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气

让孩子多读点书,成为很多家长的共识,但如何让孩子爱上书,家长朋友们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

前段时间,听朋友说起这样一则的故事:

朋友老家有个亲戚,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丢给奶奶带,老人家没别的嗜好,就是爱看电视。

一有闲暇时间,就坐在沙发里看电视连续剧,3岁的孩子也跟着一起,电视剧的人名都能记住,有时候还能冒出一两句台词。

老人家还特别高兴,夸孩子聪明。

爱读书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气

可到了小学,差距就出来了,注意力不集中,上课都很吃力,爸爸妈妈给孩子买的书翻都不翻。

家里人经常抱怨孩子坐不住,不爱看书,甚至觉得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

这让我想起来中国教育科学院曾经做过一项的调查,数据显示,爱读书的父母,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31.31%,远远高于“看电视、玩电脑、手机”和“朋友聚会、打牌娱乐”等家庭。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爱看书学习,而是他从小缺少一个可以接触书、能静下来看书的家庭环境。


一、爱读书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一个家庭,父母有读书的习惯,那么这种习惯是可以遗传的。

杨绛先生曾经在回答什么是好的教育时说:

我自己就是受父母师长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浩气冲天,掷地有声。

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

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

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

杨绛先生的女儿也一样:

“女儿见我和锺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


爱读书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气


家里处处是书,并且有读书的氛围,孩子喜欢看书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如果父母不爱看书,靠给孩子买书,再指望孩子自觉,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就好像在说:我不喜欢书,我爱打麻将、玩手机,但是你不行,你必须多看书。

用年轻人的话来说,这叫双标。

父母爱读书,孩子喜欢读书的几率也很大,相反,父母从不看书、见到书就喊贵,孩子对书的兴趣可想而知。

看书这件事,其实与其要求孩子,不如从自己做起。


二、读书,也是父母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读书,也是让自己成长的一个最佳方式,生活中的很多难题,几乎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拿育儿来说,我们隔三差五地遇到爸爸妈妈的求助,抱怨他们在育儿上的各种难题,孩子磨蹭怎么办?爱发脾气怎么办?父母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特别想建议大家:“不妨多看点书。”

虽然很多书不能给你非常具体的指导和解答,但是却能很好地帮你探寻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加深你对教育的理解。

这是一个拨云见日的过程。

不仅如此,读书明理,爱阅读的父母,也在舍弃保守和偏见,树立正确三观,在孩子人生的重要阶段,能够提出长远的建议。

记得有年高考,一位状元接受采访时曾说:

"我父母是外交官,很早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学习上的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这一步的基础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所谓好的家庭氛围,与父母的不断地学习有关,他们的眼界和见识,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有句广为流传的话:“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经过培训和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考试和培训其实指的就是父母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即使是父母,学习也是终身的,阅读就是最好的方式。

阅读,不仅能丰富你的内心世界,平复你内心的焦虑的不安,同时也是在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氛围。

不喜欢读书的父母,没有什么错,但爱读书的父母,绝对是孩子的幸运。

爱读书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气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创文章,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