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一)

華為產業鏈 | 中天科技(一)

北京 · 後海

公司概況

中天科技集團起步於1992年,以光纖通信起家,現在,中天科技已經形成信息通信、智能電網、新能源、海洋系統、精工裝備、新材料等多元產業格局。中天科技依靠精細製造、智能製造,產品技術水平部分與國際“並行”甚至“領跑”,創造了26個“中國第一”,主營的4個產品全球市場份額第一、7個產品國內第一。作為我國光電線纜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中天科技1995年起承擔國家火炬項目,1997年被國家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評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現已躋身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中國通信業綜合實力50強、中國光通信最具綜合競爭力10強和中國光纖光纜金牌企業之列;產品榮膺中國名牌,擁有近50項國家專利;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公司高管

薛濟萍,男,漢族,1951 年生,大學學歷,高級經濟師,中共黨員,江蘇省第九屆、十屆人大代表。1971 年參加工作,曾任南通市黃海建材廠黨委書記、廠長,如東縣河口鎮黨委副書記。1992 年創辦南通中南特種電纜廠,帶領企業進軍光通信領域。1996 年任江蘇中天光纜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1999 年至 2013 年 7 月任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2013 年 7 月至今任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薛馳,男,1979 年 1 月生,江蘇如東人,大學學歷。2000 年畢業於上海理工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12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碩士學位。2000 年 7 月,就職於上海朗訊科技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任系統工程師;2004 年至 2005 年,任南通中天江東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5 年至 2009 年,任中天科技海纜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2009 年至 2012 年,任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兼任中天科技光纖有限公司總經理;2012 年至今,任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陸偉,男,1974 年出生,漢族,大學本科,江蘇如東人。2001 年加入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歷任中天科技質量保證部部長、光纜辦經理、職工代表監事,中天科技控股子公司上海中天鋁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中天科技電網事業部總經理。2013 年 7 月至今任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謝書鴻,男,1970 年8 月生,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碩士學位。1994 年畢業於東北大學,2004 年獲得上海財經大學 MBA 學位。1994 年 8 月至 1999 年 3 月任上海電纜研究所研究人員;1999 年 3 月至2003年 2 月任上海電纜研究所賽克力光電纜公司總經理助理;2003 年 2 月至 2008 年 12 月任中天日立光纜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2009 年至今任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海纜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特高壓及智能電網、智慧海洋用特種光纜、特種導線、海底光電纜等領域的產品技術開發、設計、試驗、生產和應用。主持、參與多項國家 863 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省部級重點項目研究和應用。

楊棟雲,女,1981 年出生,大學學歷。2001 年加入中天科技集團,2002 年12 月份至公司證券部工作。2003 年參加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二十二期董秘培訓班學習,並取得董事會秘書資格證書。2003 年 1 月至 2011 年 3 月任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事務代表,2011 年 3 月至今任中天科技董事會秘書。

主營業務

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分為光通信、 電力傳輸、新能源、海洋裝備四大板塊,具體情況如下:

光通信業務:公司擁有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並全資控股的光纖預製棒子公司,與下游的光纖、光纜、設備形成為雲、管、端網絡提供棒-纖-纜、器件、天饋線及網絡設備的系統解決能力,為全球 ICT 客戶提供基礎設施和服務。 全力開展特種光纖預製棒、新型光纖預製棒的技術研究,併成功掌握了超低損耗、大有效面積光纖預製棒的製造技術,自主研製“超強抗彎曲光纖預製棒及光纖”、耐溫系列光纖等廣泛應用於通信建設應用場合。報告期內, 光棒-光纖-光纜上下游產能 100% 匹配,光通信產業鏈規模效應逐漸釋放。同時,為更好地服務於通信市場需求,拓展光模塊、天線新業務;應用工業互聯網技術,提升智能製造水平。

電力傳輸:公司形成電力“輸配一體化”產業鏈,大截面大長度鋼芯鋁絞線、普通導線、特種導線、電力光纜(OPGW、 ADSS 等)、高壓交/直流電力電纜、裝備電纜、金具、絕緣子、變壓器等產品,在特高壓、智能電網及農網改造等工程項目中大批量中標。公司研發新型金屬基石墨烯複合製品材料,將實現特種導線性能突破;公司將海纜的大長度、高阻水技術創新運用到陸上電纜,打造關鍵材料、高端裝備、交直流電纜、附件、 EPC 工程全產業鏈,得益於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高壓項目的持續推進及打造“世界一流城市配電網”建設規劃,促進公司電力產業鏈快速增長。

新能源業務:公司已形成以電站建設為龍頭、分佈式光伏為特色、微電網技術為核心、分佈式儲能為增長極的多產品配套的新能源產業鏈。公司鋰電池業務專注高比能量、高安全性、 長壽命、 高倍率產品技術。儲能電池在大型儲能系統、通信基站、後備電源等領域應用;動力電池在新能源汽車規模化應用,同時自主研發新能源汽車充電電纜、充電槍等配套產品。公司在發展中摸索出“光伏、儲能、充電”三位一體的運營盈利模式,並建成分佈式光伏、儲能、充電樁三位一體相結合的電力儲能系統,進一步擴大國內外市場佔有率,助力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海洋裝備:公司以海底光纜、電纜為主體,形成海洋觀測系統、海洋工程總包等的綜合運營體系。 公司產品包括交流 500kV 及以下海底電纜、海底光電覆合纜、 ±525kV 及以下超高壓柔性直流海底電纜、淺海光纜、深海光纜、深海臍帶纜、動態纜、 500kV 及以下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光纖複合低壓電纜及其配套產品等。 公司擁有能源互聯網關鍵支撐技術:特高壓輸電技術、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海底光電纜技術、大容量儲能技術、水下生產系統用臍帶纜技術;可為海底觀測網提供五大核心關鍵技術:岸站控制技術;深海光電覆合纜技術;深海纜連接、分支技術;深海主、次接駁盒技術;水密光、電連接器技術等。同時,公司率先完成“兩型三船”施工隊伍建設,形成海上風電工程領域 EPC 總包能力,抓住海上風電項目密集建設的機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