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假名媛被判刑 BBC分析為何紐約“貴族”圈如此好騙

英媒稱,美國紐約曼哈頓最高法院9日判處德國假名媛安娜·索羅金4-12年有期徒刑。她最後具體刑期取決於她在服刑期間的表現。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10日報道,4月末,紐約法院陪審團裁定俄裔德籍假名媛、28歲的安娜·索羅金盜竊、詐騙等4項罪名成立。她的騙金高達20萬美元。

報道稱,安娜·索羅金謊稱自己是安娜·德爾維(音),來自德國富商家族。早些時候,安娜在法庭上拒絕認罪。

她的辯護律師說,他相信安娜將來會有錢償還每一筆欠債。但陪審團顯然對此並不信服。在被判刑前不久,安娜表示對“自己的錯誤”表示歉意。

人們不禁要問,一個身無分文的20多歲年輕女子是憑藉什麼手段讓紐約的名流上當受騙的呢?

老伎倆

心理學家瑪麗亞·孔尼科娃說,安娜一案充滿了騙子行騙的一貫伎倆。雖然這個案子發生在紐約,但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因為,人們總是自以為是。

瑪麗亞表示,如果騙子稱自己與貴族沾親帶故,過去,人們還得找出報紙廣告,或是和八卦專欄作者交友以及與名人合影等來提高自己的可信度。

而現在,社交媒體的誕生可以使之更為容易。因為,人們更願意輕信社交媒體上的一切,沒有什麼人願意去核實社交媒體上的東西是真是假?人們更願意接受表面文章。

安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她在Instagram上把自己打造成一名熱愛藝術、有品位的名媛。

報道稱,安娜每天住五星級酒店,穿名牌服裝、參加頂級派對、乘坐私人飛機,出手大方,經常給人100美元的小費。這位假名媛很快打入紐約上流社會的社交圈,並與各界名流富賈摩肩接踵。

安娜把利用各種手段騙來的錢用於支付自己的豪華生活:私人健身教練、豪華酒店、頂級派對等等。

輕信虛榮

還有人說,許多紐約社交圈的千禧一代年輕人並不瞭解他們所謂朋友的家姓或是背景。他們更關心的是派對、狂歡。你的關係和你都認識哪些名人以及享受“當下”等等。

報道稱,在安娜欠朋友賬不付時,人們會為她找到“合理的”解釋,認為可能是有錢人錢太多了,連自己都記不起來了。

報道稱,似乎金錢“晃瞎”了人們的雙眼。在金錢面前,人們會自動將荒謬行徑合理化。

雷切爾·威廉姆斯是被安娜詐騙的一名受害人。安娜曾邀請雷切爾到摩洛哥度假,並稱費用由自己全包。

但在刷卡時,安娜的信用卡卻出了問題。於是,只好請雷切爾替她先墊上,承諾之後會把這筆錢還給她。

摩洛哥之旅持續一週時間,卻花了6.2萬美金,安娜則從未把欠款還給雷切爾。

雷切爾為什麼會這麼輕易就上當受騙呢?因為她曾目睹安娜的出手大方,一幅有錢人的氣派。

誰不願意跟有錢人交友呢?畢竟,安娜是一個活躍於美國紐約上流社會的名媛,號稱是德國6000萬歐元家族財產的繼承人。

假名媛

檢控方說,在2016-2017年期間,安娜·索羅金先後詐騙酒店、銀行以及朋友等。

報道指出,安娜從小與父母一起從俄羅斯搬到德國居住,父親是一名卡車司機。她還有在英國和法國學習和實習等經歷。

報道稱,安娜·索羅金還可能被遣返回德國,因為她在美國的簽證已經過期。

報道稱,她的故事如此離奇。Neflix計劃把安娜·索羅金的經歷拍成電視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