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从今年暑期开始,《哪吒之魔童降世》戏里戏外的故事,都在传承着那句洗脑魔音:“我命由我不由天!”

随着《哪吒》票房超越《流浪地球》,跃居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第二名后,前三名终于实现了由中国电影霸榜。但这背后的“故事”,或许更值得人们深思——三位导演全部都不是专业科班出身。其中,一位是练武的,一位是习医的,还有一位学的是法律。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除了这些“门外汉”,还有一些“半路出家”的导演,有些演而优则导,有些从编剧、作家转了行,有些从摄影“越了界”……虽然有些不是师出名门,但也有不少人像小哪吒一样不信邪,搞出了大名堂,取得了大成就。

难道真如“老谋子”早年的炮轰,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导演门槛最低,什么人都能当导演。其实,电影本就是造梦的艺术,无论科班,还是非科班,从影路上,都是追梦人。对于那些野路子出身的导演们而言,这个梦,或许更加不凡,且不失童真。


吴京

当导演是一种精神满足。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吴京出身功夫世家,6岁开始学武,8岁时开始拿各种冠军,习武路上顺风顺水,但两次腿伤,打破了这个习武少年的武术梦。此后,吴京投身演艺圈,做了演员,凭借《功夫小子闯情关》《太极宗师》等影视作品,在影视圈展露头角。

现在谈起吴京,必谈其自导又主演的《战狼2》。但2008年上映的《狼牙》,才是他参与执导的首部作品,其后还有2015年的《战狼》。正是由于前两次导演的不完美,他决定“要拍一部纯爷们的电影”,把军事片和动作片结合起来,“我想自己去创造一个时代。”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4小时破亿,25小时破3亿,3天破6亿,8天破16亿,12天破34亿,24天破50亿,最终突破56亿……开了挂的《战狼2》,不仅成为了2017年电影界最热门的话题,还一次次刷新中国电影纪录,最终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新高峰,也创造了亚洲电影首次进入全球电影票房TOP100的记录。

《战狼2》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上亿“精神股东”的力挺,更离不开他个人的努力和付出。亦如他当年参加央视《开讲啦》时所说:“我走过很多的路,换过很多方向,不敢说有什么成就,到今天我觉得唯一可以让我拿出来炫耀的,可能就是,我不害怕从头开始。”

继年初《流浪地球》后,吴京继续在“攀登”。


饺子

起初并没有人相信学医出身的我能够做好一部动画,入行的时候受到了不少的歧视和偏见。希望同样面对困境和成见的观众在看完《哪吒》之后,也能获得扭转命运的力量。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80后导演饺子原名杨宇,四川泸州人,从小喜欢画画、看漫画。早前制作动画短片时,他曾给自己起了一个中西合璧的艺名——“饺克力”,觉得又好吃又能补充能量,但因比较拗口,便改成了自己爱吃又是中国独有的“饺子”。

动画并非饺子的“正业”。他在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读到大三的时候,才开始学习三维动画软件。2008年凭借动漫电影《打,打个大西瓜》,在国内外狂揽30多个奖项。而为了完成这个16分钟的动画短片,他一个人用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父亲去世后家里仅有的收入就是母亲每个月1000块的退休金,“那三年半的时间,我过得跟生活在空间站似的,三点一线:客厅、卧室、厕所。”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哪吒》是饺子执导的首部长片动画电影,虽然好评如潮,但在饺子眼中,好作品“没有捷径只有死磕”。比如,备受观众喜爱的江山社稷图四人抢笔一景,在配置最好人员的情况下,单是草图便“死磕”了两个月,总耗时四个多月。

他也曾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个学霸,无论学医还是做动漫其实都走得很艰辛。尤其在他顶着极大的压力转行做导演时,也遭遇了诸多偏见,但他就像电影里的哪吒一样“不认命”,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着影片的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


郭帆

我做导演的很大原因是我想去拍科幻片,这是我个人的梦想。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郭帆,山东济宁人,从小喜欢画画,1995年看过卡梅隆拍的《终结者2》后,心中便燃起了拍科幻片的梦想。高考时他也曾考虑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可当年北电导演系在山东没有招生计划。1999年秋天,郭帆考入海南大学法学院,2003年本科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尽管也曾“有一颗为法律奉献的心”,但他真正喜欢的还是电影。2009,郭帆成为了北电管理系的研究生,“真正的认识到什么叫做电影,也能算是半只脚踏入了这个圈子。”

入行至今,郭帆只拍过三部电影。《流浪地球》之前,便是2010年自编自导的电影处女作《李献计历险记》,以及2014年的《同桌的你》。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同样在2014年,还发生了一件事:电影局指派了五名年轻导演去好莱坞学习,其中就有郭帆,同行的还有宁浩、陈思诚、肖央、路阳。好莱坞的工业流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被问及“为什么坚持拍《流浪地球》”时,他曾表示:“必须走出这一步,如果没有这一步的话,很可能10年之后就看不到中国电影了”!

有人认为,《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但从筹备到上映,历时四年,经历了数次停拍、延期、补拍。各种困难背后,郭帆和他的团队始终没有放弃,更没有降低要求。

去年海南大学举办的《流浪地球》主创见面座谈会上,郭帆说道:“我大学读的是法律专业,离电影很远,但我喜欢电影,所以大一中旬我就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了摄影机拍摄了人生第一支短片。我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倔强,倔强是让我们真正成年的一个节点,那个节点就是当你决定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时,并且知道你会为此付出什么、得到什么,你还在坚持的那一刻。”


周子阳

如果一个导演变成一个谁都可以代替的人,对我来讲就是完蛋了。电影对于我而言是艺术创作不是一个产品。所以如果我认为我需要做商业的东西,那我宁可做广告,电影是很神圣的很重要的事情,我不愿意在这里面参杂任何别的东西。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24岁的时候我就想过,如果生命只剩下三年,我能够留下些什么,我想留下一部电影。”在第54届金马奖上,34岁的导演周子阳凭《老兽》获得最佳原著剧本奖,这也是他迟到了八年的处女作。

艺术设计出身的周子阳,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20岁那年,他成为所在高中建校史上第一个考零分的人——因错将手机带入考场,被监考老师当作弊处理。后来通过复读上了大学,他疯狂地阅读哲学书、看大量艺术电影,“看完那些电影之后,感觉生命完全被震撼了”。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当时我看索德伯格的《性、谎言和录像带》,他26岁拍处女作,我就想我26岁之前也要拍出来……如果给你生命只有三年的话,我就想留下来一部艺术片,能表达我对生命的看法、理解和情感的一部电影。”这是他最初想拍电影的缘由。

大学毕业后,周子阳成了同学之中唯一没有找工作的人,而是和几个好友组成一支很小团队,拍了一支剧情片和一支纪录片。可人总得要生活,但他最穷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两块钱。极度焦虑和焦灼的状态下,周子阳找了份工作糊口,两年后辞职,专注剧本创作。“我觉得这是好事,你绝望过,到了最低谷,然后你就会珍惜来之不易的东西,会敬畏生命。……否则他的表达会变的伪善,会变的不够真实,变得可疑。”

《老兽》拿到金马奖四项提名的第二天,有投资人给周子阳打电话,告诉他有一个四千万的项目,马上就想定他做导演。周子阳拒绝了。“我这么多年的努力,就是为了不走这样的一条路。如果我什么项目都可以做,成为一个干活儿的人,成为一个谁都可以代替的人。那样的话,我就完蛋了,我就毫无意义了。”


韩寒

我热爱电影,这是我人生规划30岁以后要做的事情。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韩寒的故事,鲜有人不知。高中没有读完就被迫辍学,从作家到赛车手,再到电影导演,一路走来颇为波折,而每一次转型又都备受关注。于他而言,这代表了自己不同时期的追求和兴趣,并且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不想当赛车手的作家不是好导演”。

如今,相比那个80后、90后熟知的作家韩寒,他现在为外人称道的,更多是“导演”的成功。从2014年开始,韩寒连续推出三部属于自己的电影:

先是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品《后会无期》,整个作品充满着文艺气息,票房收割6.28亿;三年后第二部电影《乘风破浪》,票房达10.49亿;今年上映的《飞驰人生》,票房达到17.16亿,创下韩寒作品票房新高。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而面对“导演里最会开车的,赛车届导得最好的”这样的评价,韩寒表示自己并不喜欢,“我明明想做赛车届最会开车的,导演里最会导戏的,这才是我的目标,而不是用这种田忌赛马式的方式比我。”

“拍电影,写东西,或者做任何事情,我觉得肯定都需要妥协的。电影是在不停妥协的过程中去做出一个最平衡的结果。”那个曾经顶着叛逆人设的少年,开始在慢慢与世界和解。就像他在一次演讲中说的那样:“以前我觉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也许靠杂文,也许靠勇气,也许靠争论,后来我发现并不是这样,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更多可能是靠科学靠商业。”

韩寒曾公开过他的四个梦想:科学家、作家、赛车手、导演。那么接下来,他还有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吗?


王家卫

功夫都不是白花的,要达到一定的水准,慢和时间都是必须的。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王家卫出生于上海,成长于香港。大学的时候,在香港理工学院念的是平面设计。但他曾说,自己当导演之前,差不多当了有近十年的编剧。这应该与他1981年时参与的编导培训班有关。

1988年在香港上映的《旺角卡门》,是王家卫导演处女作。在1989年第8届金像奖上,该片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男女主角等10大奖项提名。亦有观众表示,这是他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作品。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凭借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王家卫的作品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英国著名的《声与画》杂志将其选为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电影革新者,该杂志评价说:“王家卫也许不是未来电影的全部,但他确实地指出了未来电影的一个方向。”

执导30余年来,王家卫却只产出了10部电影。所有人都在抱怨,他拍的太慢,但他说:“做不好功课,我舍不得拍摄”。所以,《2046》拍摄周期为5年,《一代宗师》从策划到拍摄完成用了10年。

“拍电影就像做菜,有些菜比较简单,速度就快,比如电影《重庆森林》,花了6个星期就拍完了。有些菜要炖,比如《一代宗师》。那个世界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就要花费很长时间。但这是一条很迷人的路,我不会感觉浪费时间,我愿意走下去。”没有演员不吐槽他的折磨,可又无人不尊敬他对电影的真诚。

王家卫曾说,好的电影,一要感动,二要老实。他亦曾直言:“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在营销和概念上。电影是一个工业,不能光依靠营销、概念、明星,还必须依靠技术、依靠故事,这样中国电影才会进步,才会有更大的话语权。”


周星驰

我是一个创作人,不论导演还是演员,就是从事创作的人。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从一个跑龙套的小演员,到喜剧巨星,再到成功的电影导演,周星驰的人生就是一个标准大写的“励志”。

作为“中国版的卓别林”,周星驰塑造了众多喜剧角色。有人评价他,从来没有因为一个角色饰演得太成功而覆盖了另外的角色或者湮没了自己,也没有因为饰演了太多的角色而让人感觉平庸、印象模糊。但他曾在1992年左右的《一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希望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好使观众知道我并不单只是搞笑的小子而已。”

除了演戏,他从1994年起开始做导演,先后执导了《国产凌凌漆》《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等多部影片,数次打破香港和华语影坛的电影票房纪录,获得过8个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功夫》还曾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和金像奖最佳影片奖,亦曾拿到过美国金球奖提名,被《时代》杂志评为当年的十佳影片之一。《西游·降魔篇》更是打破23项华语电影票房记录,全球票房达2.18亿美元,成为了全球最卖座的华语电影。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从2008年开始,周星驰彻底走向幕后,专职做导演,没再出演任何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作为一个演员的职责已经尽到了,没有更多可以展示给观众的东西了,因此要用另外的方式继续和观众交流。

有人说,周星驰的电影像一面美化过的镜子,让人看到现实的无奈和千疮百孔,但都赋予了电影一个美好的结局。对此,他说:“其实很多不好的东西在现实中不用我讲大家都知道。但我想要经营的结果,是一个开心的结局,看完之后能让大家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希望,能够让观众看完之后开心……”


姜文

我做导演,大部分是因为别人的暗示和鼓励。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有人说,姜文几乎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话题的人物。也有人称赞他,算是一个鬼才。张艺谋则评价他,是一个心比天高却又有这个能力的人。

姜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作为演员,他天赋过人,30岁不到,就已主演了《末代皇帝》《芙蓉镇》《红高粱》《大太监李莲英》等多部电影。但他的志趣与野心并不仅局限于表演,而今“导演姜文”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演员姜文”。

1995年上映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自编自导的处女作,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在第33届金马奖上,该片获得了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等6项大奖,此外还有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摄影两项提名。1995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其评为了“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此后,姜文又导演了5部电影,分别是2000年的《鬼子来了》(未公映),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2010年的《让子弹飞》,2014年的《一步之遥》,2018年的《邪不压正》。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民国三部曲”,也用电影这支笔,书写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作为一位具有“全面雄性味道的导演”,姜文曾经表示,作为一个导演应该是义无反顾的拍出观众喜欢的作品,而不是应该把拍摄电影庸俗化,成为填饱肚子的饭碗。“我为观众提供的绝对不是白开水,我要造酒,然后与大家在影院同醉。”

对于某些影视作品被资本和演员“绑架”的情况,姜文同样霸气:“找什么题材、多鲜的肉,这根本就是胡扯,你还是要把剧本写好,或者说你得要有话语权的东西,否则你干脆别拍,拍了也是浪费。”

徐峥

做导演没什么门槛,门槛在做导演的人的心里。门槛是对电影艺术的认知,对好电影的共识,以及对电影这门艺术的尊重。所以电影的门槛在我们心里。否则所有的人都来做导演的话,我们就变成那部电影叫什么,逐梦演艺圈了。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演而优则导”,一直屡见不鲜。除了以上几位,还有徐静蕾、赵薇、成龙、陈思诚……还有,金马影帝徐峥。在某电影节上,山争哥哥就吐槽称,自己也是“什么人都来做导演”中的一员。

1994年,徐峥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便进入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四年后,凭借话剧《股票的颜色》,获得第十届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奖。而观众对徐峥的印象,最早或始于2000年的古装神话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

凭借剧中“猪哥哥”一角,徐峥一炮而红。但是,人们仿佛都对角色熟记在心,而忘记了饰演者徐峥。此后,他又出演了《李卫当官》、《爱情呼叫转移》、《人在囧途》、《无人区》、《心花怒放》、《催眠大师》《我不是药神》等影视作品。

徐峥从演员到导演的跨越,是在2004年。在电视剧《李卫当官2》中,他除了饰演男一号李卫之外,还兼任导演。2012年、2015年,他又分别执导了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和《港囧》。其中,《泰囧》上映22天累计票房即破10亿,最终票房为12.67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过10亿的华语电影。徐峥还凭此片夺得了第15届华表奖优秀青年导演奖 。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徐峥的表现说明导演不再是特权阶层。我们进入了一个平权时代,有能力就可以脱颖而出,不一定是导演科班出身。这是时代的进步。”电影监制、评论人谭飞说。

对于演和导这种身份的变化,“剧场出身”的徐峥曾经表示,无论话剧还是电影都是一个整体的工作,而导演是知道最多的人。在一个剧组里,如果你是一个想法的发起人,你就自动做着导演的工作。其实导演不是一个名号,在现场导演就像一个厂长,知道每个部门怎样工作,该怎么组织大家干活儿,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渡。

在今年的大型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徐峥执导《夺冠》,你是否有着别样的期待呢?

张艺谋

拍电影就是慢慢调整,我自己也是慢慢调整,这种职业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不过太受媒体和大众的注意,其实是很普通的东西。尽量别把自己伟大化,觉得自己的职业特别崇高,能影响多少多少人,还是要以平常心看待电影创作。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张艺谋其实也是“半路出家”。1978年,28岁的张艺谋被破格选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虽不是科班导演出身,却也是与电影有着莫大的渊源。

从北电毕业后,张艺谋赴广西电影制片厂任摄影师。1984 年,张艺谋首次掌镜,担任电影《一个和八个》的摄影师,获当年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奖;同年又担任影片《黄土地》的摄影,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法国第七届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从此跨入一线摄影师行列。

在摄影方面,张艺谋讲究整个画面构图的恢弘和大气,运镜充满了一种清新、自然和返朴归真的东西,浓重的泼墨和色块般的呈现方式很常见。此后做了导演,画面风格依然是他浓重的个人标记。

不仅摄影成就颇丰,演戏也不含糊。1987年,张艺谋凭借主演的首部电影《老井》,一步跨入顶级演员行列,勇夺三座影帝。那他为何又偏偏去做了导演呢?

张艺谋说这其实是源于大二时的想法,而且是因为自卑。“我是我们全校最大的同学,摄影戏26个同学,我比他们有的都大十岁,所以在班里有时候很自卑,很敏感。觉得岁数太大了。我一看隔壁班的导演戏,岁数都跟我差不多。我觉得得改导演,生存嘛,不要太尴尬了。”自此,便开始借书,自学导演。

中国影史票房前三导演全是“门外汉”,还有谁

1988年,张艺谋导演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问世,揽获第38届金熊奖,可谓出手就是巅峰!转行30余年来,张艺谋导演了包括《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有话好好说》《英雄》《金陵十三钗》《归来》《影》等20多部电影作品,载誉无数。

除了电影,张艺谋还曾执导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系列”、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等等。

“国师”,果然了得!只是,此前在炮轰“什么人都能当导演”时,老谋子是否记得自己也是“转岗”才有了当今的成就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