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這裡有最美村落

有古老的村莊

有你所熟知的那個維維

有物流集散基地

……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這裡就是張集鎮,位於銅山東南部

2000年由原吳邵鄉和張集鄉合併而成

距徐州新城區10公里

東鄰房村,西接棠張

他的故事,還有哪些?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張集鎮

張集鎮鎮政府駐地在後樓村,轄張集、城頭、梁塘、水口、孟莊、李村、二陳、伴山、楊樓、翟山、店東、店西、鄧樓、閻窩、張樓、魏集、姥廟、吳邵、下張、孫灣20個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張集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後樓、張集、許莊、徐莊、後趙莊、前趙莊、潘莊、楊窪、韓堂9個自然村。

張集:張集村是個古老的村莊,此村歷史至少有1800年以上。該村以張姓取名,設有集市,原名張家集,建國後簡稱張集。

後樓:原名權樓,因在張集後公路北,故取此名。

許莊:以許姓取名。

徐莊:以徐姓取名。

後趙莊:原名趙莊,以趙姓取名,因在路北故名後趙莊。

前趙莊:原名趙莊,以趙姓取名,因在路南故名前趙莊。

潘莊:嘉慶三年,潘姓在此地居住,故名潘莊。

楊窪:原名葛李莊。後因楊姓人丁興旺,又因地勢低窪,故改名楊窪。

韓堂:韓姓早居,並建有家堂廟,故名。楊窪水庫擴建,此村遷至堰上,仍名韓堂。

水口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位於故黃河南岸。轄水口、新村2個自然村。

水口:原名“河頭莊”,莊址在堰灣處(現在的水口水庫的北閘南部)。

新村:因擴建水口水庫,遷建新村,故取其名。

店西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原名小店。因元朝末年,黃姓在此地開店,故名小店。以村中店為界,在店西的村,取名店西村。

店東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原名小店。因元朝末年,黃姓在此地開店,故名小店。以村中店為界,在店東的村,取名店東村。

城頭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城頭、上洪、苗窩、上莊4個自然村。

城頭村:因該村位於呂梁城西頭,故名城頭村。

上洪:很久以前,黃河水上漲淹沒此村,故名上洪。

苗窩:苗姓在山窩居住,故名苗窩。

上莊:原名上林,後因住戶增多,改名上莊。

梁堂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西梁、東梁、尖山3個自然村。

西梁村:原系梁姓家堂廟,廟西為西梁村。

東梁村:原系梁姓家堂廟,廟東為東梁村。

尖山:此村在尖山腳下,故名尖山村。

孫灣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下轄大孫灣、小孫灣、黃莊、吳樓4個自然村。

大孫灣:清初,孫姓遷居大堰灣裡,故名大孫灣。

小孫灣:由大孫灣遷出建莊,故名。

黃莊:黃姓早居,故名。楊窪水庫擴建,此村遷至堰上,仍名黃莊。

吳樓:明末,此地有望水樓,吳姓在此地居住,故名吳樓。

孟莊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東孟莊、西孟莊、後楊家、仁和村4個自然村。

孟莊:相傳在很久以前,孟莊村這塊土地上沒人居住,到處是荒草。後來一對夫婦從山東帶著四個兒子來此地安家落戶。在此安頓好以後,就想給居住的地方起個名字。父親說:要想以後過上好日子,我們對外要仁義,對內要和睦,咱就給村莊起個村名叫仁和村吧。過了很久,又來了一戶姓孟的人家,孟氏家族昌盛,人口眾多,有錢有勢,他們就把仁和村改成了孟莊村。

東孟莊:孟姓在此居住,位於東邊的,故名東孟莊。

西孟莊:孟姓在此居住,位於西邊的,故名西孟莊。

後楊家:楊姓早居,住在東孟村後邊,故名後楊家。

仁和村:原名小劉莊。因大家團結互助、家家安居樂業,遂改名仁和村。

李村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李村、西郝莊、黨莊、陳樓、韓樓、王堂6個自然村。

李村:因李姓而得名。

西郝莊:因郝姓早居此地,位於張集西邊而得名。

黨莊:清乾隆年間,因黨姓而得名。

陳樓:因陳姓早居此地,且建有樓房而得名。

韓樓:因韓姓早居此地,且建有樓房而得名。

王堂:因王姓建有家堂廟而得名。

二陳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二陳村、坡裡秦、朱窪、盧樓4個自然村。

二陳村:全名二陳集村。

坡裡秦:地處湖坡窪地,秦姓在此地居住,故名。

朱窪:朱姓在地勢低窪之地居住,故名。

盧樓:清初,因盧姓早居,蓋糧倉、做生意,建樓房而得名。

伴山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伴山、後楊家2個自然村。

伴山:村莊南部又有兩座大山,東部叫黃龍山,西部叫玫瑰花山,在中間又有座黃枚水庫,此村莊依山而建,故取名伴山村。

後楊家:楊姓在湖山後居住,故名後楊家。

楊樓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楊樓、班莊、趙窪、王莊4個自然村。

楊樓:因楊姓早居,且建有樓房而得名。

班莊:班莊的來歷,一說是班莊西北約四百米處,現存有清涼寺的遺址。當時,此寺內存有藏經,數量很多,在每年農曆的六月份,需曬經一次,要用不少人工搬運出來晾曬,故此得名叫搬經莊,後簡化為班莊。另一個說法是當時在本地居住的移民中,最早來到此地的姓班,後來,就把搬經莊改為班莊村。

趙窪:地處湖坡窪地,趙姓在此地居住,故名。

王莊:因王姓早居此地,得名。

翟山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翟山、下莊、旗杆村3個自然村。

翟山:因翟姓早居此地小山坡上,得名。

下莊:此村在翟山北山腳下,取名下莊。

旗杆村:清朝咸豐時期,張氏先人張亮基官至雲貴及兩廣總督之職,屬內閣一品大員,咸豐皇帝賜匾一塊,官察地建造府地與張旗杆,並準其樹立旗杆因此得名,叫張家旗杆,建國後簡稱旗杆村。

賀樓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賀樓、郝莊、鄧場3個自然村。

賀樓:明末,賀氏在此地居住,建樓安莊,故名。

郝莊:因郝姓早居此地,得名。

鄧場:因鄧姓早居此地,並有大場地用於收嗮糧食而得名。

魏集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魏集村、小河涯村2個自然村。

魏集村:元時,魏氏始祖魏德兄弟三人隨母從山西曲沃縣,東遷至徐州東35裡13圖隆鄉顧賀東莊定居(位在今小河涯村東南角至下馬村西北角一帶)。明中時,因此地低窪(現百姓俗稱後窪地)屢遭洪水浸淹,人們無法居住,於是村中魏氏族人商定,南遷一里多路建村定居,名曰魏家。明萬曆10年(1582年),魏氏族人又商定申請建集,並建火神廟立碑紀念,村名遂改為魏家集。

魏家集初更名時,以火神廟為界,廟以東稱上馬家,廟以西稱魏家集。清同治四年(1865年),清政府為防太平軍北犯徐州,“昭各直省堅壁清野,以斷盜糧,……鞏固徐土,用以義安(太平無事)”。於是魏家集開始以石建寨(俗稱圩子),將上馬村和魏家集圈在古寨內,上馬家村名遂消失,統稱魏家集。1950年開始,實施土地改革政策,取名為魏集村。

小河涯:該村坐落在小河邊,遂取名小河涯。

吳邵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吳邵、林東等自然村。

吳邵村:明朝年間,吳、邵兩姓在此地安家,故名。

林東村:清初,宋姓遷居彭家林墳東,取名林東村。

下張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上張、下張、肖家村、董家村、聖庵村5個自然村。

下張村:清朝,張姓祖居此地,兄弟倆分家,此莊為老二居住,故取名下張村。

上張村:清朝,張姓祖居此地,兄弟倆分家,此莊為老大居住,故取名上張村。

肖家:因肖姓早居此地,得名。

董家村:原名澇坡村。因董姓早居此地,得名。

聖庵:又名聖水庵。清朝,因此地有尼姑庵,廟前有山泉,時稱聖水,故名聖水庵,後簡稱聖庵。

鄧樓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鄧樓、範湖、張橋等自然村。

鄧樓:因鄧姓早居住,且建有樓房而得名。

範湖:村前有古黃河,範姓在湖邊居住,故名。

張橋村:張姓祖居此地,明初黃河氾濫時修橋,取名張橋村。

閻窩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閻窩、徐莊、杏坡三個自然村。

閻窩村:明朝年間,閻姓在此地山窩安家,故名。

徐莊:徐姓祖居此地,取名徐莊村。

杏坡村:古時,此村山坡上栽種白杏(銀杏),故名杏坡村。

張樓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轄張樓、蘇莊、夏樓三個自然村。

張樓村:明洪武二年(1369),明政府令,遷山西平陽(今臨汾市)各縣民,至中原歸德政府(即商丘)徐州東路屯耕生息。其中一支張姓族人,在族長張勝的率領下,遷入彭城東35裡隆德鄉顧賀西莊定居。明嘉靖26年至32年(1547-1553),徐州連續七年發生洪澇災害,“膏壌每成魚路。”明萬曆44年—45年(1616—1617),徐州再次發生水災,致黃河在狼夭溝(今大壩村)決堤,顧賀西莊復遭大水淹沒。張氏族人為避水患,遂南遷一里多遠至出頭山北麓定居,建村曰張家。

蘇莊:蘇姓祖居此地,取名蘇莊村。

夏樓:夏姓在早居此地,建樓安莊,故名。

姥(方言,音同畝)廟行政村:

徐州銅山張集,“出名”了

下轄鄧莊、姥廟、下馬、路莊、魏橋5個自然村。

姥廟村:原名姥家廟。坐落於張集鎮境內,南臨老回山,北依房亭河,是個依山傍水的美麗村莊。

路莊: 因路姓早居住,得名。

魏橋:清朝,魏家在此地修一座小橋,取名魏橋。

下馬家:馬姓居住在魏集東北角窪地湖裡,故名下馬家。

—完—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