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全年電影票房衝擊600億——三部好片票房破30億

截止12月27日,2018年內地電影綜合票房(含服務費)已達595.89億,預計2018全年綜合票房應該會在600億左右,分賬票房首達555.5億。今年和2017全年559.1億綜合票房相比,增幅預計在7%上下,這標誌著中國電影終於進入了“全年600億”的新階段。

全年最關鍵的兩個檔期,依舊是春節檔和暑期檔。

內地全年電影票房衝擊600億——三部好片票房破30億

《紅海行動》以36.5億票房勇奪2018內地票房冠軍

2018年春節檔,內地影市的各項票房紀錄迎來了一次全面刷新。在短短七天內,內地電影市場共報收票房56.5億,相比去年春節檔創造的33.8億的票房增幅達67%。春節七天假期中,除了大年三十外,其他六日票房均保持在7億以上,2月16日大年初一全國票房高達12.77億元,刷新內地影史單日票房紀錄。

2018年春節檔影片《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收穫口碑和票房雙豐收,兩部電影最終分別以36.5億和33.98億票房收官,成為2018年度票房榜冠亞軍,併成為內地影史僅次於《戰狼2》(56.83億)的票房亞軍和季軍,“得春節檔者得天下”,此言不虛。

2018年暑期檔(7月-8月)最終以總票房138.24億的成績收官,刷新歷史最好成績。在為期兩個月的暑期檔中,內地影市共出現4部票房突破10億的電影,也屬歷史首次。2018年暑期檔同期票房增長11.36%,比去年暑期檔總票房124.1億,還高出14億元。

內地全年電影票房衝擊600億——三部好片票房破30億

《唐人街探案2》以33.98億票房屈居2018內地票房榜亞軍

在今年暑期檔中,最受矚目的電影當屬《我不是藥神》,該片最終斬獲票房30.98億元,位列內地市場2018年度票房榜第三位。7月底上映的喜劇片《西虹市首富》斬獲25.45億票房,表現可圈可點。

不過今年國慶檔電影票房卻出現了大幅度下滑,7天報收票房19.1億(分賬票房17.6億),相比2017年國慶檔(8天假期)26.35億的成績下跌27.5%,這是繼2016年之後,近10年內國慶檔大盤第二次出現下滑。

2018國慶檔票房冠軍是周潤發、郭富城主演的《無雙》,該片總票房為12.7億,而國慶檔歷史上最賣座的影片為2017年的《羞羞的鐵拳》,該片在當年國慶假期就已斬獲票房13.24億,累計票房22億,差距明顯。


2018年內地電影市場最賣座的電影是時光網評分8.1分的《紅海行動》,票房高達36.5億元,而暑期檔最賣座的電影是時光網評分8.8分的《我不是藥神》,票房為30.98億。好口碑配高票房,內地電影市場似乎正逐漸走向成熟。

內地全年電影票房衝擊600億——三部好片票房破30億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在點映階段就已經口碑爆棚,4天點映就已經拿到1.63億票房。由於口碑太好,片方甚至臨時決定提檔一天上映。正式上映後,《我不是藥神》連續15天蟬聯單日票房冠軍,連續3周蟬聯周票房冠軍。這樣的強勢走勢,在今年暑期檔可謂絕無僅有。

《我不是藥神》的成功得益於好品質催生的好口碑。在目前的中國電影市場,如此直面現實,直面社會問題,又通俗好看的商業片實在鳳毛麟角,觀眾追捧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部電影不僅讓徐崢順利捧回金馬影帝的獎盃,甚至連總理都對該片引發輿論熱議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

從《紅海行動》到《我不是藥神》,觀眾口碑的力量在日漸壯大,這些反映當下社會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正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青睞,在看膩好萊塢的高概念特效大片後,中國觀眾也開始樂意接受一些更接地氣,更貼近人心的國產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