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作为“3D黑”,毫不掩饰地说,全世界每年新上映的电影里,至少99%是完全没必要以3D格式放映的。

从08年只有86块3D银幕,到09年《阿凡达》上映时突破600块,再到截至今年全国总数超过66000块的银幕里,你已经很难遇到一块是不能放映3D电影的了。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相比片方制作3D电影和影院升级放映机的成本,票价更高的3D电影,创造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对它的投入。

当然,在伪和劣3D影片泛滥的市场环境下,还是有为数不多的导演在认真地拍真3D电影,比如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彼得·杰克逊(《霍比特人》系列)、吉尔莫·德尔·托罗(《环太平洋》)、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等。

而深受中国影迷喜爱的李安,也是其中的一员。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12年才拍出首部3D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李安,就用顶级的特效和美轮美奂的画面征服了全球的观众,从那之后,他对新技术的追求和执着程度,就变得非常激进。

在前无古人地尝试用3D+4k+120帧的超高规格制作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3年后,李安再次用这项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新作《双子杀手》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看,《双子杀手》绝对是值得给高分的。

只是看60帧的版本,已经足以体验到和传统24帧电影巨大的差别和观感,画面的清晰度和顺滑度都有着质的飞跃。

习惯于关注细节的人,应该都能注意到开头执行狙击任务时威尔·史密斯手上的汗毛,而片中人物脸上的坑、甚至毛孔在高帧率下也是尽收眼底。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不同的是,这次的《双子杀手》是一部实打实的商业动作片,更具卖相的同时,对于拍摄和制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难度。

片中共有3场比较重要的动作戏,它们的编排、调度(长镜头、慢镜、多人称视角)和最终的呈现效果,都是高帧率技术优势的体现。

1.摩托车追逐

Henry与Junior的首次交手中,两人驾驶着摩托车进行追逐的整个高速运动过程,在高帧率的加持下,不论是长镜头还是多人称视角的切换,画面都非常清晰和流畅,我们不但接收到更多以往低帧率下看不到的细节,还能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其中,沉浸感十足。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2.墓穴打斗

之后两人在墓穴中的肉搏战,双方的缠斗、扭打和近距离内的快速出拳,在高帧率下,明显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清挥出的每一拳和更多细节。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3.机枪扫射

男女主被逼进小商店后,被店外的重机枪持续扫射,店内飞过的子弹、被射穿的物体碎片,在传统电影中肯定都是模糊的残影,但在高帧率和慢(升格)镜头的配合下,每一帧都清晰无比,仿佛进入到一个近似时间静止的乱舞时刻。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用手机玩过960帧慢动作视频的人,都应该可以理解。

与一般特效大片动辄一两千个特效镜头相比,《双子杀手》虽然只有900个特效镜头,但与传统24帧电影相比,这里每秒却要处理120张的图片,工作量可谓天差地别。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这对于特效的精细度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任何出错都会成为肉眼可见的破绽。

但最难得的是,明明是特效大片,但《双子杀手》全片给人带来的真实感,却远远大于CG感,包括那个由动作捕捉+全CG打造出来的23岁“史皇”,除了最后在校园高亮度场景下的一段稍微有点崩,其它大部分时候就跟新版《狮子王》一样,足以以假乱真。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至于电影的差评,基本都是来自羸弱和老套的剧情,这个诞生于90年代的故事,放现在确实毫无新鲜感。

本体和克隆人的关系,又很巧妙地暗合李安近30年来创作中“父与子”的母题,也是饱受诟病的剧本唯一值得被拿来讨论的,这或许也是安叔之所以选择拍这个故事的原因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从1952年被认定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3D长片的《非洲历险记》,到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3D电影从开始到成为潮流,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而在詹姆斯·卡梅隆开启3D时代的这10年,CG技术的不断升级,确实制作出了很多视觉华丽的特效3D大片,但3D技术的局限性和被过度滥用,注定它只会是一个过渡性的媒介技术。

VR将会是3D发展的最终形态,而3D+高帧率带来的沉浸感,则会是它最接近VR的形态。

除了李安,《指环王》系列的导演彼得·杰克逊,也曾在《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中(“木桶大战”)使用过48帧拍摄和放映,但同样的,得到的市场反馈也是褒贬不一。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霍比特人2》剧照 木桶大战

太过于真实、缺少电影感,这是目前很多导演不看好高帧率电影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就是昂贵的制作成本。

《双子杀手》的制作成本是1.38亿美元(按目前的票房走势恐将血亏),但在制作时仍然抓襟见肘,李安在采访时表示甚至把自己的薪水和制作公司的利润都押了进去。

众所周知,作为好莱坞一线巨星,威尔·史密斯可是长期2000万美元片酬级别的演员,而这次单是在Junior身上花的钱,就是他的两倍。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因此,除了技术,钱也是制作高帧率电影的一个门槛。

而且很显然,目前的市场和观众给予的反馈,都表明并未做好准备接受这项技术。

播放规格

首先是放映设备,国内从3年前只有两家影院能够放映顶配版本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到如今已有27家装有Cinity系统、可以放映3D+4k+120帧《双子杀手》的影院。

当然,票价自然不低。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顶配版:Cinity影院

另外,有上百家杜比影院可以放映3D+2k+120帧的版本。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高配版:杜比影院

这里也顺便提醒一下,如果没有条件看上面的两个配置,那至少也要找标识60帧3D的影厅去看,不然就意义不大,完全体验不到这部电影该有的样子。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中配版:普通3D影厅

另外,作为全球最大的输过国和电影市场,目前美国本土居然连一家可以放映顶配3D+4k+120帧版本的影院都没有,其它国家可以支持的也是屈指可数。

受众因素

一部电影,不同群体观影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也都直接决定电影的口碑。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大部分普通观众对技术并不敏感,更多是从剧情好坏来评价一部电影,像《双子杀手》这样的故事,显然很难令人满意。

但譬如影迷群体,可能更看重技术层面的应用、呈现与故事的结合,如此一来两者的评价肯定会有差异。

因此,受众群体对这项新技术的争议和评价,也是高帧率暂时还很难普及、推广的原因。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李安说,自己只是一个很认真拍电影的人,电影有一个本质是超越故事和内容的,已经65岁的他,没有那个耐心,再去一点一滴的去慢慢衍化,那样不知要花多少时间,但他觉得迟早都是会往那个方向走的。

独自一人坚持做一件事,注定是孤独的,更不要说还有来自外界质疑和压力。

在制作高帧率电影这件事上,孤军奋战的李安,就犹如这两年他在某马奖担任执委会主席陷入的窘境一样,太难了。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120帧是有门槛的,不像3D那么容易被人一下子接受,而作为华人,李安虽然名声在外,又获奖无数,但他毕竟不如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纯好莱坞大导演有话语权和影响力,想要普及和引领这项技术,难度大太多了。

但就像李安说的,那一天迟早会到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至于他的下一部“120帧作品”、准备了好几年的《马尼拉之战》,将会是关于拳王阿里的故事,目前也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钱)。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双失,但高帧率才是3D电影的未来

不过连续两部120帧作品的票房不佳,找投资肯定不易,而拳击题材对技术的要求,对他也会有新的课题和难点要去解决。

恰逢今天也是安叔的65岁生日,也祝他生日快乐!

- END -

作者:小辉叔影社(Hui-Movie)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