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一、公司概况:IDC业务与智能制造业务双轮驱动

1、前身是宝钢内部自动化部门

源自宝钢体系,四十年积淀钢铁信息化丰富经验。宝信软件前身为宝钢集团内部与信息产业相关的资产整合而成的全资子公司。

自成立之日起一直承担着向原宝钢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系统集成及运维等方面综合解决方案的任务。

公司与宝钢集团一起历经40多年发展,推动了国内钢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工业软件,同时把钢铁行业的先进经验扩展到交通、医药、有色、化工、装备制造、金融、公共服务、水利水务等多个行业。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实际控制人为全球钢铁行业巨头企业宝武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原为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2016年合并原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后,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于2016年11月17日正式更名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1季度,宝武集团通过宝钢股份持有公司50.81%的股权。

2、软件开发与IDC双轮驱动,业绩处于加速期

软件开发业务与IDC业务均发展良好,业绩处于加速增长期。公司的传统主业是软件开发业务,2014-2016年公司由于受到下游钢铁行业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2017年以来公司的收入和业绩出现良好回升,尤其是业绩端更是呈现加速趋势:

一方面,软件开发业务由于下游钢铁行业回暖带来景气度提升、同时宝武集团内部信息化改造带来大量需求等因素,开始有所好转。

另一方面,从2016年开始公司的宝之云一至四期项目陆续开始建设完工并确认收入,对公司业绩形成良好推动。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7亿元,同比增长57%,这是公司上市至今为止最高的业绩增速。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业务结构改善,期间费用率下降,净利润率水平提升。近年来,由于IDC业务的快速建设与交付,公司的主营结构升级为软件开发和IDC双轮驱动,IDC毛利率水平较高,随着交付机柜数量增加,公司2018年毛利率较2017年也有所增加。

同时,在费用端,由于IDC业务的管理费用以及销售费用较小,因此近几年随着IDC业务占比提升,期间费用率也有所下降。2018年,受到IDC业绩占收入比例大幅上升,公司的净利润率上升到13.0%,提升3.4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3、股权激励设定高增长目标,调动员工积极性

股权激励覆盖范围广,利于激励国企员工积极性。2017年12月8日,公司公告股权激励方案,向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等350名骨干人员授予78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权价格为8.6元/股,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同时公司也设置了较高的业绩考核标准,2018-2020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9%、10%,净利润相较2016年不低于50%、80%、110%,且不低于同行业对标企业75分位值水平。2018年,公司的石基净利润增速相较2016年增长了95%,大幅超额完成指标。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二、需求端:大数据和云计算催化,IDC行业下游需求旺盛

从需求端来看,近年来,受益于信息数据量爆炸式增长,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产业不断受到企业和用户重视,导致IT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对于数据中心(InternetDataCenter,简称IDC)基础设施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IDC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从国内整体市场来看,2014年,我国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开放IDC牌照,同时4G业务经营许可权发放,移动互联网发展催生了大量应用需求,推动IDC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6年,电信运营商近年来加大了对带宽的投资力度,短视频技术被视频和社交平台广泛应用呈现爆发增长,带来了IDC市场增长。

2018年中国IDC市场规模达到1210.4亿元,同比增长27.9%,预计未来三年在5G等新一代技术的推动下,IDC整体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上升趋势,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2017.6亿元。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1、大数据爆炸式增长,引领数据中心需求猛增

全球信息量日益膨胀,信息数据资源异常庞大。当前全球新一代技术创新进入加速期,未来随着5G、物联网等终端侧应用场景的技术演进与迭代,对数据中心的规模、建设模式、性能各方面也将产生重要影响,这将带动数据存储、传输、计算的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IDC市场需求也将随之拉升:

从规模来看,5G和物联网将带动数据量爆炸式增长,引领数据中心需求猛增,带动数据中心总体建设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根据IDC数据,2010年全球数据资源已达ZB级别,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0ZB,年均增速约50%,其中,我国数据量将达到8.6ZB,占全球的21%左右。

从性能来看,新型技术及应用需要海量计算、存储、分析以及灾备等能力,对数据中心提出更高要求,例如高性能计算设备和GPU服务器的使用。

2、云计算维持高景气度,IDC需求旺盛

数据中心是云计算IT资源的载体。云计算改变了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带来了按需使用、资源共享、绿色节能、快速业务部署等好处,给用户带来更加低成本的应用、更加快速简洁的部署,成为了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IT技术浪潮,带来了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数据中心做为数据存储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是支撑云计算IT资源的载体,主要提供IP接入、带宽接入和电力供应,同时还提供管理服务、服务器和存储等服务。

云计算高速发展,带来海量数据中心需求。在过去10年,国内外云计算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业务迁移上云,由于IDC是承载云计算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了IDC市场规模的增长,未来随着产业互联网的逐渐深化,云计算将会充分受益于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共同驱动:

消费互联网:以电商、游戏为主的互联网企业,随着数据量的不断积累,逐年加大IDC行业需求。

产业互联网:受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引导,传统企业正加速企业数据字化转型进程,包括业务上云在内的多项IT需求,不同程度地推动IDC市场规模化增长。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企业陆续上云,中国云计算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2018年8月,工信部印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提出了企业上云的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在政策带动下,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已有上海、浙江、江苏、湖北等20多个省市出台了企业上云政策文件,明确上云目标和重点。

根据信通院数据,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437.4亿元,同比增长65.2%。预计2019-2022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到2022年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731.3亿元。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3、云计算IaaS厂商的基础设施竞赛激烈

云计算IaaS厂商的高增速间接反映IDC建设速度。云计算凭借其优势,成为了IT企业转型的方向,推动全球公有云快速发展。

而公有云IaaS领域做为云计算最底层的基础设施服务,投资价值受到IT巨头们的重视,而IaaS建设具有规模效应,整体趋势为占据市场的强者集中度越来越高,因此国外的亚马逊、微软、谷歌等IT巨头,国内的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云计算IaaS领域争夺市场份额。

我国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公有云IaaS服务厂商阿里云收入增速一直维持在高位,最新的2019Q4财报(对应2019年一季度末)实现收入77.3亿元,同比增长76.2%,收入增速依然维持在高水平。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三、供给端:IDC建设行业具有四大高壁垒

1、资金实力:IDC前期建造成本高,对企业的资金需求大

IDC建设成本较高,对企业的资金需求要求较大。以宝信软件的“宝之云IDC四期”项目为例,宝之云IDC四期项目建设约9000个机柜,数据中心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项目投资总金额达到26亿元。

项目投资主要用于新建厂房、购置新设备,其中资本性支出占比超过95%。如此庞大的投资金额,对企业的实力背景、资金支持和融资渠道都有较高要求。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2、地理位置:强风多水的地理位置利于自然冷却

选址优先考虑强风多水位置,利于自然冷却降低PUE。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70%为电力成本,如果能有效地降低电力消耗,就能减少相应的成本。根据CSDN调查,北京郊区一个规模为1000个机柜的数据中心,每个机柜20A的供电,如果建设PUE为1.8,通过节能优化,PUE降为1.6,以电费为1元/kwh计算,每年可节省电费770万元,如果运营周期为10年,那么运营周期内可减少7700万的成本。

而根据TGG的一项分析显示,数据中心电力消耗最大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机房空调、IT设备和UPS电源,达到数据中心总电力消耗的93%。

因此,数据中心的节能问题也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而机房空调方面,有效的利用冷空气、水、风等自然冷源成为了数据中心选址的重要考量。

自然冷却选址因素已被广泛考虑在数据中心节能上。2016年,工信部就曾发文,引导大型数据中心优先在能源相对富集、气候条件良好、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建设。微软的海底数据中心、阿里的千岛湖数据中心、腾讯的贵阳数据中心都是非常好的利用自然冷源的案例。

谷歌、苹果、Facebook开始将选址在高位地、高海拔的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甚至是选址接近北极的地区。

以微软海底数据中心为例,2018年6月,微软将一个长约12米,直径接近3米的胶囊状数据中心沉入苏格兰水域,该数据数据中心一共装载了864台服务器,可以存储约500万部电影。它将为苏格兰群岛的沿海地区提供高速的云计算能力和互联网连接。

3、资源指标:一线城市工业用地和用电指标是稀缺资源

北上广深土地、电力资源缺乏,中短期内IDC仍将供不应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大型企业众多,对IDC资源需求旺盛,是我国数据中心最为集中的地方,我国的大型数据中心有接近1/3都集中在北、上、广三地。但由于一线城市土地、电力资源缺乏,因此出现较大供需差。

随着一线城市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差距不断拉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IDC资源供不应求:

供给端被限制:

1)IDC用地属于工业用地,一线城市的工业用地都是按照规划指标进行释放,短期内难以再增加供应,供给弹性较小;

2)一线城市IDC一般采用市电网络,用电网络规划与用电指标都需要电网审批;

3)一线城市对于数据中心PUE值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新政不断出台,对PUE严格要求限制,反应了一线城市对于数据中心的高能耗承载已经到了极限。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需求端持续向上:数据中心服务业的最终用户分布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密切正相关关系,国内数据中心服务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

1)从通讯基础设置角度来看,这些地区拥有基础电信运营商布局的大量大型网络骨干节点,通信设施完善,网络节点覆盖的范围更广,具备较好的网络基础;

2)从最终用户需求角度来看,一线城市是互联网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对互联网需求大,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了改善用户访问体验,所以将在线应用服务集中部署在该区域;

3)金融、能源等企业客户因业务集中于一线城市,也倾向于将其服务器部署在靠近业务中心的区域。

根据信通院统计,2018年北京、上海、广深三地对于IDC机架的需求分别为30万、35万、18.2万,供需缺口分别为11.4万、5.5万、3.6万,三地缺口总额达20.5万。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4、技术实力:专业级IDC服务更具优势

国内的数据中心服务商根据资源不同和运营模式不同,可以分为基础电信运营商、网络中立的第三方IDC服务商和云服务商。

基础电信运营商: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主要

向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商及最终用户提供数据中心机房和带宽资源。

网络中立的第三方IDC服务商:提供机柜租用、带宽租用、服务器代理运维等服务。

包括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商及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商。

云服务商:通过自建或者采购专业IDC服务商资源向最终用户提供云服务,主要企业相关包括阿里云、UCloud、华为云和腾讯云等,以公有云IaaS服务为主。提供的服务包括传统的IDC服务(包括机位机架出租、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数据存储等服务)和云服务(包括云主机等IaaS层、虚拟服务器等PaaS层、应用软件等SaaS层服务)。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根据服务客户类型的不同,第三方IDC服务商又可以分为零售型和批发型两种:

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商:自建或租用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机房空间是基于单个机柜或是机笼出售的,租赁期较短,通常1年左右。国内典型的零售数据中心

服务商包括世纪互联、网宿科技等。

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商:自建大型数据中心,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向最终用户提供数据中心服务。

提供的数据中心通常按机房模块单元出租,比如单个机房模块、多个机房模块、乃至整个数据中心。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商既是大型企业的供应商,也是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商的供应商。国内典型的批发型数据中心包括万国数据、宝信软件、光环新网、数据港

第三方专业的IDC服务厂商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商更有优势。相较于运营商IDC服务与自建IDC服务,专业IDC服务可以为客户实现以下优势:

系统稳定性:专业的IDC服务厂商更聚焦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可以有效保障终端用户的关键业务应用得到持续可靠的运营,免受自然灾害影响。

成本可控:企业自建数据中心通常会过度建造或超额支付费用,同时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长(2-3年),大额资本开支回报周期较难测算,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公司现金流状况,采用租赁模式比较容易进行投资回报测算。

提供多样化服务,实现快速技术迭代:专业IDC服务商能够依据市场需求对于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保持准确预判。未来数据中心技术将呈现云计算化、模块化(MDC)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以及绿色化四种趋势,专业IDC服务商在这四个方向都具备较强先发优势。

四、IDC业务:占据上海稀缺资源,模式面向全国二线城市复制

1、占据上海区域优秀资源,天然拥有IDC建造优势

依托宝武集团钢铁厂资源,宝信在上海拥有天然的产业资源竞争优势。上海区域市场历来是大型客户全国数据中心资源部署的重要节点,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客户需求处于不断释放阶段,且资源需求都趋向于规模化及可扩展。而宝信集团依托股东方宝武集团,解决了公司建设IDC机房的土地、水、电等关键限制因素。

第一,土地资源依托宝武集团旗下罗泾钢铁厂。宝钢股份的罗泾钢铁厂2012年因经营亏损而关停,并与上海市政府于2012年3月签约进行工业转型框架协议,宝钢股份罗泾中厚板厂区钢铁产能整体搬迁,进行产业转型发展规划,此后宝钢股份将其租用给该公司用于发展IDC业务,该厂区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该厂区作为之前的钢铁冶炼工厂,拥有大量的工业厂房、公辅配套房屋、供配电、给排水等资源。目前宝之云前四期占比面积约10平方公里,约占厂区总面积的10/280。

宝信软件的宝之云IDC四期项目均向宝钢股份租赁房屋土地,以宝之云IDC三期项目为例,宝之云IDC三期项目租用厂房面积37574平方米,年度租赁费为1024.99万元,按房屋面积计算,平均租金为0.75元/平方米/天,此租金的定价略低于附近厂房的市场价格。以可比公司数据港租赁为比较,数据港的租赁底价为1.76元/平方米/日,并且从2012年期每隔三年都要上调10%。

第二,罗泾厂区电力容量可达6万个机柜。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电力进行能源驱动,目前一线城市发展IDC产业最关键的因素在于电力指标的配额,宝钢股份罗泾钢铁厂作为之前的钢铁冶炼工厂,产业整体搬迁后给入驻的宝信软件IDC业务解决了建设IDC机房的电力指标限制,根据现有的电力容量测算,该厂区可容纳约3万个机柜;若进行电力扩容,该厂区可容纳约6万个机柜。目前宝之云前四期约占据2.7万个机柜的电力指标,剩余可用指标超过3万个。

第三,罗泾厂区位于海边,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宝山罗泾数据中心位于长江入海口旁边,原宝钢罗泾钢铁厂也需要大量的水冷资源,因此在附近建造了宝钢水库。IDC需要大量水资源进行散热,供水的稳定性保障了数据中心稳定运行。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2、上海四期机柜数量超2.7万个,达产可贡献至少6.24亿元

借助罗泾钢铁厂2012年经营亏损而关停的契机,宝信软件从2013年开始大力拓展IDC业务,依托宝贵资源和宝钢集团优势,公司主要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合作拓展市场,已与上海电信、上海移动形成较好市场合作关系,正在与上海联通探索合作意向。

基础电信运营商出于未来两、三年资源储备不足考虑,均已将宝之云IDC作为重要合作对象。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上海宝之云IDC项目有四期:

建设资金:公司借助上市公司平台借助资本市场力量,通过定增或者发行可转债方式募集IDC前期建设资金。签约客户:机柜租赁采取批发型模式,前四期签约客户包括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中国太保等优质企业。

租用年限:通常超过10年,四期的合同期为20年。

机柜数量:前四期分别为4000个,4000个,9500个,9000个,共计27500个。截至2018年底,前三期17500个机柜已经交付完毕。

交付进度:截至2018年底,宝之云IDC前三期交付完毕,四期也陆续建设完毕在2019年开始分期交付给客户。达产利润:四期的预期达产利润总额分别为8460万元、8000万元、2.04亿元、3.65亿元,利润总额共计7.34亿元,扣税后为6.24亿元。

考虑到宝之云一期、二期实现效益要高于预期利润,我们预计达产后扣税净利润会高于6.24亿元。

上架率:根据公司公告,宝之云前三期在运营期开始三年后的上架率可达到100%,而第四期开始属于交付即收费模式。

3、一线城市IDC厂商有望在竞争中胜出

与同行比较,宝信在上海更具有资源优势。由于现阶段大多数第三方IDC服务商在一线城市存在资源受限问题,普遍面临土地、水电资源不足的问题,且业务发展容易受到融资能力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在一线城市具有机房储备、建立良好市场口碑的公司才有望在未来竞争中胜出,包括万国数据、宝信软件、光环新网、数据港等。

目前宝信软件已经上架机柜数量约1.75万个,规划中的总机柜数达2.7万个,并且都集中在上海地区,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和地理区位优势。

4、武汉、南京地区有望复制上海模式

积极筹备武汉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华中最大单体IDC。由于一线城市的数据中心受到限制,但是其数据需求仍然旺盛,这将推动一线城市周边的IDC建设,同时重点区域位置的二线城市也将是IDC建设的重点。

公司于2019年1月10日发布《合资设立武钢大数据产业园暨关联交易公告》,公司与武钢集团、上海宝地资产、青山国资共同在武汉市青山区合资设立武钢大数据产业园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将以武钢集团转型后闲置资源开展深入合作,依托宝信软件网络资源,投资建设武钢大数据产业园,包括IDC中心区等,其中IDC中心区规划选址位于武钢厂区内,地块总面积约135亩,计划分三阶段建设18000个20A机柜,建成后可成为华中区域单体规模最大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

第一阶段到2019年底,计划投资建设约2000个标准机柜;第二阶段为2020年至2021年,计划投资建设约6000个标准机柜,提供大数据存储和运营服务;第三阶段为2021年至2023年,计划建设3栋数据中心机房楼、约10000个标准机柜。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入驻南京,拟在梅钢区域布局梅山产业园。2018年6月,南京市与宝武集团达成协议,现有梅钢片区将建设区域总部基地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布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材料、现代贸易物流、工业服务、城市服务以及产业金融等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与城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2018年12月1日,宝钢股份发布公告,首次明确了梅钢搬迁时间表:政企双方将争取用10年时间,到2028年年底前,钢铁冶炼产能逐步迁出南京市,现有梅钢区域将布局新兴产业,建设产业新城,实现梅钢区域转型升级。梅钢的钢铁产能将转移至盐城市滨海港工业园区。

同时,宝信软件拟在梅钢区域布局构建面向智慧制造的宝之云梅山产业园,以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基础,集聚“数据存储、数据应用、数据交换”大数据产业,构建“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生态圈。

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员工人数约1000人。南京市雨花台区委书记戴华杰表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雨花台区的支柱产业,宝信软件的入驻标志着梅钢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

五、软件开发业务:钢铁行业并购重组潮带来大量信息化建设需求

公司的软件开发业务由信息化、自动化和智慧城市三块业务组成,近年来信息化和自动化已经在加速融合过程中:

信息化:核心产品是以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为核心的产销一体化解决方案。

信息化与钢铁行业景气度呈正相关关系。

自动化:

包括冷轧自动化、冶金自动化解决方案等。自动化属于刚性需求,与行业景气度影响不大。

智慧城市:指应用智能化工程技术、物联网技术、GIS技术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包括轨道交通、智能交通、智能建筑、金融服务、公共服务、水利水务。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1、多年钢铁信息化行业,具有丰富经验

出身于宝钢内部,多项产品和服务在钢铁信息化领域市占率第一。原宝钢集团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已连续13年进入世界500强。

宝信软件前身宝钢信息为原宝钢集团内部与信息产业相关的资产整合而成的全资子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一直承担着向原宝钢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系统集成及运维等方面综合解决方案的任务。

得益于此,宝信软件在钢铁信息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MES、EMS、冷连轧、运维服务等产品和服务在钢铁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

钢铁MES产品具有核心竞争力。宝信软件是国内唯一一家从L0做到L5的工业软件企业,即能够自下而上提供“车间机器自动化/机器人”、“控制层PCS”、“执行层MES”、“计划层ERP”、“电子商务”和“顶层决策”全套服务,其中MES是承上启下的枢纽性系统,也是公司的核心和主要产品。目前公司开发的MES软件在国内钢铁行业市占率达50%以上,EMS能源管理系统在国内钢铁行业市占率达70%。

宝信软件在MES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以Siemens、GEFanuc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和以中控软件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由于MES系统一经采用就与企业内部各层次管理系统深度融合,因此具有极强的客户粘性。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拓展非钢行业信息化,业务范围延伸至化工、机械等行业。公司立足钢铁MES的技术和经验,在巩固存量成熟市场的同事,不断丰富化工、有色、机械、医药等非钢领域的信息化。

2、钢铁行业回暖,信息化升级改造支付能力增强

国内钢铁行业效益改善,短期内信息化需求方支付能力增强。201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钢铁价格显著上升,使得2017年钢铁企业经营效益大幅改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大中型企业2017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34.1%,实现利润1773亿元,同比增长613.6%。

宝钢集团2017年的净利润增速也达到了113%,2018年宝钢集团的净利润增速回落至13%,属于合理范围内的下降,盈利能力依旧在提升。

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大幅改善,这也将使得作为信息化需求方和支付方的钢铁企业有能力对原有的信息系统和自动化系统化等进行升级改造。

从历年宝钢股份与宝信软件收入的同比增速对比来看,宝信软件与宝钢股份的收入呈现比较明显的正相关性。宝信软件收入的增速会略微滞后于宝钢股份约1年左右,考虑到2017-2018年钢铁行业的回暖,宝武集团的盈利性能力提升,预计在支付端(下游钢铁企业)的带动下,信息化需求有望在2018-2020年保持比较旺盛需求。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3、钢铁企业并购重组带来大量信息化改造需求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目前已达到60%的完善信息化建设比例,MES应用普及率较高,同时由于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2013年国家开始削减钢铁产能,压缩成本和开支,近年来钢铁行业自动化投资持续萎缩。

因此,目前钢铁行业的信息化需求主要来自于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以及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标准逐步提高带来的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需求。

国家鼓励支持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提升全球竞争力。近年来国家部门如工信部制定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鼓励钢铁行业进行兼并重组,在2015年工信部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前十家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形成三五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一批区域市场、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未来,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仍有望为MES在该行业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宝钢并购武钢,带来大量钢铁信息化需求。2017年2月17日,宝钢股份实施换股吸收合并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更名为宝武集团。宝钢集团的信息化管理采取“集中一贯式”,即所有下属子公司的信息系统都不能是孤立的,必须要纳入到集团统一的信息系统中,与全集团的信息系统形成整体。

根据宝钢集团“集中一贯式”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以及此前宝钢集团兼并重组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和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的路径,未来武钢集团与宝钢集团的信息系统将进行高度融合,武钢的信息化改造同样也将交由宝信软件建设和改造,有望为该公司带来较多钢铁等应用行业的业务量。

宝武重组马钢,或无偿获得马钢51%股权。2019年6月2日,马钢股份发布公告称,中国宝武计划对马钢集团实施重组,安徽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马钢集团51%的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通过本次收购,中国宝武将通过马钢集团间接控制马钢股份45.54%的股份,并成为马钢股份的间接控股股东。

4、宝武体系外钢铁企业同样存在信息化需求

签约首钢信息化建设项目,彰显公司钢铁信息化领先地位。2017年7月,宝信软件中标首钢钢铁产销一体化经营管理系统项目,合计金额2.7亿元。

首钢产销一体化项目是根据首钢的发展战略,引入对标钢厂的最佳实践,通过管理咨询完成首钢钢铁板块中核心钢铁基地(迁顺和京唐)的管理变革,2019年6月,首钢钢铁产销一体化项目京唐系统成功上线,是首钢历史上一次管理变革加信息化升级改造的系统工程。

首钢集团内部用友自身的信息化和自动化部门,此次采用宝信软件团队建设整体信息化,彰显了宝信软件的在标钢厂信息化建设的领先地位。

钢铁信息化和 IDC 双轮驱动,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六、盈利预测及估值建议

1、收入预测

软件开发业务收入软件开发业务包括钢铁及非钢领域的软硬件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集成安装;冶金、建筑工程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其主要是为工业行业尤其是制造业提供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

更详细划分,软件开发业务主要的贡献来自于钢铁领域宝武集团体系(属于关联交易)、钢铁领域非宝武体系、非钢铁领域。

1)宝武集团体系贡献

宝武集团体系给宝信软件的收入贡献在关联交易中披露,分为原宝山钢铁、宝武钢铁贡献。

宝山钢铁体系:由于2016年底国内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2017-2018年钢铁行业整体回暖,支付能力增强,因此带来较明显的信息化改造需求回升,2018年钢铁行业增速回归合理水平,因此我们预计2019年宝钢体系信息化需求也将维持稳定,预计2019-2021年宝山钢铁贡献收入同比增速为15%、10%、8%。

宝武钢铁体系:2017年一季度,宝钢集团完成了对武钢集团的吸收合并重组,带来武钢集团信息化改造需求,2017年完成营销一体化系统覆盖武钢集团等16个系统的上线覆盖,当年增速75%。

武钢的信息化改造时间长、规模大,预计持续3-4年,此外,宝武在2019年启动对马钢的并购重组,预计马钢信息化改造将在2021年左右开展,因此在宝武和马钢并购重组影响下,预计2019-2021年收入增速为30%、30%、50%。

2)宝武集团体系外贡献

宝武体系外也包括钢铁和非钢铁领域,预计2019-2021年年复合增速分别10%:钢铁领域:2017年7月,宝信软件中标首钢钢铁产销一体化经营管理系统项目,合计金额2.7亿元,2019年6月上线,此外公司在邯钢、湘钢、柳钢等钢厂也有提供信息化与自动化服务。

非钢领域:MES等先进软件从钢铁领域向非钢领域渗透。智慧城市业务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不断推进建设。

综合以上,软件开发2019-2021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8%、16%、21%。

2、业绩预测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宝信软件2019-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7亿元、11.89亿元、13.30亿元,CAGR为25.7%。考虑到行业的整体高景气度及公司主业信息化和IDC业务的高成长性,给予2020年目标价为40.07元(对应公司2020年38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文章内容为国盛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刘高畅在进门财经路演核心观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