點貴。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這裡沒有加拿大司空見慣的薯條,但土豆換了一身馬甲以“旋風土豆”的身姿出現在這裡,果然大受歡迎。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外賣業在加拿大並不發達。不過在溫哥華,效仿國內的外賣平臺已經嶄露頭角,這不,這家服務範圍覆蓋大溫地區的外賣平臺不失時機地在夜市做起了廣告。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夜市裡很多大陸移民開的小吃攤都可以用微信或者支付寶掃碼支付,可說是把中國夜市的一切元素都搬了過來。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逛夜市的老外也不少。說實話,一入夜,溫哥華的很多商家都早早關了門,尤其是週末,很多店家都不開門。可里士滿的夜市就成了一個神奇的所在,晚上六點多開門,一直開到半夜12點,還只在週末開。這讓一到晚上就無所事事的加拿大人有了一個大飽口福的好去處。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這位老外還別出心裁地帶著面具來逛超市,也許這是一種新型的口罩?畢竟夜市的油煙味兒特別嗆人。

加拿大的這座城市,華人超半數,處處中國範,白人成了少數民族

更多的顧客則是華人面孔,雖然有的已經不會說中文,操著一口流利的北美腔英語,但中國胃似乎在忠實地提醒他們自己的華人身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